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道

    這個問題太過籠統了。

    教育孩子既是一門可續惡,更是一門藝術,很複雜。

    教無定法,要學習理論,更要實踐。

  • 2 # 中原說教育

    每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就性格各異。不過不管怎麼說,自己想要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往哪個方向發展,那麼父母一般就需要具有這類人的特質,因為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平時生活中都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

  • 3 # 鄧明子呀呀呀

    安靜一會~

    ……

    ……

    ……

    ……

    【評判的時候,愛就停止了】

    公交車上,來了一個媽媽和三個孩子,她們都找到位置坐了下來,媽媽抱著一個娃,眼睛裡帶些焦慮、緊張和害怕,這裡是外面,不是家裡,她帶著三個不大不小的娃,這裡對她來說都是陌生人,外面的車許許多多,她要從這裡把她的孩子平安的帶到那裡,誰知道會有什麼事情呢?她的緊張和害怕是很正常的。

    孩子是天真的,天真的人總是會無條件快樂著的,女孩手裡拿著玉米,坐在一個角落,沒有什麼顧及的吃著,她很享受的,玉米是香甜可口的,旁邊的兩位大嬸在議論著家裡面的事情……女孩沒有聽到什麼似的,繼續享受著她手裡的玉米,眼睛是平靜的,單純的,會有些可愛,我作為旁邊的一個人,總是習慣性注視一些東西,此時,注視哪裡,就會一點一點的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女孩無憂無慮的享受著她的玉米,她吃得很慢,一點一點的吃,快樂的她不由自主的舞動著自己,一會這樣一會那樣。

    媽媽看到了,她是透過緊張害怕的眼睛看到的,媽媽不開心了,媽媽指示性的訓了一下她的女兒,本來緊張的她眼睛裡會帶著一些怒和疑惑、不安。是的,她必然會在這時候教訓她的女兒,她是愛她的孩子的,她來自於她,她的心底裡肯定是愛著她的孩子的,其實,每個人都差不多,在內心深處,很深的地方,會有一種祝福,對生命的祝福,對存在的祝福。 媽媽是愛著孩子的,她也認為在這個時候去訓孩子是對孩子好的,讓她乖巧、文明、檢點一些。

    女孩受到媽媽的指責,但女孩沒有了解到更多的東西,天真是這樣的,單純的、可愛的,這是很美的,也是快樂的。

    女孩此時瞭解不了太多,她在享受著玉米,旁邊的陌生人怎麼議論可以不去顧及,可是她也是愛媽媽的,她知道媽媽的保護一直都在……女孩是愛媽媽的,這種愛是很單純的愛,直接的、不會攜帶什麼條件的,只要在一起的時候都會。

    在接收到媽媽的怪責後,女孩收起了她的天真,眼睛裡帶著些疑惑和難受,失去了歡樂。

    女孩失去歡樂是正常的,媽媽在說她,媽媽在說:你不能這樣!你這樣我就不愛你了!女孩在害怕,媽媽是權威的,是愛著她的,可媽媽怎麼突然間不愛了?媽媽的眼睛透露著怒氣,語氣裡夾雜著埋怨、否定,她在疑惑,她在怕,她也在怒,因為她是快樂的,現在一個她愛著的媽媽讓她失去了快樂,怎麼會不生點氣?

    車在走著,玉米在吃著、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女孩都被不快樂圍繞著,玉米在吃,她也儘可能的檢點起來,就是失去了喜樂。這肯定不是媽媽第一次像這樣教她一些東西了,許多的時候,她聽不懂,但天真的孩子能感受到更真實的東西,媽媽一次又一次的教訓,她的疑惑在一點一點的增加、天真的愛也會一點一點的被抹去,喜樂也要開始看著媽媽的臉色了。

    這裡,沒有人是錯的,媽媽沒有,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讓她的孩子成長。

    孩子沒有,她用純真的心感受真實的東西。

    她們都在做自己。

    這個片刻

    兩者都在試圖著愛……

    但兩者的心裡都是難受的。

    媽媽的愛放在了心底,那很深,很難觸控到,那麼頭腦就會出來了,自己的觀念浮現出來了,那是她從小到現在所積累的,或聽別人說的、或自己親身經歷的。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不好,怎麼樣才好,她的頭腦裡都有著標準,每個頭腦裡都有自己的標準,一千個頭腦會有一千個標準,因為大家不一樣。

    頭腦的標準驅動下,媽媽看不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我這樣做,是沒有錯的!孩子孩子,你什麼時候可以懂事點?”。但愛卻難以抵達、甚至資訊也難以被接收,女孩能感受到媽媽的此刻心情,她可能不知道用什麼詞彙來形容,媽媽心情不好,她也會跟著不好,孩子的天真缺少著警覺,她不能意識到那是媽媽“內在讓孩子好好成長、快樂幸福的願望”而透過媽媽“頭腦觀念來表達”,這是很深的,這甚至連媽媽常常也意識不到。大家都很難意識,怎麼可能這麼輕易?這些觀念它那麼細,看起來那麼美好?生活節奏、生存壓力、婚姻壓力、家人關係、教育、房車……許多事情都在等在被處理,許許多多的資訊……怎麼可能這麼輕鬆的意識到?

