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回聲

    霍去病怎麼死的,我想即使司馬遷知道,他也不會去隱瞞的。司馬遷的為人,我們不是不知道,他能夠為李陵的之事出言,不惜頂撞漢武帝,可見他不會為了皇帝的壓力而違揹他的人格。這是其一,其二,在《史記》中,他甚至能夠為漢朝高祖皇帝劉邦的敵人項羽立本紀,甚至是劉邦自己的黑料都翻個底朝天,他還需要替誰隱瞞什麼嗎?

  • 2 # 祗樹

    霍去病的死因問題上,很多人都走入“雙標”的誤區:一方面,他們盡信書而不如無書;另一方面,言之鑿鑿地拿著史書上的隻言片語說霍去病另有死因。

    關於霍去病的死,《史記》是這樣描寫的:

    霍去病墓前石雕—馬踏匈奴

    霍去病的死因簡單到令人髮指!只有六個字——元狩六年而卒。

    不管怎麼說,霍去病也是個驃騎將軍,位極人臣,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怎麼到最後就混了個秦漢的平均年齡(22歲)?

    怎麼去世的?司馬遷並沒有詳述。

    也正是因為司馬遷沒有表述霍去病的死因,加上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忽然離世,致使各種霍去病“真實死因”大行其道,種種猜測引人注目,甚至有人說霍去病的死,是漢武帝謀殺所致。

    按照古代史官記載的慣例,“善終”的人,不作詳細記錄。善終即病逝,通常會用卒、薨、死、崩等字眼來表示;意外死亡則會標註死因,比如說毒死、暴斃、自縊、腰斬等等,都會詳略不等地說一下。

    衛青死的時候,《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大將軍青卒,諡為烈侯。”也是用了一個“卒”字,並無更多修飾。

    漢高祖劉邦死的時候,《史記》也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即便是劉邦死了,司馬遷也只用了一個“崩”字。

    劉邦、衛青、霍去病三人都是善終,根據史家記載人物的慣例,只用了最簡單的字去表述。反倒是那些用了很多字的人,他們死的是真的慘。比如說衛青的兒子:

    “長平侯伉代侯,六歲,坐法失侯,坐誅。”

    翻譯過來就是,衛青死後,他的大兒子衛伉繼承了他的侯爵,過了6年,衛伉因為做了違法之事(參與太子政變),被判處死刑。

    衛青的兒子衛伉的死,比他老爹稍微複雜了那麼一丟丟,用了“作法失候坐誅”六個字描述他的死。同樣是將軍之子,霍去病的兒子死的時候,《史記》又是如何描述的呢?

    “元封元年,嬗卒。”

    元封元年,霍去病的兒子霍嬗去世。和他爹一樣,也是用了個“卒”字。

    再者說,以霍去病之才,漢武帝愛之還來不及,怎麼會殺了他?

    霍去病自17歲開始,連續多次遠征帶來的傷病,加上水土不服,以西漢那個年代的醫療水平,霍去病極有可能因為隱疾導致病逝或猝死。

    嗯,不要再作無謂的臆想了。

  • 3 # 浮生茶說歷史

    一、先來介紹下霍去病。

    說起霍去病的名字有人肯定感覺是不是這個人身體不好,所以才起這個名字。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他的名字其實是漢武帝劉徹起的。據史料記載,有一次霍去病的媽媽抱著他進宮去探望妹妹子夫。漢武帝正經受著感冒風寒的折磨,猛然聽見嬰兒的哭聲,驚得出了一身冷汗,頓時覺得身體輕鬆舒暢,病很快好了起來。他一高興,笑了笑說:“寡人近幾天來身體欠安,得了傷風感冒,不料這孩子幾聲大哭,驚得我一身冷汗,這病居然去除。朕賜名這孩子叫‘去病’怎樣?這便是他名字的由來。

