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市宇哥
-
2 # 牧杉金融
牧杉為您解答:
上面的回答已經非常詳盡了,但還想說上幾句,承兌匯票是基於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在市場經濟中,規模強大的企業定然是在競爭中存在優勢的,而將應收賬款賦予法律的有效證明檔案,這就是承兌匯票。
至於承兌匯票這一金融產品,前些年來,對銀行及其有利,銀行透過承兌匯票業務獲得收益,而從根本上來說,這些收益都是基於中小企業所創造的價值。至於持有票據的企業,想要提前獲得資金,都需要付出一些資金成本。
而對於強監管下的銀行票據業務,逐步恢復了正軌,票交所的建立也向我們展示了票據市場的下一個時代。而票據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3 # 票交匯首席研究員
這個問題問的好!直接抓到重點,我們還是以隔壁老王舉個例子~
隔壁老王在東莞開了個服裝廠,由於生意太好現有的流水線不夠用,急需採購一套。有一天,老王發現隔壁老劉生產一種智慧流水線,一條就能頂原先的3條!
老王琢磨,這不正好嗎,有了它,
今年雙11我就能包攬各大店家的貨啦。
於是 老王就去找老劉談合作,老劉說:沒問題,一套100萬,先付錢!半年之後做好給你交貨。
(老劉內心os:手頭緊也不是一兩天了,好不容易遇到個上門生意)
老王琢磨:現在哪來的100萬?,再說了,真有100萬也不能現在給他,豈不是白白少了半年利息?
我覺得不行!!!
但機智的老王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可以找銀行給我開銀行承兌匯票啊!
剛好我手裡有50萬,我把這50萬存入銀行作為保證金,再讓銀行給我開張100萬的銀承匯票給老劉
這不正好嗎?!
這個辦法可真是兩全其美了,對於老王來說,他透過50萬就能預定100萬的裝置,而把這50萬存入銀行作為保證金,還能拿到半年的銀行利息。
對於老劉來說,他可以拿著這張100萬的匯票去變現了。
講到這裡,你大概也明白了:用銀行承兌匯票來付款,既解決了老王想買裝置但資金不足的問題,老劉也順利的將貨倒手出去變現了。
那麼,所有的企業都能開銀行承兌匯票嗎?
當然不是,企業開具銀承匯票是有前提條件的,需要事先在銀行存入一定的保證金,比如說老王要開 100萬的銀承匯票,就需要往賬戶裡存入一定的保證金,這個保證金一般是30%-50%,一些信用評級高的企業可以更少,甚至單純靠信用來開具。在匯票到期日前這筆錢會被凍結,不能使用(但是能產生利息)。
總結一下,企業用銀行承兌匯票來付款,是給自己的購買加槓桿的過程,用更少的錢來兌換高價值的商品(或服務),比如上面例子提到的,用50萬開出100萬的銀行承兌匯票,付款人還能享受這50萬在承兌期內的利息,一舉兩得。
-
4 # 我就是鼎爺啊
本人辦理和經手的銀行承兌匯票有一些,大概說一說銀行為什麼發明承兌匯票和對企業的好處。
一、為什麼發明承兌匯票?
說得通俗點,為啥發明,還不是因為企業有需要。所有的企業或者個人都想打白條做生意,A打白條給B進貨,生產加工儲藏後加價賣給C,C也打白條給B,這個時候如果ABC都相互不信任或者賬戶有擔心怎麼辦呢?就找個獨立的第三方銀行吧,銀行有錢,銀行給打個白條,到期了銀行承諾見到白條就給錢,這個時候承兌匯票就誕生了。
二、對企業有啥好處?
