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介南
-
2 # 畫學家
下面請欣賞中國優秀雕塑作品!
廢話不多說上圖!
下圖為“中醫走向世界”
最後再加一張建築的吧也很不錯。
-
3 # 夢的冰晶
這些都是我們臨沂雕塑公園的著名標誌。。。上百個世界有名的雕塑。。。有知道的也有不清楚的,但很震撼,不得不佩服雕塑家的智慧。
-
4 # 如你9709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雕塑不是那些文藝範,而是那功成名就的偉大人物。
當然王爾德說過一句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話:這個世界上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於是很多人將這句話曲解為: 應該時刻面帶笑容、刻意言語幽默,同時努力的用浮誇的表演生活著,也成就了很多有趣的雕塑,所以人要活的有趣。
-
5 # 甌人尚迂
《夜遊沈園志》
癸巳七月十八,夜遊紹興沈園。遊罷悒悒,鬱結填膺。
既出,見一銅雕立道旁,放翁唐琬栩栩焉。放翁者,圓雕為之,愁眸遠眺,惻愴悽其;唐琬者,陰刻為之,俯首蹙眉,愀戚哀婉。二人相對,提手欲牽,爭奈高低不齊,陰陽兩異。
餘為駐足良久,浩嘆而去。
-
6 # 藝術狂人2
個人拙見,我挺喜歡雕塑家吳為山的作品
雕塑,油畫,水粉,丙烯,水彩,素描都是從西方發源地而來,根在西方
所以在西方美術史上,雕塑作品,如同油畫作品,具備深厚紮實的寫實模仿傳統
拉斐爾前派油畫
哪怕是西方的雕塑作品,都離不開西方藝術造型的寫實傳統
由於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所以造就了中西方繪畫體系的不同
自西方油畫傳入中國至今,許多中國油畫家創作時,利用西方油畫材料,表達中國畫之寫意意境,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成功實現了中國畫精髓與西方油畫的完美結合,產生了意象油畫
楊凱歌的意象油畫作品,作品具有中國東方藝術的寫意的朦朧意境
那麼,雕塑作品,是否能把中國畫提倡的寫意元素,還有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呢?
雕塑家吳為山的作品,充分說明能
他塑造的李白雕塑,成功打破了西方雕塑的寫實具象傳統
他用大刀闊斧,一揮而就之粗獷刀法,刪繁就簡,去粗取精
去粗,捨去不必要的細節,取精,提取人物之內在精神,內在神韻
他大膽地刪繁就簡,成功塑造了詩仙一世傲骨的豪放氣勢。
他雕琢的老子雕塑,其中空的造型,把老子虛空的道德經文化融入其中,充分表達了老子滿腹經綸,包容天地萬物的胸懷,天人合一,虛懷若谷的思想
他的老子雕塑,其中空的造型,不僅僅是體現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還體現了藝術家手法的大膽創新
他雕琢的國畫大師齊白石,其大刀闊斧的瀟灑寫意刀法,展現齊白石秀骨清像的氣韻,成功地雕琢出了齊白石大師的“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藝術思想
總結
吳為山以歷史文化人物為素材,創作的雕塑,開創了中國寫意雕塑之先河,他成功地把中國畫之寫意意境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
他塑造的歷史文化人物,蘊含中國五千年華夏文明之氣魄,中國藝術之人文精神
他用手中的泥土,雕琢歷史文化人物之神韻,內在精髓之精氣神
他用手中的泥土,成功定格住了歷史文化名人的智慧,思想和深沉,表達了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崇高敬意
他成功地把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繪畫思想““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實踐到雕塑創作中,不僅體現了他深層的文化底蘊,還體現了他大膽開創寫意雕塑之風的創新精神。
回答完畢
-
7 # 石雕藝術者
我比較喜歡是這三個 先說說第一個吧
這個是新加坡淡雕塑 “新一代”孩子與孩子之間透過肢體連結活靈活現,生動不已
第二個 鐵鞋
1945年200多位猶太人受匈牙利“箭十字黨”迫害被送至集中營殘忍殺害,在死之前要求把鞋子脫掉,跳入河中,鞋子依舊留在岸邊,藝術家用這一地的鞋子來紀念不被遺忘的的人們。
第三個旅行人
雕塑作者用這種空靈的表現手法,使人從視覺感官上覺得雕塑身體部分隱形了,造成一種視覺誤差,其實只是巧妙的透過手中皮箱連結,反映現在城市中人們生活中的空洞
-
8 # 雲頂YD雕刻時光
說到雕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漢白玉製作的毛主席揮手像。
作為一個雕刻之鄉曲陽縣土生土長的人,見過太多的雕塑,參加工作後也生產銷售過很多雕塑,但唯獨對毛主席雕塑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從中學時代開始最喜歡的學科是語文,
那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總是會在看到毛主席揮手像的時候出現在腦海中!
