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豪氣干雲的詩句,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為西楚霸王項羽所唱的一首頌歌。但無論這詩句包含了多少對項羽的崇拜和敬仰,歷史卻終於將這一代梟雄、一方霸主定位為一位悲劇英雄。然而,這決不是我眼中的項羽,而理由主要有兩個: 首先,不可否認,項羽最終走上了死亡的不歸路,但正如李清照詩中所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項羽他一生叱吒風雲,不曾受過半點屈辱,也從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若生不能成為“人傑”,那麼不如成為“鬼雄”。永遠只做人上人,又有什麼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並非毫無理由,他僅憑自己的實力闖天下,能以勇猛善戰,顯赫一時,並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最終成為一代梟雄,雄踞一方。他在戰場上睜目叱敵,使敵將“目不敢視、手不能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史記*項羽本紀》);他大敗漢軍,追逼得劉邦三番五次拋棄兒女而逃竄……而這一切,都足以成為他驕傲的資本,既然如此,又為什麼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點呢? 項羽也許的確莽撞了些,剛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個坦率、單純、剛強、自信的青年。項羽自殺時,劉邦已經是五十六歲了,於是那個素樸的的青年敗了,而老於世故的劉邦取得了天下——歷史猶如一枚硬幣,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賊寇,屬於項羽的那枚硬幣,在落地的瞬間被命運的手指不經意的撥弄,於是翻了個身,於是劉邦成為了漢高祖,項羽卻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後人有詩云: 力拔山兮氣軒昂, 滅強秦兮在疆場。 時不利兮烏江上, 烏騅鳴兮空悲傷。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豪氣干雲的詩句,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為西楚霸王項羽所唱的一首頌歌。但無論這詩句包含了多少對項羽的崇拜和敬仰,歷史卻終於將這一代梟雄、一方霸主定位為一位悲劇英雄。然而,這決不是我眼中的項羽,而理由主要有兩個: 首先,不可否認,項羽最終走上了死亡的不歸路,但正如李清照詩中所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項羽他一生叱吒風雲,不曾受過半點屈辱,也從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若生不能成為“人傑”,那麼不如成為“鬼雄”。永遠只做人上人,又有什麼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並非毫無理由,他僅憑自己的實力闖天下,能以勇猛善戰,顯赫一時,並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最終成為一代梟雄,雄踞一方。他在戰場上睜目叱敵,使敵將“目不敢視、手不能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史記*項羽本紀》);他大敗漢軍,追逼得劉邦三番五次拋棄兒女而逃竄……而這一切,都足以成為他驕傲的資本,既然如此,又為什麼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點呢? 項羽也許的確莽撞了些,剛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個坦率、單純、剛強、自信的青年。項羽自殺時,劉邦已經是五十六歲了,於是那個素樸的的青年敗了,而老於世故的劉邦取得了天下——歷史猶如一枚硬幣,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賊寇,屬於項羽的那枚硬幣,在落地的瞬間被命運的手指不經意的撥弄,於是翻了個身,於是劉邦成為了漢高祖,項羽卻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後人有詩云: 力拔山兮氣軒昂, 滅強秦兮在疆場。 時不利兮烏江上, 烏騅鳴兮空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