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拾光尋貝
-
2 # 楚雲卿
不是唱不出來,是沒辦法唱出原汁原味,沒辦法唱出詩歌的意境和古典風味。用電子音譜個曲,也能唱古典詩詞,但已經是現代味了。
要想唱出原汁原味的古典音樂,首先你得有古典樂器伴奏,其次,還要有掌握古代漢語發音和古腔調的歌手,再者,你得有曲譜。
要詳細的解答這個問題,就得從長道來。
一、在古代,“詩樂”不分,凡是詩歌都可以唱。一般來說,都是先有了歌辭,然後才被人譜曲演唱。《尚書·舜典》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劉勰在《文心雕龍》裡作了進一步說明,他說:“夫音律所始,本於人聲者也。聲含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故知器寫人聲,聲非學器者也。”
所以最早的樂曲,都是依辭配曲的。
也就是說,一種曲調流行起來後,也有文人依照曲調,重寫新辭。比如曹丕、曹操,乃至曹植等人,根據《相和歌》的曲調,撰新辭,並讓樂官譜曲歌唱。
所以,在這裡,我們搞清楚了第一個問題,那就是曲譜和曲調的失傳。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38首《相和歌辭》,著名的《白頭吟》、《陌上桑》、《飲馬長城窟行》就在其中,這些古詩你要想唱,只能自造新的曲調,重新譜曲。
但這談何容易?除非餘冠英先生這樣的大師,多來幾個。但餘冠英先生,主要研究古典文學,對古典音樂的研究,只是文獻和理論上的,你讓他譜曲,也不行啊。
隨便譜個曲的話,很多人都會,但是符不符合古典意味呢?是不是符合詩歌的藝術特色呢?所以必須得懂音律的古典音樂大師才能重新譜曲,因為流傳下來的詩歌,大多都是經典。
下圖的《長相思》琴譜,出自《東皋琴譜》,是清朝人重新譜曲的。
二、據《秦代金文·陶文雜說》所說,中國至少在秦朝,就已經設立了樂府官署。
在先秦,如周朝,也會有專門的官員去民間采詩,編成歌詞,用以演唱。後經孔子整理增刪,編撰了《詩》,亦稱為“詩三百”,內容以“風雅頌”為分類,其中的“大雅、小雅”,是周朝的正聲雅樂。
秦漢以來,掌管音樂的官署有兩個:
一個叫“太樂”,是“奉常”的屬官,掌管“雅樂”;
一個叫“樂府”,是“少府”的屬官,掌管“俗樂”。前者掌管宗廟祭祀、朝廷典禮所用的樂曲;後者掌管的是採自民間的歌曲,專供帝王貴族娛樂享受之用。
帝王們之所以要欣賞這些民間樂曲,就是為了“觀風俗,知薄厚”。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樂府民歌,也得益於這種制度,使得大量民間歌辭被儲存下來。
但這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字形式的歌辭可以透過書本儲存下來,乃至口耳相傳都可以。但演奏、演唱音樂的才藝,是比較難傳承下來的。古代傳藝,基本是一對一,沒有合適的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死了,那麼技藝就無法相傳。
當然,我講這些主要是想說明,古代演唱詩歌,都是由專門的樂隊來演奏的,包括演唱人員、樂器人員、舞蹈人員。有人說,那可以不要舞蹈,不要樂器,就單純的唱。這當然可以,前提是你得按曲調去唱。
但是曲調失傳了,在第一點裡已經講了。
當然,還有其他問題:
1、古今漢語讀音的不同。在常用字裡面,有100多個漢字,古今平仄是不同的。
除了平仄不同,發音也不同。如“遠上寒山石徑斜,霜葉紅於二月花”,其中“斜”普通話讀音為“xié”,但唐音讀“xiá”。
其實這個原因呢,不是特別的重要,或者說,對於我們今天吟唱古詩詞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特別大。
2、精通古典樂器演奏的人才偏少。這是個冷門行業,業餘的雖然有很多,但是專業的少。而且這個專業呢,接商演的話也不是那麼容易。遠不如現代樂器,或者現代流行音樂,更有錢途名利。
什麼超級女聲,什麼中國好聲音,隨便上去嚎,翻唱,都可以出名,誰還去費盡心力學一門冷門藝術呢?
其實,古代詩歌,面臨的根本不是能不能唱的問題,而是在現代音樂面前,古代詩詞,或者說古典音樂,受眾太小。
一個是沒人去重新演繹古典詩詞,二個是聽眾太少的問題。
現代流行音樂對古典音樂形成了取代,它受眾更廣,更符合時代的訴求。無論是感情還是思想,乃至於創作的便捷性。古代詩詞的內容題材,都已經跟當下社會脫節了。
就拿創作的便攜性來說,現代流行音樂,很可能就一把吉他就行了。而古典詩詞,要復原曲調,重新譜曲,要拿古典樂器來伴奏,還要唱,你單獨根本無法完成,要團隊的協作。
而且,可能復原出來的那個曲調,早已不符合這個時代聽眾的審美了,至少是大眾審美。
已逝歌手姚貝娜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就很好聽,但好聽跟受眾廣是兩碼事。
-
3 # 領異易就簡難
為什麼古代的詩詞都唱不出來了呢?