    霍去病是大將軍長平侯衛青的外甥,也是漢武帝的外甥。他17歲時被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舅父衛青出擊匈奴,此戰霍去病就斬捕首虜過當,斬獲2028個敵人,其中包括匈奴單于的叔祖籍若侯產、單于的叔父羅姑比。漢武帝嘉獎其勇冠全軍,封為冠軍侯。19歲時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次年春夏季兩次率軍出擊河西走廊一帶匈奴渾邪王、休屠王部,此戰較上次就更加成功,除了殲敵4萬餘人,還俘虜了5位匈奴王以及120位匈奴貴族。後來還成功的迎接了降漢的渾邪王及4萬餘眾。匈奴人還因此寫了一首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22歲時迎來了抗匈奴的決戰,他不僅俘虜和殲敵了,還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自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完全逆轉了漢初時的守勢狀態,是關鍵性的一戰。霍去病是西漢的名將,並且還是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唐朝的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霍去病。

    二、那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這裡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霍去病是因病和勞累去世,另一種是霍去病的發展威脅到了某些集團的地位和利益,被迫害死的。

    1、先看第一種是不是因病和勞累去世的?

    在《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中補記:“光未死時上書曰: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諡景桓侯,絕無後,臣光願以所封東武陽邑三千五百戶分與山。”這是歷代史書中對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記載。數次領兵出征的勞累,長時間處於艱苦的環境,對霍去病的身體造成不可治癒的傷病。

    2、第二種是不是對有些人造成了危險呢?

    縱觀當時的利益集團,衛氏集團有著重大的嫌疑。儘管霍去病就是屬於衛氏一族的,但是霍去病的強勢崛起對於衛氏家族來書沒有任何利益可得。因為霍去病早年作為一個私生子,後來雖然勉強得到了衛家的承認,然而霍去病卻始終遊離在家族之外。這樣的霍去病正好作為漢武帝用移抑制衛氏集團的工具。因為當時的衛家位高權重,更有著與霍去病同樣優秀的衛青作為家族青年代表,除此之外衛氏集團還牢牢的掌控著當時的太子劉據,強勢至極。深得漢武帝器重的霍去病自然而然就成了衛家的威脅。霍去病作為曾經衛青的部下,現在已然和衛青已經平起平坐了,甚至隱隱有要超越衛青的趨勢。這樣的局面讓平陽公主大為不滿。

    話說這個平陽公主的身份可不簡單,他是真個衛氏集團真正的掌權人,同時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大將軍衛青的夫人。霍去病的發展已經威脅到了家族的利益和丈夫的地位,那麼一向工於心計的平陽公主理所當然的不會坐視不理,暗中肯定計劃剷除霍去病,為家族和丈夫掃除威脅。

    看了這2種解釋,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個人認為第二種可能行更大。因為根據史料記載,霍去病去世之後,衛青的大兒子衛伉因為假傳聖旨本罷免了官職。作為大司馬的大兒子,年僅十幾歲的衛伉沒有任何理由去假傳聖旨,眾所周知,假傳聖旨是死罪,而衛伉僅僅是被罷免了官職。顯然衛伉的背後有強大的勢力和人物在操作者一切。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霍去病真正的死因可能是賜死。當然並不是漢武帝真的下旨賜死霍去病,而是平陽公主幕後指使了衛伉假傳聖旨賜霍去病一死。霍去病一死,最大的獲利者無疑是衛氏集團。

    三、司馬遷為何不敢寫?

    這個很容易解釋,司馬遷也在漢武帝時期的人物,衛士集團權侵朝野,他敢寫嗎?還想不想活了。

  • 4 # 探索百科揭祕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年紀輕輕就有著顯赫的戰功,然而最後霍去病卻英年早逝,年僅24歲。而對於霍去病的死亡原因,一直以來也有著很大的爭議,究竟霍去病怎麼死的呢,難道真是如歷史上記載的那樣是病死嗎?本文為你揭開千年真相。

