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惜緣說影視
-
2 # 車視界X
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但是要真正搞懂這個問題就需要做系統的認知和思考,下面就由企管君為你係統解說生產管理中的人、機、料、法、環。
人:指製造產品的人員;
機:指製造產品所用的裝置;
料:指製造產品所用的原材料;
法:指製造產品所用的方法;
環:指產品製造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這五大要素論中,人是處於中心位置和駕駛地位的,就像行駛的汽車一樣,汽車四個輪子是“機”、“料”、“法”、“環”四個要素,駕駛員這個“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沒有駕駛員這輛車也就只能原地不動成為廢物。
一個工廠如果機器、物料、加工產品的方法也好,並且周圍環境也適合生產,但這個工廠沒有員工的話,那他還是沒法進行生產。
人的分析
技能問題?
制度是否影響人的工作?
是選人的問題嗎?
是培訓不夠嗎?
是技能不對口嗎?
是人員對公司心猿意馬嗎?
有責任人嗎?
人會操作機器?人適應環境嗎?人明白方法嗎?人認識料嗎?
機的分析
就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裝置、工具等輔助生產用具。生產中,裝置是否正常運轉,工具的好壞都是影響生產進度,產品質量的又一要素。
選型對嗎?
保養問題嗎?
給機器的配套對應嗎?
作機器的人對嗎?機器的操作方法對嗎?機器的環境適應嗎?
機器裝置的管理分三個方面,即使用、點檢、保養。
使用即根據機器裝置的效能及操作要求來培養操作者,使其能夠正確操作使用裝置進行生產,這是裝置管理最基礎的內容。
點檢指使用前後根據一定標準對裝置進行狀態及效能的確認,及早發現裝置異常,防止裝置非預期的使用,這是裝置管理的關鍵。
保養指根據裝置特性,按照一定時間間隔對裝置進行檢修、清潔、上油等,防止裝置劣化,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是裝置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是真貨嗎?
型號對嗎?
有保質期嗎?
入廠檢驗了嗎?
用的符合規範嗎?
料適應環境嗎?料與機器配合嗎?料和其他料會不會互相影響?
法的分析
是按法做的嗎?
看的明白嗎?
寫得明白嗎?
法適合嗎?
有法嗎?
方法是給對應的人嗎?方法在這個環境下行嗎?
環的分析
在時間軸上環境變了嗎?
光線、溫度、溼度、海拔、汙染度考慮了嗎?
環境是安全的嗎?
環境是人為的嗎?小環境和大環境能並容嗎?
工作場所環境。指各種產品、原材料的擺放,工具、裝置的佈置和個人5S。對危險品控制。一是化學物品的堆放,諸如酒精、天那水之類。二是生產過程中產品對六種化學物質的控制(鉛、汞、鎘、六價絡、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生產環境。指具體生產過程中針對生產條件對溫度、溼度、無塵度等要求的控制。問題的層次
對人機料法環的初步定性
初步定性後的二次原因的查詢
二次原因的查詢仍然可以用人機料法環的分析
二次原因的查詢定性後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對二次定性結果的原因查詢,依然可以適宜和人機料法環的分析方法
其實也就是多問幾個為什麼
舉例:
發現地上的機油
定性為人機料法環中的“機器”問題
機器有問題的原因是不是使用“人”操作不當?“法”操作標準未建立?“環”環境有影響?一一排除後都不是,而是“機”本身假冒產品。
假“機”的原因是買的“人”有問題。
為什麼“人”有問題呢?
是沒有監督的“法”?