-
9 # Patrick拍雕塑
當然,看看就好,小豬很美好,價格不那麼美好,一面之緣,看看照片就好。
好像2018年秦瑋鴻在僑福芳草地辦過展覽,現在商場的各處還散落著不少他的作品,粉色的小豬豬,或大或小,憨態可掬,讓人心生歡喜。
-
10 # 上流
前些時間一座以“情侶與狗”為主題的校園雕塑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在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矗立著這麼一個雕塑:一對蕩著鞦韆的情侶笑靨如花,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是隨著視線下移,我們卻發現女生的腳下赫然踩著一隻表情分不清是驚悚、呆滯還是絕望的狗。
這讓一眾網友不禁感嘆“第一次看一個雕塑看到落淚。”
單身狗們彷彿紛紛感受到了來自校園的深深惡意,再說狗狗又做錯了什麼
據說面對這撲面而來的嘲諷,作為回擊,有學生直接把此雕塑命名為“狗·男女”。
網友們也提議要把雕塑中男生的紅帽子塗成綠色。
其實,奇葩的校園雕塑並不少見,有的校園雕塑看重形式主義,千篇一律;有的本身就主題不明、帶有令人困惑的喜感或恐怖氛圍;還有很多則是被充滿娛樂精神、腦洞大開的學生們賦予了各種搞笑內涵。
part.1 頂與不頂都尷尬的“球”與“鳥”
也許是為了表達放眼全球的國際視野以及展翅翱翔的宏圖大志,“球”和“鳥”一直都是很多校園雕塑中常見的元素。幾乎可以和書本、圓規、尺子、手掌等並列為校園雕塑神器。
彷彿只要沾上其中一個的邊兒,校園的意味就get了。
然而,由於“球”與“鳥”這兩個字在方言裡的某些特殊涵義,當它們和雕塑結合時,常常會變成“頂”或“不頂”都尷尬的存在。
西安郵電大學中有一座寫著“智慧之源”的雕塑,據說正確解讀大致是這樣的:左邊的男生高舉具象化的智慧之源(球狀),目光堅毅地凝視遠方;右邊的女生手捧書本,以知識的力量輔助男生,共同將“真理”托起。
然而,校友們親切地將該雕像戲稱為:“讀書頂個球用”。
漳州財貿學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在禮堂旁邊建了一座少女讀書、手捧鴿子的雕塑。寓意為透過學習可以翱翔在自由的藍天。
然而,它也同樣被學生們惡搞得解讀為“讀書頂個鳥用”……
當然,校園雕塑中還有許多“頂球”或“頂鳥”的變化體。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建校紀念碑由於是四根柱子頂著一顆球的造型,被學生們稱為“四年大學頂個球”,還成了外校學子去華科必看的一景。
又比如南開大學的“看書不如看鳥”。
另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廈門大學的“鳥書”雕塑。
從正面看它是一隻飛鳥,從後面看是一本大書,象徵著廈大的一切都在騰飛。但是,當它和方向不正的西門以及道路結合起來之後,就成為了流傳甚廣的廈大“第二校訓”——“歪門邪道讀鳥書”
雖然這類形式單調,高度扎堆的校園雕塑成了學生和網友們吐槽的物件,但“鳥”和“球”不是你想拆就能拆的。畢竟拆掉了,又要面臨著“連球(或鳥)都不頂”的新一輪群嘲,實在是處境尷尬。
比如,曾經被網友票選為“全國十大丑雕塑”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學圖書館前的雕塑,就經歷了先拆球,後全拆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為它默哀0.1秒鐘。
part.2 我們的“道具”很生活化