    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的西漢年間,去世於公元前117年,去世時只有24歲。在這20多的年時間當中,他所創下的輝煌成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的。霍去病是歷史名將衛青的外甥,他的出生也是非常非常的具有傳奇性的,他的母親是衛少兒是衛子夫的姐姐,也是衛青的姐姐。衛少兒和平陽縣的一名小官霍仲孺私通而生下的兒子,於是他就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而存在了。

    霍去病17歲封冠軍侯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憑藉著超人的天賦以及過人的武力,被漢武帝劉徹任命為了驃姚校尉,跟隨著衛青登山了匈奴的戰場之上。由於霍去病的一再請戰,衛青挑了八百名勇壯驍騎歸其指揮,初披戰袍。霍去病沒有任何實戰和指揮經驗,憑一腔熱情和血氣之勇帶著八百精壯離大軍數百里,偷襲得手,“斬首捕虜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捕季父羅姑比”,大勝而還,戰果空前,訊息傳來漢武帝十分高興,賜封“冠軍侯”,取其勇冠三軍之意。

    霍去病19歲任驃騎將軍

    19歲的時候,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獨自率領精兵萬人出征匈奴。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6天中打了5仗,最後與匈奴展開生死決戰,結果殺敵近9000人,匈奴的盧侯王、折蘭王被殺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做了俘虜,匈奴的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當然霍去病的部隊損失也十分慘重,只有3000人回到了長安。

    這年夏天,漢武帝再次令霍去病等出兵抗擊匈奴,收復河西之地。在戰爭中,配合霍去病作戰的公孫敖在大漠中迷了路,而老將李廣則被匈奴左賢王包圍。霍去病再次孤軍深入,越過居延,追趕匈奴至祁連山,斬敵3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王母5人及大小閼氏、匈奴王子59人、高官將領等63人。這次大戰後,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漢王朝收復了河西平原。

    將匈奴趕進西北之地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21歲時,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令衛青、霍去病各帶5萬騎兵,對匈奴發起又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霍去病率部奔襲2000多裡,殲敵7萬多人,俘虜匈奴王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83人。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舉行了祭祀天地的典禮。爾後,繼續北進,一直到達了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從此之後,匈奴遠遁西北,大漠以南再沒有匈奴的蹤影。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

    霍去病的忠君愛國,從一件軼事中可以表露。相傳漢武帝看到霍去病討伐匈奴馳騁沙場,立了大功,為了犒賞霍去病,特地指派了工匠修建一寬敞華宅。竣工後,漢武帝讓霍去病先去過目、了解是否如意,但是霍去病卻向漢武帝上奏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愛國忘家,壯志凌雲,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言。

    然而霍去病也有缺點,他少年新貴,有紈絝習氣,不愛惜士兵。史書上說漢武帝專門令宮中服務部門為他準備飲食,竟然有十多輛車之多。還軍時,“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色”。在塞外時,戰士缺乏糧食,霍去病卻在軍營中踢蹴鞠的遊戲。但是,將士們仍然願意為其效命,漠北大戰之後,因漢朝軍功封侯制度,許多衛青的部下都來投靠霍去病。

    揭祕霍去病怎麼死的

    褚少孫在《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中補記:“光未死時上書曰: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諡景桓侯,絕無後,臣光願以所封東武陽邑三千五百戶分與山。”這是歷代史書中對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記載。

    也有說是在漠北之戰中匈奴人將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詛咒漢軍,因此水源區產生了細菌。而霍去病在此處飲食了帶有病菌的水,長期勞累身體免疫系統最終沒有抵抗過去。後來蒙古軍隊西征時亦用過此戰法。兩千年前的醫療水平有限,數次領兵出征的勞累,長時間處於艱苦的環境,也足以對霍去病的身體造成不可治癒的傷病,漠北之戰一年多後霍去病病亡。

  • 5 # 幽靈vs浪子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司馬遷不喜歡霍去病。以衛青和霍去病之開疆擴土的功績,不應該寫成合傳。對比同時代的李廣都是單獨成傳的。