糾正措施的QC手法
措施制定的系統圖法
全面的特性要因(人機料法環)+系統圖法
在每個手段不可缺少的就是責任人,方法和何時達到何效果
-
3 # 北明數科
人機料法環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中的五個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的簡稱。
“4M”:人員(Man) 機器(Machine) 物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1E”:環境(Environment)
人:指製造產品的人員;
機:指製造產品所用的裝置;
料:指製造產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製造產品所使用的方法;
環:指產品製造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一、人員
在這五大要素中,人是處於中心位置和主導地位的。只有良好素質、專業技能過硬的員工去操作機器,按合理的比例對原材料進行配置,按規定的程式去生產,並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公司才能良性的發展;
領導層、中間管理層、基層管理層、員工等公司各級人員應具備對應的素質,公司全員要有團隊意識、質量意識、學習意識,把顧客滿意擺在工作的首位。
二、如何做好機器裝置與物料管理
1、 機器裝置的使用、點檢、保養
機器裝置的管理分三個方面,即使用、點檢、保養;
使用:即根據機器裝置的效能及操作要求來培養操作者,使其能夠正確操作使用裝置進行生產,這是裝置管理最基礎的內容;
點檢:指使用前後根據設定完成的標準對裝置進行狀態及效能的確認,及早發現裝置異常,防止裝置非預期的使用,這是裝置管理的關鍵;
保養:指根據裝置特性,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對裝置進行檢修、清潔、上油等,防止裝置劣化,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是裝置管理的重要部分;
2、發生不良事項時的處理方法
在日常點檢或使用中如發現不良,點檢者應記錄不良內容,並立即向上級報告;
3、裝置的目視管理
裝置的管理除了建立系統的點檢保養制度外,還應對放置的現場進行規劃、標識及目視管理中裝置管理是以能夠正確地、高效率地實施清掃、點檢、加油、緊固等日常保養工作為目的;
4.、做好物料管理:包括庫存管理、物料的設計變更、物料不良的處理、物料的目視管理等。
1、備品備件管理,包括對備品備件的計劃、採購、驗收、出入庫、盤點、庫存等環節進行動態
控制。
2、保養管理,使用移動端及時發起保養任務,進行工單的全流程閉環記錄;PC後臺制定完整的
保養工作計劃,及時統計人員和部門的績效,實現人員效率、裝置運轉率和生產穩定性的顯著提
升。
3、點巡檢管理計劃,可以為工廠的裝置組建立點巡檢計劃,定義好任何所需的資源、任務項以
及相關文件。裝置管理系統將按照頻率或週期會自動生成並且釋放點巡檢工單。於此同時,您也
可以定義裝置巡檢的頻率、週期(譬如日、周、月、年),並且指定人員和任務單順序,系統會
自動釋放響應的點巡檢工單。
4、報修管理實現企業內部各類維修業務, 從報修、審批、派單、成本核算、維修到資料彙總等
全流程資訊化管理和移動化管理, 告別傳統電話報修、紙面報修的低效繁瑣、無據可依、資料混
亂的痛點。 可使企業的報修業務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三、方法與環境
1、方法的具體體現
(1)、為生產工作任務進行有效排序
作業排序:在有多種不同物料、一臺裝置的情況下,每種都有各自生產時間和交貨期,就要安排生產順序,決定哪個作業首先開始工作的活動;
基本原則:優先排程。充分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①滿足顧客或下一道工序作業的交貨日期
②使流程時間,即作業在工序過程中耗費的時間最短
④使裝置和工人的閒置時間最短
(2)、進行作業安排,即按作業計劃安排進行工作任務的分配
計劃確定——安排(人力、機器、原料供應等)——根據作業順序和生產任務開具指令單(加工單、首件單、入倉單等)——指導人員作業內容
安排步驟:①在生產計劃規定的生產開始前,檢查各種準備工作是否完成,能否保證生產順利進行;②根據生產能力,核實現有的負荷及生產餘力,按作業計劃分配操作人員具體職責,併發出開始作業指令;
(3)、機械使用方法
不同的機器裝置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要求工作人員能熟悉其效能,很好的掌握和使用其操作 方法;
(4)、收集、記錄與傳遞生產資訊
一般以投入/產出控制報告、各種狀態和例外報告(預期和延期報告、廢品報告、返工報告等)形式表現出來。通過了解各種資訊和實際實行情況,知道其偏差幅度,進行隨時調整;
(5)、生產過程評估
透過個人觀察、分析統計報告、分析生產記錄等方式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進行有效評估;
(6)、調整
根據結果的具體實施情況,對生產計劃和生產過程作適當調整,例如新增、減少或變更生產工序,生產流量的變更等;
2、 生產進度計劃
①投入進度控制:即對產品或原材料的投入如期、數量以及提前期或延後期的掌握。投入進度控制是預先性控制,投入不及時或投入數量不足,必然會造成生產過程中無法平衡進行,產品無法按照制定的期限交貨,甚至造成生產中斷;如果投入物料過多,生產中的在製品形成積壓造成生產中的浪費;