    天真的孩子,本來天真。

    媽媽失去了警覺,失去了愛。

    如果你是愛ta的,讓ta為難、失去喜樂,讓ta在傷心難過,那又情何以堪呢?

    ——鄧明子

    (2020年11月7日)

  • 4 # 九點成長之路

    四字真理:以身作則。

    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親身體會,無論你是家長還是老師,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其實孩子很大程度上也是老師的鏡子。

    說兩個例子吧。

    班裡有一個女孩子特別不尊重她爸爸,整天就是直呼姓名,而且他爸爸說什麼她都不聽。為什麼呢?難道是天生的仇恨?

    當然不是,只是因為在家裡面,女孩的媽媽也整天對女孩的爸爸大呼小叫,罵他是廢物。

    所以女孩兒也有樣學樣,看到媽媽這麼對爸爸,就覺得爸爸反正也沒有什麼值得尊重的了。

    看看,這典型的反面教材。

    再說一個正面的。

    有個同事,自制力特別好,可以幾乎一天都不碰手機(反正我不行),坐在教室裡,兩節課,連下課也沒摸過手機,他的班裡就真的玩手機人數會少一些。

    榜樣的效應真的不可估量,尤其是對模仿能力很強的年輕人來說。

    無論你是老師還是家長,想教育孩子只能以身作則,否則你的說教就毫無說服力,就算表面上的聽了你的話,他也會在心裡面我吐槽:為什麼你可以玩,我卻不可以。

    以德服人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吧。

  • 5 # 抱一哥

    身教、言教、境教。

    身教即榜樣的力量;

    言教即語調與內容;

    境教即體驗與感悟。

  • 6 # 誠實的樹洞

    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分幾個方面來答覆吧。

    首先,對於好孩子的定義因人而異,學習好就是好孩子嗎?還是能掙錢的就是好孩子。孝順的就是好孩子嗎?還是有出息的就是好孩子。

    我認為,沒有所謂絕對的好孩子,只有是否能和自己有效溝通孩子。我心目中的好孩子,就是能夠與我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的“朋友”。

    第二,如何擁有這樣一個“朋友”?需要我們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是我們情緒的承受者,不是我們夢想的揹負者,不是我們虛榮的妝扮者,他們是獨立的人,是有自己的思想、夢想和情感的人。

    第三,雖然孩子會在時代的影響下,成長為一個不同的、獨立的人,但他們在生理和習慣上都會留下我們的印記。那麼,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要先成為這樣的人,至少是在成為這樣的人路上努力著。

    第四,人生幾十載,看似轉瞬即逝,實則也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其中一件最有意義的,就是陪伴孩子的生長。

  • 7 # 元之創客

    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和如何做一個父母是一樣的道理,你把做父母的道理明白了,就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了。

    不管孩子是否成年,涉及教育,就需要教育的環境,家長都知道把孩子送到好學校學習,實際上第一個真正的“好學校”是家庭,而不是家庭以外的學校。學校只是根據孩子的選擇,進行再培養的第二個學習成長環境。

    以前的教育觀念就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是因為孩子在物質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父母要盡力提供孩子上學的條件。

    現在的教育觀念就是:“教育要從父母抓起”。為什麼呢?父母也需要被教育嗎?因為金錢充裕了,精神匱乏了。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現在的孩子早就具備了上學的條件,可是卻越來越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條件的薰陶。

    可以冷靜的思考一下,以前是孩子上不起學,現在的孩子能夠自由的上學了,但是缺少家庭教育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讓孩子成才都是空想,白費勁。好的結果,能夠得到孩子的贍養就不錯了。

    所以,孩子的教育不是用金錢買來的,也不是用金錢攀比炫耀湊合的。父母的愛不是用金錢物質換來的,也不是用血緣關係來私自任意揮霍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難道家長還希望孩子給父母“以身作則”嗎?

