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特斯拉神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 水滸傳 三國演義 紅樓夢 西遊記 康熙 雍正 都是小說 電視劇裡基本上沒人不拍小說吧!小說本來就是成功的id還有粉絲積累 不管好壞基本拍出來就成功了一半,三國志是歷史不符合劇本要求 只能拍成歷史紀錄片,敢投的估計只有國家了!所以就!
-
3 # sunjin6278
宣傳教育性、可看性和欣賞性,是拍電影電視劇所必備的三要素,如果沒這三要素,一部書就很難被搬上螢幕。特別是對當今唯利是視的電影電視業界,沒有可看性和欣賞性,那是絕對不願拍攝的。
《三國志》是一部很不錯的反映三國的史志,在當今正本清源的大潮中,也成了駁斥《三國演義》虛假的最主要憑據之一,那麼為什麼不把陳壽的《三國志》拍成電視劇搬上螢幕呢?一是故事情節零亂,很難連貫起來。《三國志》屬記傳體史書,它分魏書、蜀書、吳書三大部分,每部分都是對本華人物一個一個的立傳,這些人物傳記互不連貫,如果想把事件情節按時間順序連貫起來,那是要花費編劇導演很大心血的。二是對多個版本的人物事件,不知應該相信那一個更可靠。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對一些人物發生的事件,蒐集過來不只一個版本,而是兩個以上版本,他在記述時,在這個人物傳記裡是一個版本,在另一個人物傳記裡卻成了另一個版本,他自己存疑,讓後人自己分辨哪個更可信。三是人物事件描寫過簡單,沒經過藝術加工。如對赤壁之戰的記述描寫,說曹操帶軍南下,佔領荊州,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戰於赤壁,因北軍不服水土,溫疫漫延,再加孫劉用火攻,曹操受損嚴重,引軍北還。去掉了蔣幹中計、草船借箭、苦肉計、借東風等情節,如此了了幾筆,赤壁之戰的地點,主要人物事蹟,事件發展過程等等都沒有詳細介紹,搬上螢幕有意思嗎?再如長坂坡之戰,如果去掉趙雲、張飛的生動表現,還有意思嗎?大寫劉備如何逃跑,曹兵如何猛追,如何殘殺百姓?有誰喜歡看這些呢?四是減去了很多表現武將勇武的單打獨鬥場景。《三國志》裡很少有記述描寫武將如何勇武退敵,如何有萬夫不擋之勇,如何單打獨鬥等的場面,只是簡單記述了一方戰勝了另一方,缺少了可欣賞性。五是缺少鬥智鬥勇的具體計謀策劃、實施、結果等的精彩情節過程,和人物性格特點及心理描寫。《三國志》中確實也有很多智謀非凡的人物,如曹操、荀彧、郭嘉、諸葛亮、法正、周瑜、陸遜等,他們足智多謀,算無遺策,事件經過也往往按著他們謀劃的發展,但只記述了他們的計謀和事情結果,怎樣制定實施的精彩過程沒有,只能憑空聯想了。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的小說,既然是小說,就可以在史志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查漏補缺,把史志上的人物事件有機連貫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把缺少的故事情節補出來,把教育性、欣賞性、可看性突出出來,將三國史志人物栩栩如生起來,這是一個非常費心費力費時的浩大藝術加工工作,羅貫中替我們做到了,讓我們瞭解了三國,也願意探討三國真實歷史,如果陳壽地下有知,也當會感謝羅貫中的。如果你不服羅貫中,認為他寫的《三國演義》太虛假,那好啊,你也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去再寫一部與羅貫中不一樣的《三國演義》,只要有人願意看就行,現在不是已有很多人在這方面努力了嗎?