“球”和“鳥”不能亂頂,但其它的“道具”校園雕塑們駕馭起來也並不輕鬆。
比如在雕塑這條路上走得“挺遠”的西北政法大學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案例。與法律相關的很多雕塑,大多都受到了古羅馬神話中司法女神Justitia雕塑的啟發,西方比較常見的司法女神雕像如下。
受此影響,西北政法大學的“正義女神”雕塑也是一手持劍,一手託天平,象徵著正義與公平。
但是也許是本土化“正義女神”動作的生動性以及絲帶的飄逸感激發了學生們的無限想象,於是為這座雕塑打響了“二奶要報仇”的名號……
雖然由於校園佈局的更改,這座雕塑已經從雁塔校區整體搬遷到長安校區,但是聲名依舊顯赫。
同樣位於西安的長安大學在雕塑這方面也不甘落後。
位於本部北院大門的“青春彩虹”雕塑就是該校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官方解讀是:一位美麗的少女伸展雙臂,擁抱未來,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也象徵著長安大學的道路橋樑等優勢專業。
然而,“拉麵女神”這個名字似乎更為深入人心。 嗯,特地查了一下,代長安大學的師生們回答一下:真的沒有烹飪專業
學生們對“拉麵女神”的“愛”也是直白而熾烈的,不僅封它為校花,甚至還有校友為它創作過《拉麵女神賦》。
校友陳澤滿於二零一零年為拉麵女神寫下一賦,為《拉麵女神賦》,節選:
“於是,峰頂見神女感焉,心思彷徨。其身丰神冶麗,浮翠流丹,粉藻其美,丰姿盡展;其貌不施粉黛而顏色如朝霞映雪;
其眉般般入畫卻又百樣難描,潔齒微露,若瓠犀,若編貝;脈脈含笑,秋波婉轉美如斯。恐巫山仙女之不及,洛水宓妃之不比。”
除了雕塑自帶的道具,學生們也不忘“略盡綿力”,幫助那些有點單調的雕塑“活過來”,比如這樣的▼
和這樣的▼
本來還挺有氣勢的,但是怕只怕學生們覺得你冷:
當然,用雕塑曬被子的行為還是適可而止吧,咳咳。
part.3 抽象·全靠編主義魔幻校園藝術
學業是校園生活的永恆主題,與之相關的美好願望也不免被投射到校園裡隨處可見的雕塑之上。
南京大學有一座名為“闖”的雕塑。由深圳校友集資捐贈,為的是向師弟師妹們傳遞深圳人敢於打破框框、追求夢想、持續創新的改革前沿精神。
然而,在一眾別名(如 ”囚“、”閃“、“門截裂夫”、"猛男出櫃"等)之中,流傳最廣的還是“裸考門門過”這個名號……
它和西安交通大學的騰飛塔“不掛女神”堪稱神鵰俠侶·雕塑版考神·楊超越。
騰飛塔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塔頂是一個呈鳥形的白色雕塑,揮動著翅膀作騰飛狀,寓意交大學子展翅騰飛。下方的女性人像看上去似乎未一絲不掛,因此被稱為“不掛女神”。
據說只要大一來到這裡跟它合影,就能保證大學四年不掛科。
而在”祈福”這件事上,西北大學則更為“認真”,直接將希臘神話人物“雅典娜”和中國神話人物“女媧”的雕塑一起擺放在校園裡,並稱其為校園的守護神。
眼力好的小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這兩尊雕塑的面孔似乎和我們以往看到的神話形象不太一樣……
這是因為校方為了紀念兩位董事對學校創立做出的貢獻,將雕塑面部換成了這兩位女校董的臉。不過,後來由於有網友在網上發帖引起了不少爭議,雕塑的文字說明部分現已被拆除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特色鮮明的校園雕塑,還有很多雕塑(有的是藝術學院擺放在校園裡的學生作品)讓人在懷疑人生的困惑中體會到莫名的喜感,有的還分分鐘可以化身作表情包。比如:
“馬失前蹄”?