②工序進度控制:即在實現投入之後,要進行的具體的生產製造過程。其內容就是對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每道工序生產的控制;
對中小型工廠,一款輕量級的車間生產管理工具無疑是價效比更高的選擇。
透過手機即可便捷報工(電腦端功能一致),幫助管理者實時掌控生產進度、精準核算工資績效、快速落地精益管理,“依數管廠”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3、 環境
(1)工作場所環境:指各種產品、原材料的擺放,工具、裝置的佈置和5S;
(2)對危險品控制。
(3)生產環境:指具體生產過程中針對生產條件對溫度、溼度、無塵度等要求的控制;
-
4 # 海星職場
工廠管理要懂得4MIE”,指的就是Man(人)、Machine(機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以及Environments(環境)
我們公司承接A客戶訂單,所有的工藝條件,必須要透過客戶的認可,才可以批次生產,不可以私自更改,否則會面臨高額的罰款,嚴重的甚至取消訂單。
那具體4M1E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工作中常用的問題分析工具,發現問題從這幾個考核因素中分析,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1.人的因素,是最普遍存在犯錯的,可以佔比說70%以上,因為人有思想,會偷懶簡化流程,導致問題的發生。
2.機器因素,裝置一般發生故障,大部分可能是老化,或者保養不到位造成的,這部分原因出現的也不少。
3.物料因素,供應商的來料也可能存在問題,比如鋼材雜質,開裂,純度等,這個一般都由SQE來負責對接
4.方法因素,一個產品出現了作業方法的原因,加工條件選錯,工藝不合理等等,這些都是前期開發沒有做好。
5.環境因素,車間環境出現問題,比如無塵等級,5S管理不到位,出現產品有落層,出現不良
根據以上一個因素追蹤,透過魚骨圖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回覆列表
生產管理的六大要素:
1、人((操作者、管理者);
2、機(裝置、工藝裝備);
3、料(原材料、輔助材料、零部件、水、電、油、氣);
4、法(操作方法、工藝制度);
5、環(工作現場、5S和定置管理);
6、信(資訊的及時、有效傳遞)。
“六大要素”之間的關係:
人、法——和人的關係大;機、料、環——實物存在的,但是需要人的採辦、使用和管理;信——則介於兩者之間,是一個實際的存在,同時和人的關係也大;關鍵的是,資訊把五個要素連起來了。
生產管理“六大要素”的相關內容:
一、人員管理
以人為本、人為核心,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靠人來完成。
1、定期培訓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工作技能、生產理念不斷滿足企業需要和行業發展;
2、人性化管理。每個人都有其個性特點,要人盡其才;
3、制度化管理。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公開有必須靠制度來約束個體。
二、裝置管理
生產中裝置的是否正常運作,都是影響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1、使用。裝置標準操作規範的有效執行;
2、維護和保養。可以有效減少裝置的故障,提高生產效率,延長裝置使用壽命;
3、維修。
三、物料管理
工業產品的生產,一般都有多種物料由幾個部門同時運作,任何一個環節運作的是否良好都能夠影響到整體。
1、物料的倉儲。每種物料都有其特性,是否能夠按照標準要求去儲存;
2、物料的進出。是否有清晰的記錄能夠反映物料的所有流向;
3、物料的損耗。物料產成品是否能夠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四、法則管理
法則包括整個體系,如:質量管理程式檔案、管理制度、記錄表格,這些是保證有效執行生產的手段和證據。
1、有效執行管理體系。如食品行業的ISO22000、HACCP等體系;
2、熟練運用各種辦公軟體,word、excel、PPT等;
3、編制各種檔案記錄。實際應用於生產。
五、環境管理
某些產品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如:食品、藥品類),必須確定和管理為達到產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環環境,同時環境也會影響產品的質量。
1、生產現場加工和裝配的佈置;原料、在製品、成品的存放;
2、在製品、成品的流轉;5S和定置管理;
六、資訊管理
資訊的產生;資訊的標識;資訊的正確、可靠傳遞;資訊的及時、有效傳遞;資訊的儲存、整理;資訊的運用;IT系統的軟體;資訊終端等。
上述六個要素,即使是和人的關係大的要素,在技術發達的今天,也可以透過程式和工具的處理,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可靠性和效率。
資訊在流程中的重要性如同人體的血液一樣,聯通了所有的器官和資訊。今天的移動網際網路是一次資訊科技的大飛躍,必將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重新認識了資訊這個要素,就要求我們在規劃和實施生產和專案時,要重視資訊這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