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所謂太平洋戰爭指的是二戰時期發生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爭,起始於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結束於日本在1945年9月2日的正式投降。太平洋戰爭的兩個主要交戰方就是美國和日本,日本最終宣佈投降與其在太平洋戰場的失利有直接關係,太平洋戰爭的轉折也是整個對日作戰的轉折點。

    暫且不用拿二戰結束時期的美日兩軍實力進行對比,因為在二戰結束的時候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完全無法和戰前乃至二戰中期時候相比。以戰爭剛剛爆發的1942年的美日兩國和美日兩軍的實力做對比才是最有效展現美日兩國實力差距的方式。

    1942年日本的煤炭產量為5500萬噸,而美國則是五億八千萬噸,日本的鐵的產量是440萬噸,美國則是5500萬噸,日本鋼年產量為740噸,美國則為7900萬噸,日本當時的年製造飛機的能力是一萬架左右,而美國則是六萬架左右,日本年產坦克為1000輛,而美國則是4萬輛。

    而到了二戰結束的時候,美軍所擁有的航空母艦數量就多達96艘,而日本海軍則損失殆盡。所以美日兩軍和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一目瞭然。而且當時日本還面臨著來自中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被侵略國家和民族的反抗,日本內部還面臨著資源匱乏,海陸軍矛盾等問題。

    所以,從日本偷襲珍珠港那一天開始,日本就註定了要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與其說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一場豪賭,不如說是一場自殺。

  • 2 # 南京小不點

    太平洋戰爭(1941年~1945年),是指二戰時期,日本法西斯為了爭奪遠東殖民地、獨霸亞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發動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參戰國家有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

    爆發緣由:1940年,德國侵佔西歐。此時,在遠東,英、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國忙於支援抗德戰爭,無力東顧。日本軍國主義認為,這是推行“南進”戰略(侵佔東南亞,獨霸西南太平洋)的好機會。於是,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下,偷襲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群島。同日,美、英對日宣戰,11日,德、意對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戰爭經過:戰爭開始後,美軍缺乏準備,只是進行防禦和牽制性作戰,遭受嚴重損失;英、荷力量薄弱,更是不堪一擊。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日軍便侵佔了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處於暫時的軍事優勢。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入侵,被侵佔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紛紛拿起武器,打擊日本侵略者。

    1942年5月~6月,美軍尼米茲將軍率領的太平洋艦隊在珊瑚海首挫日軍後,又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擊沉日航空母艦4艘、重創日本聯合艦隊的重大勝利,使戰局出現了有利於盟軍的轉折。同年8月至次年2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經過反覆激烈爭奪,最終擊敗日軍,使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態勢出現根本轉折,盟軍開始由守勢轉為攻勢。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國簽訂《開羅宣言》,確認聯合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由此,盟軍轉入全面反攻。

    1944年10月,美軍太平洋戰區部隊和西南太平洋戰區部隊分別佔領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新幾內亞和帛琉群島。1945年上半年,盟軍發動新攻勢,相繼攻佔緬甸,奪取硫磺島和沖繩島,同時加強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5月8日,德國投降,日本完全陷入孤立。

    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並進軍千島群島。與此同時,中國軍民迅速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反攻。在各國抗日軍民的共同打擊下,亞太地區的日本侵略軍迅速土崩瓦解。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字投降。至此,太平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宣佈結束。

    總結:日軍轟炸珍珠港,將美軍引入戰場是其輸掉戰爭最根本的原因。而中途島海戰則使美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可以說這一戰直接導致了後來日本的投降。

  • 3 # 鐵嶺鋒

    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是因為它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其成為二戰的戰敗國,是因為其發動的侵華戰爭!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發動了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珍珠港基地的偷襲,挑起了太平洋戰爭,同時也把睡夢中的美國拖進了第次二世界大戰。

    從此,日本的戰場失誤,就一個接著一個。南雲在對珍珠港美基進行了兩個波次的打擊之後,沒有繼續擴大戰果,沒有對其基地設施徹底摧毀,是個致命錯誤。許多後來人如此評論,筆者對此也十分認同。但筆者個人認為它還有一個錯誤也很關鍵——它放過了僥倖逃過一劫的美軍三艘航母。企業號、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是一支關鍵的海上機動力量,它始終威著日本太平洋戰場安全,可聯合艦隊置之不顧,去執行協助攻佔南太島嶼和東南亞戰場的山下奉文。這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種錯誤直接造成了美航母對日本土的轟炸行動,和珊瑚海日軍翔鳳航母沉沒、翔鶴的重創。直到中途島聯合艦隊的大劫。珊瑚海大戰,日軍乃是錯上加錯。本來其進攻莫爾茲比港,可以打成一個絕佳的圍點打援,攻其必救,趁機消滅美軍來援的航母列剋星敦、約克城號。然而,他們不要美華人送上的航母,他們要莫爾玆比港。結果是,莫爾玆比港沒要來,卻送上翔鶴重創、翔鳳沉沒,另搭一條重巡。一個多月後的中途島大海戰,本來不是山本的主要戰略目標,至少在南雲的意識中如此。在此戰最初,南雲就不該全力攻擊中途島,仍以攻其必救的態勢,吸引尼米茲全力來援,再放棄其它方向攻防,以最大航母兵力切斷其歸路,一戰解除日本太平洋戰場的最大威脅,徹底掌握制海制空權。但是,山本沒有那種作戰計劃,其它航母在各自方向輔助陸上進攻作戰,單憑南雲四艘航母無法形成對美軍的絕對優勢,既便美軍不佔情報優勢,也很難被其殲滅。而到了南雲這裡,就是不遺途力的攻擊中途島,助其登陸部隊徹底將該島拿下。對其周圍態勢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幾架偵察機報告的敵情有如猴戲,誰聽誰蒙,以至當美軍艦載機凌空,自己四艘航母上亂成一鍋粥,當場三艘主力航母帶著那些優秀的航空兵葬身大海。剩下孤獨的飛龍也於次日回龍宮安息去了。不但痛失殲敵良機,中途島也沒拿到,而且還斷送了其最強大最精銳海上作戰集團,更重要的是喪失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也失去了海上優勢。這一次接一次的大戰失敗,究其根源,無非是日本當局的重大戰略失誤造成的。他們把決定這場爭勝敗的要素關係完全顛倒,對於這種越洋跨海的戰爭,首要的作戰物件選擇成了其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

    日軍大本營首選了爭奪戰略要地,這就確定了帝國強大的海軍,不得不屈從於陸戰場的需要,山本的所有作戰計劃,必須服務於陸戰場,而使自己制下的聯合艦隊不能全力尋求與對手決戰,徹底擊敗對手的攻勢戰略,而是圍繞陸戰場的軸助任務,而不得不釆取守勢戰略。更令山本難受的是由於大本營的自負與狂妄,山本也必須分散兵力,多點用兵,給對手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大量消耗山本手下兵力的良機。說白了,日本當局要的是征服土地,並末考海軍的戰略用途。而其之所以要制定這種荒謬的戰略,則是基於其在中國戰場上的急迫需求。已經進行了四五年的侵華戰爭,徹底掏空了其戰略資源。而美國對其進行的貿易禁運,無疑使其困境雪加霜。他們急需東南亞的戰略資源,而迫不得已出此下策。

    說到底,日本太平洋戰爭之敗,其根源在於中國戰場。而其二戰之敗,則敗在了其發動的侵華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理走遍天下卻講不贏,無理寸步難行卻橫行天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