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亦作諡)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衝、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諡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諡,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諡。
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東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林和靖。宋明時期私諡也屢見不鮮。
諡(亦作諡)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衝、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諡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諡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諡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諡為成( 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另外,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諡為貞子、析朱鉏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諡說,也屬例外。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議諡的爭論。最初太常博士擬為文正,後司馬光反對而改為文莊。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褊,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論,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例如弒父的楚穆公、東漢的桓帝。假若失國者由新朝定諡,他們才較容易得到惡諡。
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東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諡是靖節徵士,北宋林逋的私諡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林和靖。宋明時期私諡也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