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數一說

    古人為什麼喜歡用別字?華人多數是含蓄內斂的,古代文人表達情感的方式尤其如此,藏頭詩就是一種方式,用別字也是一種傳情抒意的方式,現代人也不例外,用名字中某個同音的字來抒發感情是常有的事情。

    以上是從喜歡方面而言,還有一種情況是避諱,文章中用到君王或家族中長輩的名諱中的字就要選擇用別字來代替,這是那個特定年代的“特色”,當代出於對師長的尊重,在用到姓名時也通常會加上合適稱謂,避免直呼其名,這是同樣的道理。

  • 2 # 白亦詩部落

    古人在詩文中用通假字也有好幾種原因,粗略地歸納如下:

    一是當時還沒有出現的字,如“早”,是後來才創造出的字,所以古詩文中遇到“蚤晚”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避諱,如果遇到和皇帝或者尊者、長輩名字相同的字,就必須換做另外的字,這可是弄不好掉腦袋的事!不做解釋,呵呵!

    第三是記錄者當時忘了要寫的字如何寫,就用另一個讀音相同的字記下來。比如“簸其”,其實其應該是箕。

    還有的字如“指揮”,正確的應該是“指麾”。《三國演義》“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因為有人寫作了指揮,後來者以訛傳訛,就一直沿用下來。

  • 3 # 仙人長877

    答:〈一)官員追責〈二〉借音表達

    (三)蘊藏天機(四)換醒記憶

    (五)刺激靈感(六)指桑罵槐

    (七)打狗警主(八)聲東擊西

  • 4 # 今緣夢869

    回答問題,

    答,古人在做詩講就的壓韻,還要表過聲情並茂,如果不在字眼上多推敲,也會詞不達意,也會出現笑話笑談!

  • 5 # 憶江0806

    假釋字如“現”與“見”再還有如長輩,像皇帝,父母,還有中國字義廣博,意義深奧,可見漢字是多麼的博深,奧妙無窮。

  • 6 # 寫字那些事兒

    這個問題涉及的應該就是古文中“通假字”的誕生。古人在創作中,因為有些字太接近口語但還沒有發明,就用同音字代替了,或者其實通假字就是古人寫錯的字,筆誤或懶得改,後來就流傳下來了。

  • 7 # 老街味道

    問題:古人作詩作詞作文章,為什麼有時會用別字代替?如用華代替花,不是多此一舉?

    .......

    一、詩經采薇中用的“華”就是花的意思。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維常之華,常:通 棠 ,即棠梨樹.之;的,華通“花”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花開得繁華?那都是棠棣的花。

    題主所說的“為什麼有時會用別字代替?”其實更多的是指代字,例如菡萏代替蓮花,梅必稱驛使。

    二、中主李璟 用菡萏代替荷花

    南唐後主李煜的爸爸中主李璟寫過一首《 攤破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這首詞中,作者用菡萏代替蓮花,除了平仄格律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菡萏”二字出自《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華菡萏。"

    使用古書中的稱呼,更顯的文雅。劉禹錫曾經有過非五經中的字不用於詩的故事,可見古人用字的講究。

    三、什麼是借代?

    借代是用典的一種,典故有用事有用名,借代是用名的一種。不直接說出事物本來名稱,而借用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白居易的《金針詩格》講過詩有義例七:

    “一曰說見不得言見;二曰說聞不得言聞;三曰說遠不得言遠;四曰說靜不得言靜;五曰說苦不得言苦;六曰說樂不得言樂;七曰說恨不得言恨”。四、借代的濫用

    上面白居易那一段講的是作詩要含蓄委婉,但是有一些人卻喜歡亂用代字, 錢鍾書的《談藝錄》專門有一章說道“代字”:

    慶曆、元祐以來,頻見‘雲間趙盾’、‘淵底武侯’、‘青州從事’、‘白水真人’、‘醋浸曹公’、‘湯燖右軍’、‘平頭’、‘長耳’、‘黃嬭’、‘青奴’、‘蒼保’、‘素娥’、‘鵝黃’、‘鴨綠’、‘此君’、‘阿堵’....

    宋朝的詩人陸游也在《老學庵筆記》中也批判說:

    “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故草必稱王孫,梅必稱驛使,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至慶曆後惡其陳腐,諸作者始一洗之。”

    有很多的代字並沒有提升詩的意境,無非是作者在“掉書袋”顯示其學問,宋朝人說杜甫做詩無一字無來歷,可唐朝的元稹卻說:

    杜甫天材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結語

    很多唐詩為現代人所喜歡,有一個特點是相比較而言通俗易懂,我們讀清朝宋朝的詩反而覺得費解。

    袁枚說過“唐人近體詩,不用生典“,用典上的變化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唐朝詩人更沒有宋朝人那麼喜歡用代字。

    下面是陳與義的一首詩,青州從事是什麼您知道嗎?

    折得嶺頭如玉梅,對花那得欠清杯。 不煩白水真人力,便有青州從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美國與法國英國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