    而且,衛青和霍去病傳記中很多采用春秋筆法,很多事情記述並不詳細。後世對於司馬遷在本傳中的褒貶之意已成定論。描寫衛青的多用描述事件,霍去病的部分卻多是皇帝詔令,尤其是對於一些霍去病戰功的地方,表現了司馬遷對事實資料的懷疑態度。

    司馬遷雖然沒有抹殺霍去病的功績,但是基於個人情感,對於霍去病的詳細情況還是抱有懷疑態度,由此可以推斷,霍去病的很多事情,司馬遷並不是很知情或者難以判斷真偽,故司馬遷不敢亂寫。

    故此,我認為有兩種情況讓司馬遷最終寫成我們看到的這種結果。

    第一種情況:司馬遷不知道真實情況。霍去病畢竟是和司馬遷同時代的人,武帝又是非常霸道的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如果皇帝不想讓人知道,那肯定沒人敢給司馬遷說真話。

    第二種情況:霍去病的死因版本很多,司馬遷難辨真偽,再加上司馬遷本身不喜歡霍去病,而死因也不是重點,故司馬遷一筆帶過。

    綜合來看,第二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司馬遷不是不敢寫,而是懶得去考證。

  • 6 # 司馬俠客

    我更傾向於霍去病是自殺的這種可能性,如果是病死的話司馬遷沒有隱晦的必要,那麼霍去病死因後面一定是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才導致司馬遷在記載時一定程度上會投鼠忌器。

    元狩六年,霍去病先後兩次上疏請武帝封劉閎、劉旦、劉胥三位皇子為王,而且這件事得到了許多朝中大臣的響應,最終,滿朝文武都參與了進來。 霍去病是武將,雖然後來官拜大司馬,但基本不怎麼參與朝中的政事,那他為什麼突然挑頭幹起了這件事呢?如果從這件事的受益者的角度去考慮,那就很容易解釋了。

    皇子被冊立為王,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太子劉據。此時,皇后衛子夫已經因年老色衰失寵多時,取代她的是王夫人。王夫人也有個兒子,這樣自然就威脅到了太子的地位。由於都崇尚以武治國,所以漢武帝常常被拿來跟秦始皇作比較。秦始皇一共有二十幾個兒子,沒有一個被分封到外地。秦始皇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不想大權旁落。在分封制下,封國國君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國內組建軍隊、收取賦稅、制訂法律、任用官吏、發行貨幣,職務父子相襲,儼然就是一個國中之國。秦始皇不想這樣,漢武帝也不想這樣。但是,這樣做雖然維護和鞏固了皇帝的權威,但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激烈的宮闈爭鬥。秦朝時,公子扶蘇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被弟弟胡亥謀害而死。衛氏當然不願意看到太子劉據重蹈扶蘇的覆轍,便開始想辦法消除隱患。

    武帝對封王一事一直很反感,所以很少有人敢提這件事。那麼霍去病又怎麼會不顧皇帝的反感而提及此事呢?在戰場上,霍去病可以戰無不勝,但在政治上卻無疑是十分幼稚的,所以才會被衛氏所利用。漠北大戰之後,霍去病與衛氏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他對此應該是十分痛心的。雖然得到了許多封賞,但霍去病卻不想因此失去親情,所以他開始想盡辦法挽回。而這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有一件事對衛氏極有利,那麼他必定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去當這個帶頭人

    想來霍去病第一次跟武帝提起這事時,武帝是不同意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霍去病的再一次陳願。武帝看到霍去病固執的樣子,心裡肯定很生氣,可是沒辦法,輿論已經被霍去病造出來了,如果再不同意,有人就該說自己是昏君了。無奈之下,武帝只好吩咐下御史進行討論。結果朝中大臣集體隨聲附和,聲勢越來越浩大。武帝本想敷衍一下霍去病,但事到現在,已騎虎難下,最終不得不妥協,封了三位皇子為王。封了王的三位皇子到年齡後就都離開了京城去自己的封地了,從此離皇權也是越來越遠,很難再對太子的地位構成威脅。此後不久,王夫人也離開了人世,衛皇后和太子的位置則越來越穩了。最終,在這場宮廷奪嫡大戰中,衛氏獲得了完勝。但衛氏所獲得的勝利不僅僅是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兵不血刃”地解決了霍去病。因為當眾射殺李敢一事,武帝已經對霍去病有了一些不滿,後面冊立三皇子的事也是他挑的頭,武帝怎能不生他的氣?而這也正是衛氏想要看到的結果。不過,武帝雖然對霍去病越來越不滿意,但還沒有到想要殺他那種地步。