1、顯而易見,解決了貿易爭端——相互不信任的問題;
2、在銀行內部分為低風險和高敞口風險的承兌,不論哪一種都能產品財務效益,比如低風險的,企業存100W拿走銀行100W的承兌去付款,承兌一般都在6個月以上,這6個月產生的定期利息就有1萬元左右,而所需費用僅500元左右,這個時候你付出的錢也產生了收益,何樂而不為?高風險的承兌,可能你只存50W就能從銀行拿走了100W的承兌,這個時候等於你用50W買了100W的貨,加了槓桿,你的生意會越做越大,而且這50W產生的利息呢遠高於你開票付給銀行的費用,何樂而不為? 當然這有敞口的票據會佔用你企業的授信額度,但是卻不收銀行貸款利息的哦。
3、當然,承兌還會對整個貿易鏈條上的企業產生好處,這裡就不講咯。 比如節約了一些付款的隱形成本,比如車馬費等。
4、當然有好處就有壞處,都是相應的。
-
5 # 一隻牢籠裡的猛虎
簡單來說,銀行為了盈利,承兌一般都是敞口的,所以一部分能緩解客戶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簽發承兌,雖擔負風險,但也有利可圖
-
6 # 得票票據
第一,最為重要的就是保證金。
銀行給客戶開承兌匯票,客戶一般情況下需要交納一定的保證金,這個比例從0%-100%不等;
第二,開票手續費。
銀行開承兌匯票,要收取手續費。這個費用是央行規定的萬分之五,開一個億能收5萬,增加一筆收益,不錯的。
第三,承兌匯票檢驗費。
管理嚴格的公司,一般都需要承兌匯票鑑證服務,因為這年頭“能人”太多,市場上各種假票漫天飛,企業不想承擔這樣的風險。銀行可以提供真偽驗證服務,出具驗證檔案,一張票收取幾十不等的費用;如果是大量頻繁收取承兌匯票的企業,每年這樣的支出也不是小數字。
第四,貼現收入。
如果持票人有資金的緊急需求,比如給工人發工資什麼的,承兌匯票是不行的;那麼他就需要到銀行辦理貼現,即支付一定的費用,把承兌匯票變成錢。這個費用一般是在基準利率隨市場需求上下浮動。
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本質上都是一種商業匯票,主要是兩者的承兌人不同,即付款方不一樣。
-
7 # 財稅小青年
不存在其他原因,就是為了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銀行看見利益在眼前,不可能不伸手!
從理論上講,一張銀行承兌匯票涉及三方關係人:申請承兌人(開票人)、銀行、持票人(申請兌付人),下面我從三方關係人角度分別說明,以回答題主的問題:
1、銀行承兌為什麼會有市場?匯票一般有兩種形式: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顧名思義,商業承兌就是企業負責兌付,銀行承兌就是銀行負責承兌,很明顯,銀行承兌更有保證、更具有流通性而且風險相對較小,因為就算一家銀行規模再小,其實力也大於一般企業,這就是大家願意接受銀行承兌匯票的原因!
比如:我簽發一張匯票給客戶,票面金額500萬元,承諾6個月後見票付款。
客戶肯定要問:你6個月後有沒有500萬元,即使你有500萬元,你不給我怎麼辦?我憑什麼相信你?不行!
我說:那我讓我的開戶銀行在這張匯票上蓋個章,並承諾6個月後你直接拿這張匯票來找銀行,銀行給你500萬元,怎麼樣?
客戶肯定說:這還差不多,銀行比你靠譜多了!
2、銀行怎麼掙申請承兌人的錢?按照規定,申請承兌人按照“銀行承兌協議”的規定,付款單位辦理承兌手續應向承兌銀行支付手續費,由開戶銀行從付款單位存款戶中扣收。按照現行規定,銀行承兌手續費按銀行承兌匯票的票面金額的萬分之五計收,每筆手續費不足10元的,按10元收取!
比如:我公司在某銀行申請了承兌匯票500萬元,開票費率0.05%,那麼,銀行就會收我公司5000000×0.05%=2500元。
可能有人要說,你簽發500萬元的承兌匯票,銀行才收2500元,這也太少了吧?
其實一點都不少,因為銀行並不承擔風險,按照規定,一般情況下會要求企業存入票據金額等值的保證金至票據到期時解付,對信用較好的企業,保證金的金額可以適當降低一點,而且,承兌申請人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規定計收逾期罰息。
所以銀行這2500元錢幾乎是白撿的啊,何樂而不為呢?
三、銀行怎麼掙持票人的錢?比如:我7月1日收到一張6個月、票面金額100萬元、利率10%銀行承兌匯票,正常情況下,到期日為12月31日,我拿這張1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去銀行兌付,銀行應該無條件支付我100萬元!
現在由於我資金緊張,需要提前去銀行兌付,這就叫做貼現!假設我9月30日去銀行兌付,那麼10月1日至12月31日銀行會反收我的利息,就是貼現息,假設貼現利率為15%(肯定高於10%),那麼貼現息為100×15%×3/12=3.75萬元,我9月30日實際到手金額為100-3.75=96.25萬元,這就是貼現額,毋庸置疑,貼現息3.75萬元肯定是銀行的收益了!
綜上所述,一張銀行承兌匯票,從申請承兌人開出到持票人兌付、從生到死,銀行僅憑自己的信譽就可以掙到可觀的利益,掙完了“原告”掙“被告”,而且不用付出任何資金,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了,我要是銀行我也願意開出承兌匯票!最後提醒大家,現在利用承兌匯票套現、違法買賣等手段從事的違法活動較多,希望大家遠離!
回覆列表
華人做生意,總愛欠錢,尤其國企和大企業,之前總有三角債和打白條的問題。後來政府想個招,承兌匯票,有銀行信用的白條,至少大家都能認可,還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銀行到最終兌現的終端,大家都受益,所以很容易被接受,問題是個別人打壞主意,惡意套現,加槓桿操作,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