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背叛於被叛
-
2 # 先康
這確實是個問題!一般維權就是與店家協商換貨或退貨取理。達到消費者的最低目標就算了。至於找消協或用法律去維權的實不多見。原因是所購商品其值都不是比較大或特別大。也沒有功夫去打官司。
-
3 # 主編中原
日常生活中,只要消費就難免不遇到消費糾紛,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有很多人會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殊不知這種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只會主張違法犯罪的囂張氣焰,是無良商家更加有恃無恐的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見過的消費糾紛中消費者在遭遇假冒偽劣商品的時候不是行使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力,而是畏畏縮縮的祈求商家給自己退貨,其實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我們每個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你首先選擇的不是去祈求,而是堅決捍衛自己的權益,畢竟是商家的不法行為給我們造成了困擾。幾天前曾經有一個市民在購買某知名廠家的食品時發現預包裝袋裡存在異物,在給經營者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果斷向法院提前民事訴訟,結果經營者敗訴。商家知不知名與法律沒有直接的關係,只要他違犯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就必須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買單。
-
4 # 虎哥安全
加強監管,並且教育監管者的清正廉潔教育和監督。這是一。二,加強企業主體責任的建設和監管。三,加強產品從生產和銷售等全方位進行監管。四, 加強法制建設和教育。這是雙方的,不能是單方面的。加大打擊力度。鼓勵舉報,完善侵權舉報制度。讓老百姓敢舉報。對舉報者一定得加強保護。必須嚴懲對舉報者的打擊報復。我想這些做到了,對百姓的侵權才能抑制住,控制住,才能有一定的顯著效果。
-
5 # 冠軍舞曲
打12315不管用,打市長熱線管不了,不是管的範圍,聯絡淘寶買東西錢他們管買東西后他們不管,這就是我遇到的
-
6 # 司法民工—石頭
消費者維權的方式可以分以下步驟:1、保留好相關證據(如:保留商品樣品、保留購物憑證);2、找有關的商家或廠家就行協商處理,看是否能達成一致;3、找當地的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讓消協出面協商處理;4、找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讓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實地調查,瞭解相關情況後與商家或廠家進行處理;5、最後的途徑就是去法院起訴,組織相關證據材料,將商家或廠家告上法庭。
-
7 # 風景的生活
“防爆玻璃本來就是有這樣的”;燃氣灶玻璃面板是千分之三的自爆率,所以對不起你只能自認倒黴了??
這就是反映情況20天后最終的回覆!!
態度冷漠,對使用者不管不顧。
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投訴到有關部門
-
8 # 121212122223331
工商,銀保監,中消協,都在幹什麼?起什麼作用?感覺中國的消費者就像爛草一樣,可以隨便踩,不鬧出點動靜來根本沒人理。。。
-
9 # 萬般皆下品
題主說的成立專門維權的律師公司,可行性不大。原被告雙方都是有律師的,但是一個消費者在一個企業面前非常渺小,以至於無法撼動。企業背後有專業的法務團隊,也有時間和經歷來對付這一切。
第二,個人在企業面前是渺小的。賓士女車主事件中,女車主多次找4s店領導都找不到人,如果不是網路曝光,社會輿論壓力增加,我想4s店和賓士可能根本不會理會。至於訴訟,有多少人是勝訴的。即使勝訴了,他也可以不執行。
所以維權難度還是挺大的。
如果像徵信一樣,建立企業信用制度,企業違反相應規定就會被永久拉黑,企業法人代表、管理者等等將無法繼續註冊公司、擔任其他公司高層人員的話,企業自身也會加強管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利。
同時,政府各部門應該相互協調與合作,不是一句“這不歸我們部門管”就了事,而是應該內部各部門協調解決。即使有消費者向無權管理的部門反映情況,也應該聯動其他部門著手調查。
這樣,維權才順利。
-
10 # 我大清要亡否
又想拉動消費,又不完善消費者保護法,政府各部門維護商家的動力比維護消費者大。人民天天生活在焦慮和不安中,國家何談強大和復興?
回覆列表
1.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他們會處理的。
2.網上登入12315網際網路平臺,也可以網上投訴。
3.還可以撥打12345市民專線,全國各省市均採取了將服務熱線合併統一接入12345,再透過12345熱線轉接到各個部門,消費者權益問題會轉接到消費者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科。
4.直接到當地工商局投訴,他們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調解,解決糾紛。
5.一定要保留好證據,清楚該商家的店鋪地址,註冊公司,代表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方便工作人員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