  • 8 # 春暖花開003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這問題很大。

    傳統的說法,父母要言傳身教,一身正氣。但不大可能。我們生活在一個“俗世”裡面,父母要掙錢養家,多少有點不正道的手段。古時候那些一身正氣,言傳身教的大儒,在朝堂上,大部分也就是不擇手段的小人。完美的做法,基本上都不是正確的做法。

    真正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就是做好兩條。

    第一條,如何與人相處。

    我自己養孩子,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不是學習成績好壞,是如何與人相處。

    我們家有個故事,說的是我兒子2歲的時候,跟帶他的小姐姐去買香蕉,拿著香蕉回家,一路有相熟的大人問他要香蕉。每次他都會給人家一條。到了最後一條,他就死活都不肯給人家了。最後一條香蕉,或者就是我們說的底線吧。

    為人處事,我可以讓,但我也要有底線,底線不能讓。

    我記得十幾年前有個偉大的醫生,在一個落後地區行醫。她兒子發燒發到40度,她把孩子綁在床上,出去治別人的孩子。人家的孩子治好了,自己的兒子死了。這個媽媽很偉大,但這種沒底線的做法,我們教孩子,就不能這樣教。因為人家的孩子是條命,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條命。

    人生裡面,總會遇到選擇難題。選擇的時候,不要衝動,先想一想自己的底線在那裡,再去選。

    第二條,Sunny總在風雨後。

    第一條我們可以叫“義利觀”,第二條我們可以叫“得失觀”。

    人生裡面每一次得,都伴隨著付出。付出和回報,未必每次都成正比,但每次有回報,就一定要付出。

    所以我從小給他的觀念就是,除非不做,要做就做好。

    高中的時候,在學校拿了幾個跟學習沒有關係的獎。班主任老師跟我閒聊,說起這事,我們兩個都覺得他在學習以外的活動投入精力太多。我老婆說,如果把這種態度用到學習上,何愁考不上清北?

    我一笑置之。

    人生這東西,很多都有定數。

    人生只要你肯付出,花不在這裡開,就在那裡開。人生道路,未必就是多數人走那條。只要你覺得你的路是對的,只要你不斷付出,Sunny總在風雨後。

    一個孩子,一個家庭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有底線思維,願意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付出,就是非常成功的家庭了。多數人養孩子,都做不到這兩條。

  • 9 # 同仁婦產科鄭桂香

    孩子從出生到入學,這期間和父母同處的時間較多,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來說,引導孩子多讀正確的書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

    正確引導他們和三觀正確的孩子交朋友,這樣才能互相影響,互相幫助。朋友也是孩子成長路途中的正向引導之一。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孩子的說話、做事、讀書等方面,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讓孩子明白做哪些事情是正確的,說哪些話是錯誤的應該如何與人相處,什麼錯誤的觀念是應該要避免的……並以此來引導孩子可以在觀察其他人和事物上進行評論,家長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樹立正確的三觀。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逐漸養成做事做人辯是非、明事理。

  • 10 # 凱麗姐

    怎樣教育孩子一直是社會的熱點話題也是家長們一直努力卻不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和孩子建立良性的交流,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需要注意的: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多的不可替代的教育者,對於0-6歲的孩子,更多的是體會愛和情感。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要讓孩子改變首先自己要做出改變,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教育自己的過程,相信榜樣的力量。

    3.合理的約束,約束是告訴孩子行為的標準,孩子犯錯是一定要有權威,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

    4.積極鼓勵孩子,讓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5.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給他的更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的生活的權利很重要。給個孩子一定的自由和尊重。

    6.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相處,共同做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

  • 11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孩子作為未來的的一個希望,教育問題永遠都是不落俗套的話題,但是很多家長真的會教育嗎?盲目用蠻力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懂得方法至關重要。作為父母,你首先要有耐心,及時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及時的瞭解。作為家長觀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透過你的孩子日常的表現來判斷他到底成長了沒有,成長了多少。當下面幾個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要打起精神,注意了。

    第一,當你孩子的能自己認識到錯誤,向你承認並做出改正。人也不是什麼聖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錯,更何況是孩子。有了錯誤不要緊,你要耐心的給他講道理,拿了別人的東西要給別人還回去,做錯了就要給別人道歉,路邊的垃圾看到就要撿起來等等,這是一個健全人格一定會有的的東西。當你的孩子能主動認識到錯誤的時候,說明你的教育不錯。起碼沒有給孩子壓抑的環境,讓他沒有等級感,有錯不敢認,教會他做一個有擔當的人。當他們認錯以後,他們也不會再為此在內疚、受折磨了。當孩子主動承認以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而不是繼續指責。

