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74163422217

    十三阿哥胤祥,姓愛新覺羅,名胤祥。父親清聖祖仁皇帝康熙,母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是努爾哈赤裔孫。康熙朝時,未受重用,在眾兄弟中,與四阿哥胤禛關係最為要好。兩兄弟情誼甚篤,四阿哥胤禛和胤祥的關係,甚至比自己的親兄弟十四阿哥胤禎還要要好。因此在胤禛繼位後,在雍正朝時期,胤祥很是受到雍正的重用。在胤禛綱繼位後,便被雍正從一個毫無爵位的皇子,一舉進為和碩怡親王,世稱“鐵帽子王”。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公元1730年胤祥去世後,雍正為了紀念他的功勞,讓他死後得享太廟,諡號為“賢”。最為特別的是,雍正還特別下旨,讓他的名字由“允祥”改回“胤祥”。這是滿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極為少見,由此可見,雍正對其的看重。

    眾多清穿小說和電視劇,對這位十三阿哥的人物塑造,往往都會加上不得康熙喜愛一詞。當人們看見胤祥被康熙圈禁十四年後,也下意識的認為,胤祥是一個不討康熙喜歡的皇子。在這裡,小編要闢個謠,穿越劇不可信,真實歷史往往與小說相去甚遠。實際上,十三阿哥所謂的“十年圈禁”,是一個不正確的說法。所謂的圈禁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圈禁,有學者稱只“圈禁”了五年,也有學者說,“圈禁”實際上就是在家閒置。所以這個“十年圈禁”,並沒有大家想象的悲慘,因為這就判斷胤祥不受康熙喜愛,實在太過片面。

    我們翻閱史籍,可以發現康熙對這位皇子實際上是很喜愛的。

    首先看胤祥的名字,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名字,取之“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光看此,就可以知道康熙對胤祥的重視,將其看為國之將興之兆啊!

    另外有人還說過,康熙之所以不喜歡胤祥有不喜其母的原因。但是我們看,胤祥母親死後,康熙下旨“妃章佳氏性行溫良,克嫻內則,久侍宮闈,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為軫悼,其追封為敏妃。”如果真討厭了,也就不會特意追封了。所以這個原因,不可信。

    再次胤祥自幼就得康熙喜愛,胤祥小的時候,康熙去哪兒都要將他帶去。六次南巡中,胤祥陪侍的次數最多,六次中有四次都帶了他去的。還隨同玄燁巡幸過京畿、陝西西安、山西五臺山,或往塞外避暑圍獵。也就是說在青少年時代,胤祥就深得父皇的寵愛。

    最後關於胤祥不得康熙喜愛最重要的原因,圈禁。上文就闡述了圈禁的真實情況,現在我們姑且看看康熙為什麼會圈禁胤祥呢?真的是因為胤祥參與到太子事件中嗎?

    胤祥心地善良、忠誠,康熙的心裡自然有數,在爭儲鬥爭日益白熱化的時期,無論結果怎麼樣康熙都不得不為自己和後代帝王找一個可以輔助的忠臣良將,所以這個與世無爭、友愛兄弟、誠孝皇父的十三皇子——胤祥自然就成為合適的人選。

    所以圈禁胤祥,不重用胤祥,很有可能是出於保護的心態。

    我們再來談雍正和胤祥的關係,無論是史籍還是電視劇,對於這二人的關係都說的是二者感情甚篤。那麼這兄弟二人為什麼會感情甚篤呢?

    胤祥的母妃逝世的早,而在母妃逝世後,雍正的生母德妃對胤祥多有照顧。胤祥是個重情重義,有恩必報的人,自然對胤禛要比其他皇子要好。

    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學由他親自教授“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倆“形形相依”。當康熙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讓胤祥的少數作品得以傳世。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兩兄弟情誼從很小的時候,一直到胤祥去世都還是很好的。

    胤祥實際上很符合儒家傳統推崇的典範,他死後被追諡為“賢”來看,他在為人之道上,無論是對父母、對兄長、對臣民都極為賢明。應該說這樣一個人,很難會讓人討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私立二本還有必要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