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我認為戰國時代比三國更加精彩!戰國時代,天下大爭之世,凡有血性,皆有爭心。爭得全面,爭得徹底,是中國文明的元生時代!

    戰國除了七大戰國外,還有中小諸侯二十多個。列國紛爭不斷,名士名將層出不窮!那時代,人們更看重一個人的能力而不是出身,能者高官重爵,勇者可為大夫。人才流動頻繁,思想交流激烈,諸子百家各放異彩,好不熱鬧。

    戰國是一個圖存求強,強則霸,霸則統一天下的時代。列國紛紛變法,天翻地覆,變者強,不變者弱,常變者恆強。各國合縱聯橫,外交使者絡繹不絕,今日為友,明日成敵。名將璀璨,兵爭趨於成熟。

    三國雖彩,但不出戰國之右,且無百家齊放之景,亦無變法強國之治!陰謀從生,國士鮮見!因此我認為三國遠沒有戰國有內涵,有價值!

  • 2 # TANGTANG俠

    下面說正題,第一就是三國比戰國時代整整少了近400年,怎麼比,戰國500多年,三國才近100左右,就在文化上都要差很多。

    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戰國時期的能人比三國要多的太多,兩個時期從表面上看都處於戰亂時代,但實際上是有本質區別的,春秋戰國的時候是一個社會迎接新變革的大時代,而三國時期只是兩漢後的社會變革中一個階段而已,而且是處於變革的初期。

    在表面上三國時期的人物或者故事的精彩程度和春秋戰國時期相比,也是春秋戰國完勝,就說戰國時期的一個百家爭鳴,三國這一點怎麼能比得上呢。

    三國之所以被我們大眾所熟知所津津樂道,第一功勞要歸於羅貫中羅老爺子,第二要歸於三國時期並不像戰國時期那麼亂,戰國時期可以說是咱們歷史上最具意義的一個時間軸,在這個時代裡湧現出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特色大家。

    而且戰國時代的故事非讓具有教育意義,你能想象到嗎咱們中國超過8成的成語都是出自春秋戰國,戰國時期在文化思想上,產生了晏子使楚,百家爭鳴,管仲改革,只是戰國時期基本上都是寫實的書籍,故事情節和三國比不了,情節平淡,沒啥吸引力。

    而三國故事,虛實相結合,特別是小說裡的,為了突出人物,比如義薄雲天的關二爺,吊炸天的諸葛孔明,牛x到無敵的呂布,一代梟雄曹老闆等這些大眾一說都能說出個一兩個故事來,可以看出三國故事的大眾普遍影響力。

    所以總結來看,戰國對我們歷史的影響貢獻都是巨大的,而三國同比戰國來講,文化思想輸出比戰國是要弱上一截的,不過此事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吧,小谷的個人看法還是認為戰國更精彩一些!

  • 3 # 娛聞老師

    戰國時期:中國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

    三國時期: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蜀國)、東吳(吳國)三個政權。

    戰國遠比三國要精彩!因為它時間跨度大、產生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最為深遠和厚重!三國可以說只是在謀略方面縮小化的戰國,也僅僅是謀略紛呈方面,但是兩者的謀略面也不盡相同,三國是重於戰場謀略,即戰術性謀略,戰國則是戰術戰略都有,有失敗有成功!

    在文化方面,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典文化最為繁榮昌盛時期,中國的古代哲學思想達到最高峰時期,百家爭鳴,思想交流空前頻繁,經典典籍出世,三國時代的文化就不是那麼繁榮了,畢竟三國時代時間較短,並且戰爭頻率太高,都光顧著練武了,文化方面還都是研究春秋戰國時代的。

  • 4 # 點石成金198

    對於戰國與三國曆史沒有過多的探究,大部分都是從初中歷史與後來的電視劇中有所瞭解。在我記憶中,戰國比三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更多濃墨重彩一點。

    戰國曆史,我是從電視劇《大秦帝國1》有所瞭解。當時的秦國,是七個諸侯國最為弱小的一個。這段歷史僅僅是戰國時期一個小片段而已,在這隻談我較熟悉的這段歷史。經過上百年的群雄逐鹿,弱小的秦國經過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改革開放”,居然後來居上,最終統一六國,終結戰國曆史。這其中的坎坷曲折,不是一筆可以帶過的。

    三國是戰國後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經過秦二世的胡亂執政,以至於後來的劉邦項羽兩強爭霸,最終劉建立漢朝。但漢朝也只有四百年的壽命,繼而又是天下大亂,群雄爭霸。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三國與戰國相比,同樣是群雄逐鹿,諸侯爭霸。但三國曆史較短,留下的歷史畫卷要少得多得多。我覺得戰國與三國同樣精彩,相比較而言,我認為戰國曆史更精彩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女人該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