    第二,當你發現你的孩子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的時候,你要注意了。你要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一個好事,他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開始注意自己在別人的眼中的看法了,所以如果他有什麼想穿的,想買的儘量買給他,但是也要控制度,不能給他養成攀比的不好習慣,要量力而行。孩子會打扮是個好事一定要鼓勵,男孩子愛美也要鼓勵,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他以後的品味,把他打扮的帥氣一點。你想想你從小就不讓他打扮自己,等他長大也就是個邋遢的人,對自己的著裝外表一點要求都沒有,其實也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第三,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業。讓他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培養自己的一個或者多個愛好,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鋼琴、小提琴、圍棋、舞蹈等等,這算自己的事業嗎?其實是不算的,一定要讓孩子起碼有一件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小編小時候喜歡打球,攢了一個學期的錢,買了一個自己心愛的球拍。然後讓父親在大年初一給摔的細碎,談不上夢想,一個自己的愛好被自己最親愛的人弄滅了。長大想打遊戲,偉大的母親就每天跟在屁股上說你,對著你哭,因為在她的眼裡,你像在吸毒一樣,沒有辦法說服她就只能放棄。

    等到二十歲,你問我有什麼特長、愛好,我答不出來,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希望像我這樣的孩子能越來越少,所以當你的兒子或者女兒,對你說:爸爸媽媽我想做什麼。請你去支援他,可能若干年以後真的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如果不能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至少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抓住過。

    第四,跟你分享他的情緒。小時候總說錢不夠花,長大了總說錢花不了,這就是成長。有的孩子就很懂事,出門在外打電話總是直說好的地方。那麼你的孩子起碼具備了堅韌的品格,家是最溫暖地方,人受傷以後總會朝著這個方向走。當你的孩子跟你分享他的事情的時候,首先你要知道,他已經快承受不住了,心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

    第一次打電話跟父母訴苦的時候忍不住就哭了,以為自己失去了所有,其實你的父母一直都在你的身後,不過這不起眼的愛從來沒有被你注意過。當你的孩子跟你分享他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好事情就要不停地安慰,讓他感受到你的關心。是高興的事情的時候,要比他還要高興,要表現出自豪,驕傲,要讓他明白,不論怎麼樣父母永遠都不會離開他。

    每個人教育娃娃都有自己的方法,作為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父母是很好的老師,你的優秀的品格他也會具備,你的壞的品質他也會跟著模仿,老鼠的孩子可能天生救護打洞就是這個道理。做父母也是在做人,距離感是最致命的東西,不要有等級感,不要以命令的口氣和你的子女說話,要去做他的朋友,對他們要耐心,不要暴躁,因為你的行為會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更不要說髒話,不要對待你的另一半冷暴力,因為這樣會讓他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用這個,不要強迫他,讓他在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擁有一個完整的人格,一個美好的童年,一個奮勇的青年,一個慈祥的老年。

  • 12 # 愛學仕智課

    孩子都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的一些習性(好的壞的),都會潛移默化的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透過生活細節教育孩子。

    下面簡單分享幾個方面:

    1、有創意的讚美肯定

    對孩子的讚美是很重要的,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自信,那麼怎樣讚美和肯定?讚美要具體,比如孩子用了兩個小時畫了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讚美。孩子,你這次的色彩搭配很棒,能突出意境。你比上次有耐心了哦等等,而不是簡單的一句,你真棒。

    2、常常擁抱

    擁抱可以給人力量,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適當的擁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和接納。

    3、用心聆聽

    要耐心的聽孩子說,即便孩子的話已經說了很多遍,也要專心的聽。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

    4、放棄完美主義

    人無完人,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期待自己的孩子優秀完美,但是要求太高,事事要求完美,反而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5、引導他解決問題

    引導他解決問題而不是替他去解決問題,當他遇到問題,你可以給他建議,但是不要包辦,讓他對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權

    6、確保孩子吃的健康

    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保證營養均衡,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7、父母以身作

    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培養良好的習慣,以身作則,靜待花開

  • 13 # 心理醫生小蔣

    現在的小朋友應該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教育:

    首先,應該根據不同的小朋友的具體情況,具體的進行因材施教。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要發現自己的小孩到底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特長,然後不停地發揮孩子的特長,積極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努力去奮鬥。

    其次,一定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說培養孩子喜歡讀書,按時完成作業。可以帶孩子學習一下彈鋼琴、繪畫,或者是帶孩子跑步、游泳,做一下運動,這些方面都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最後,也應該給予孩子多一些溝通和交流的時間,尤其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積極主動地表達和溝通時,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讓孩子表達的機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與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國都喜歡自稱為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