-
4 # Prussia
《三國志》中相關史料不全,尤其是關於蜀漢的記述匱乏。羅貫中根據《三國志》成書於《三國志通俗演義》,這其間耗時達二十餘年。由此可見,作者透過豐富的想象力來彌補史料的不全,這已經很不容易。所以,要想將《三國志》直接改編成劇本(拍攝)影視劇就更不可能……。
把《三國志》直接改編成影視劇本,然後再拍成影視劇有很大難度。主要原因就是史料不全: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魏國已有王沈的《魏書》,吳國也有韋昭的《吳書》可作參考,這雖然給陳壽蒐集史料提供了很大方便。但蜀漢因為沒有史官,所以也就沒有現成的史書可供查閱,因而蒐集蜀漢的相關史料就顯得非常困難。陳壽花費了很多時間,甚至連蜀漢的一些殘文零篇都不放棄。但儘管如此,《蜀書》也才勉強僅拼湊得十五卷之數。而且在《蜀書》中,關於許多重要的人和事記述都十分簡略。由此可見在《蜀書》中,有關蜀漢的史料是相當缺乏的。如關、張、趙三人乃蜀漢開國之元勳,但在《蜀書-關羽傳》中僅一千二百餘字;《蜀書-張飛傳》中僅八百餘字;《蜀書-趙雲傳》中僅四百餘字……。而這還僅只是涉及蜀漢的一些重要歷史人物,如果再加上蜀漢的其他人和事情,那麼缺失的相關史料就更多了。
綜上所述,羅貫中在《三國志》所提供的有限史料中,能夠構思出具有豐富內容,人物性格鮮明豐滿栩栩如生,故事可讀性極強的一部章回體白話文演義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身已經很不容易:其間凝聚了羅貫中的大量心血。羅貫中寫《三國志通俗演義》耗時達二十多年,而與施耐奄合寫《水滸》則只花了五年時間。《三國志》撰寫者為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記述的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三國歸晉(西晉初年)一百多年風雲的斷代史。由於《三國志》過於簡略,故而沒有關於經濟、地理、王侯、職官、禮樂、律歷,乃至百官世系等方面的記述。所以很難以按照正史的規範和要求,去進行符合客觀歷史的再創作。即便是一九九四年根據羅貫中原著改編的八十四集《三國演義》,那也是劇作者花費了很多心血的成果。所以,要想直接把《三國志》改編成劇本(拍影視劇)就更是難上加難。
-
5 # 空觀道人12345
我有不一樣的回答:因為世人都不喜歡真實的東西,都喜歡虛無縹緲的東西!虛無縹緲的東西才會吸引人!能吸引人眼球的假東西才會讓人產生懷疑和興趣!能長粉就有市場,有了市場就有錢賺,有了錢賺,假的真的都不再重要都可以可由他編傳胡說,越說越玄乎就越有錢賺!鑽到錢眼裡面的人不管真假只認現實!編傳歷史的人本來就心懷忐忑不安,有很多值得懷疑!真實性本身就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值得商確!編傳假東西就更得心應手!各朝各代的歷史都是在擁有壓力的特殊形式下完成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總免不了帶些個人感情色彩或迫於政治權威的壓力違心捏造部分事實誰也避免不了!
-
6 # 漢強20
一般來說,真實的未經藝術加工的作品缺乏藝術性、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只有經過藝術加工後的小說、文學作品在選材、連線、剪接、懸念上很才能吸引讀者、觀眾,觀眾才會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就象任何一個人,手上或脖子上都不會掛(戴)一塊未經加工的玉石,而選擇經過加工後的精美玉器。任何影視作品都想擁有更多的觀眾,才能達到最佳的效益,原原本本的、枯燥乏味的作品雖然是真實,但不能引人入勝,味同嚼蠟;沒有娛樂和趣味,沒有懸念的作品是不能提高觀眾的興致的,因此,誰會去理會陳壽的《三國志》。
-
7 # 老崔65347117
你沒事願意流水賬嗎?再說按改編三國志要比改已經改好的三國演義費很多勁,還不一定有人認可。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誰做?
回覆列表
《三國志》你讓人怎麼拍?他是紀傳體史書,不是編年體,也不是故事書,
何為紀傳體?看看《史記》就明白就,這裡不做科普,
紀傳體有個問題,那就是不同人物的傳記裡,他的死法、年代、故事都可能不一樣,
比如《史記》,在《晉世家》和《趙世家》裡,“趙氏孤兒”兩個版本,怎麼拍?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也有兩個版本,一說異人,一說呂不韋。
胡亥的年紀也有兩個版本,一個十二歲,一個二十一歲。
最有名的項羽之死,也有兩個版本,一個自殺烏江自刎,一個死於東城被殺。
《三國志》也是一樣,夏侯淵為什麼死,也有兩個版本,
呂伯奢之死,有三個版本,
曹嵩之死也有兩個版本,
孔北海治理北海時,治理情況,也有兩個版本。
孔北海的兩個兒子怎麼死的,也有兩個版本。
誰勸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有兩個版本,
紀傳體史書就是個羅生門,基於不同的立場,對事件的敘述就不同,
比如,你站在劉備的立場寫蜀國曆史,那曹操肯定就是亂臣賊子了,你站在曹魏的立場,曹操那就是英雄、賢相了。
曹操的爺爺是大宦官曹騰,在陳琳的檄文中,那就是邪惡的變態,在曹操的記載裡,那是為國為民,
歷史本身就是羅生門,雖然是“正史”,但不一定是史實,只能說,比《三國演義》這樣的故事書相對真實,
而史書,即使是編年體史書,或者按照人物傳記拍成電視劇,他也沒有連貫的故事,沒有故事細節,還得有其他人物的稱託。
所以史書是不可能拍成電視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