“馬失後蹄”?
又比如:
還有的雕塑彷彿時刻在校園裡舉辦著試膽大會:
part.4 校園的雕塑到底怎麼了?
雖然這些關於學校雕塑的吐槽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覺得神聖的東西被褻瀆了。不過我覺得除了一些過於低俗的,倒也不用過於較真兒。
因為大多數人也沒什麼惡意(說起來發出吐槽的大多還是本校學生),並且諸多名校也都對此報以了寬容的態度。畢竟相容幷包,藝術和審美本來也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
不過對於校園雕塑的大型惡搞吐槽行為除了娛樂精神使然,其實也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的。
作為校園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雕塑,不僅可以起到美化和裝飾環境的作用,還被視為教育促進和審美薰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也可以成為學校品牌的標誌,同時也體現著學校本身的品味和人文精神。
但是目前校園雕塑形象缺失或混亂,表意不明,內涵空洞或牽強附會,形象淺薄或雷同等問題,是眾多學生和社會人士都能感受到的。而完全忽視校園雕塑的藝術性,只把它當作形式主義的任務來應付的情況也確實存在。
畢竟某寶提供了一條easy way▼
不過,在廣大學生與網友們有力的“監督”下,相信學校領導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微笑地期(qí)待不一樣的校園雕塑吧。
你見過什麼奇葩的雕塑?
你能接受大家
對雕塑的另類解讀嗎?
[1]郎惠婷. 基於文化知覺的大學校園雕塑形象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2]徐朝.公共雕塑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05):63-64.
[3]曾光.大學校園雕塑的價值與設計探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03):55-56.
[4]歐偲.校園雕塑的意義及其設計原則探究[J].大眾文藝,2015(17):145.
回覆列表
我非常喜歡兩個雕塑家,一個是貝尼尼,另一個是拉菲羅·蒙蒂。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以用堅硬冰冷的大理石雕刻出我們完全想象不到的質地。
首先說說貝尼尼。貝尼尼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雕塑家,他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可以把石頭雕刻出肌肉和脂肪的質地。
這個可以說是貝尼尼作品裡最精彩的一個,這當中男性肌肉的緊張感和女性脂肪的柔軟感都被生動的表現出來,而且對比非常鮮明。
再說說拉菲羅·蒙蒂,他更加神奇,可以雕刻出薄紗覆蓋的質地。
蒙蒂所創作的所有雕塑很多都是一個主題,就是維斯特處女。
維斯特處女是古羅馬專門負責伺候維斯特女神德,她們要負責看好神壇上的聖火。因為是處女,所以被建議用蒙紗的方法來表現她們的純潔。真真的是美到窒息啊。
慈悲之修女這裡再補充一個同樣擅長表現紗質題材的義大利洛可可雕塑家安東尼奧·科拉迪尼。
面紗在基督教藝術中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題材,因為據說教義上認為上帝的創造是不能全部展現給世人的,需隱藏在一層輕紗之後。
蒙紗的基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傑作。看到這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中國畫中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如果說下面的這兩位雕塑家的作品像是曹衣出水,但貝尼尼的雕塑就是吳帶當風。對比這張貝尼尼的衣服。
貝尼尼的雕刻的衣服可能沒有蒙蒂和科拉迪尼輕盈,但是也要考慮時間問題,貝尼尼比他們早一兩百年,能雕刻出這樣質感的衣服已經是雕塑史上的一大飛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