從時間的軌跡上看,古代的詩,包括了魏晉前的“古體”,至隋、唐時的“近體”,宋代的“詞”,元代的“曲”,都屬“近體”。“樂府”夾在秦漢至魏晉之間,既有年代的指向,也有體載(宋元后也將“詞”、“曲”歸為樂府)的指向,故一般不被當代“古代詩”專門列出。
一、古體詩
古體詩包括“詩”、“楚辭”、“賦”。
《詩》經裡的“風”,就是周代時星散各地的民間歌謠和俚曲(也有極少被經過精選甚至加工,用於宮廷朝堂樂唱),只有歌詞和曲調。當今藝術家到各地體驗生活稱為“採風”,而云南、廣西等地少數民族男女對歌,哪來樂譜樂器?陝北一曲“信天游”,完全隨歌者喜好填(編)詞。可見“詩樂”不分,為謬見也。
而“雅”、“頌”用於祭祀和朝堂,以高貴莊嚴肅穆為宗旨,其字、辭晦澀高古的原因有二:一是其主祭者多為巫筮,陳了表達語意,還要突出其發音,以達到神秘高深的效果;二是當時的字很少,不得已使用近音的字(通假、借代)。
“雅”、“頌”的唱吟,太半有鐘鼓呂瑟伴奏。
先秦及漢出土文物極多,未見樂譜。現存最早的樂譜為南朝梁代琴譜《碣石調•幽蘭》。
“楚辭”、“漢賦”的社會功用,應遠大於音樂功用。
二、唐詩
唐詩承接了“建安”的遺風,創制出絕句和律詩的體裁,要求押韻、對仗和格律(平仄),主要是社會功用:唱和、敘事、抒發個人感情,表達個人觀點等等。是溝通的工具,譜曲者少見。此“詩樂不分”又一反證也。
三、宋詞
宋詞始於隋唐而盛於宋。及至宋時,在唐時箜篌、琵琶、笙、篳篥、笛、簫等樂器的基礎上,又發展(明)和完善了編鐘、磐、壎、琴等樂器,使器樂的規模空前。
宋代歌曲,由民間,尤其是當時的教(曲)坊先譜曲後填詞,曲譜名曰“詞牌”,即用音律的節拍,限制文字的數量。也有例外,如“減字木蘭花”,透過增減字數來方便作者創作,求“舊曲新聲”之意。宋代欽定“詞牌”名有二千多種。“詞牌”大多為藝人和教坊原創,少數因詞的名稱(如“漁歌子”)和詞的內容(如“憶江南”)太有名,廣泛傳唱,逐漸掩蓋了原創“詞牌”。即所謂“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者。
宋代歌曲的演唱,多由表演者(歌伎)和觀賞者(客人)協商,或由觀賞者“點唱”,但均需先定下“詞牌”名,表演者或唱流行的詞,或唱自己填(編)的詞,或唱觀賞者提供的自己的詞。比如觀賞者點“八聲甘州”,也許僅僅是想聽音樂,並且絕不表明僅是柳永的《對瀟瀟風雨灑江天》。
四、元曲
元曲始於宋而盛於元,是雜劇(戲曲)和散曲(詩歌)的合稱。其有嚴格的音律定式、句式、字數、平仄的格式固定,但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更添元曲獨特魅力,是以戲唱詩,以詩張戲的藝術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散曲”中的“小令”,以其生動活潑的文字,通俗近白的手法,朗朗上口,回味無窮。
最後點題:為什麼古代詩詞在現代都唱不出來了?
首先,古代詩詞多晦澀奇奧,有些詩詞不知典故就不明其意。比如“莊周曉夢迷蝴蝶”,不知“莊周夢蝶”的典故,唱出來也是一頭霧水;其次,古代詩詞的格式限定了與現代音樂(主要是西方音樂)的交融,即不洽性;再次,古代十三種譜法大量的遺失及識譜(宮、商、角、徵、羽)人的失傳;最後,是古代詩詞中的字的發音與現代白話有極大的差異。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的詩詞是唱出來的。自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到漢朝時期的《樂府詩》,再到建安詩歌、唐詩、宋詞、元曲等,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學瑰寶,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音樂瑰寶。
但這些詩詞的曲譜,目前基本都已失傳。
失傳的主要原因有三條:
1.中國古代音律的侷限性,古樂中只有五音,宮商角徵羽,相當於do,re,mi,sol,la,少了fa和ti,這種缺陷一直都沒有得到彌補。且在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簡單的樂譜,使得樂譜的流傳受到限制。而五音的缺陷使得西方音樂在進入中國後迅速的得到應用,從而加速了樂譜的失傳。
2.戰亂中丟失了大量的樂譜,後周時期的《新樂譜》,隨著朝代更迭逐漸失傳,在南宋時期就只剩下四卷,現在更是已經找不到了。而清末還有《南曲譜》、《曲經》等書,但在民國時就已經失傳了。
3.中國樂人的口耳相傳的傳承習慣,中國各種匠人由於傳承和保密的需要,往往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而這種方式自然會帶來大量的內容的遺失。
值得高興的是,目前現在很多人致力於完善詩詞的樂譜,主要採用兩種方式:
1、重新為古代詩詞譜曲,比較出名的如王菲的《但願人長久》即改編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根據古代文獻,逐步還原古曲的唱法、唱腔以及曲譜。如臺灣大學曾永義教授認為古詩詞譜曲分為“誦、吟、歌、唱”。
希望在今後能有越來越多的古詩詞曲譜能夠被還原,使得中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可以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