    以上種種分析,無疑證明了一件事:霍去病是被衛氏害死的。那麼,具體是用什麼方法害死的呢?是謀殺嗎?不太像。如果是血淋淋的刺殺,那麼以武帝的性格,殺了他最信任、最寵愛的臣子,他必定勃然大怒,震動天下。但武帝的表現卻並非如此,反而是十分的平靜:他雖然悲痛萬分,但卻並沒有因此遷怒於任何人,更沒有大開殺戒,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準備霍去病的葬禮上,而且還取消了原本計劃好的出兵塞外的計劃。總之,武帝表現出來的是一副萬念俱灰的樣子。從武帝的這種表現中,我們似乎可以推測出,霍去病是自殺的。

  • 7 # 九哥談歷史

    霍去病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冠軍侯”,也就是在封侯的人中也是冠軍的意思。他常年征戰大漠,最遠打到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分封將士。從此“封狼居胥”就成了武將的最高榮譽,也是後世武將的畢生追求。

    但是,這樣一個名垂千古的人,卻在23歲就死了。到底什麼原因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就寫了一個字——“卒”,就這一個字,引起後世人們的無數遐想。

    九哥認為,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病死和被害,我們來分別講解。

    1、病死。按照我們常人認為,霍去病20出頭,又是武將,那正是身體最好的時候,怎麼會得病呢?

    可是別忘了,霍去病常年征戰大漠,去過內蒙的朋友應該知道,草原的蚊蟲有多恐怖。這些蚊蟲大多都是疾病的傳染源,加上當時醫學的不發達,很容易在身體中留下隱患。

    再者,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國家,發動戰爭肯定不會在農忙時期。那就一定要等到秋後收穫以後,這樣一來戰爭很有可能持續到冬季,北方的冬季十分嚴寒。高冷的天氣也是摧垮霍去病身體的一個原因。

    此外,古代人也會使用生化武器。最直接的就是汙染水源,將死去的牛羊投入水源,飲用後就容易得病。

    所以霍去病病死完全不意外。

    2、被害。雖然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但是霍去病卻是漢武帝培養出來對抗衛青集團的。可是衛青不接招,讓漢武帝感到無奈。

    隨後,霍去病因為衛青的原因,當眾殺死重臣李敢。李敢是名將李廣的兒子,霍去病犯了眾怒,雖然此時被漢武帝強壓下來,但私下確是暗潮湧動。

    所以,霍去病私下被刺殺也比較可能。司馬遷在史書中寫到,李敢死後第二年,霍去病卒。這很有可能是有所指。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有時候常常在想,霍去病為什麼要叫霍去病?不能叫霍雲,霍山,或者叫霍青呢?因為霍去病的名字中有一個“病”字,而且還是“去病”,去病的意思就是去除疾病,難不成霍去病小時侯常常生病不成?

    關於霍去病的名字當然只是一個猜測,沒有任何根據,古人起名不像現在這麼隨意、孤僻,一般古人的名字都有含義的。

    霍去病這個名字在中國古代史上,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霍去病的一生創造了諸多的奇蹟,不僅僅因為他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而是因為他以最年輕的年齡,創造出最偉大的功績。

    漢民族在與匈奴民族的作戰中,霍去病是取得戰績最高的一個人,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即使是身為大將軍的衛青戰功與霍去病比起來,也是微不足道的。

    把霍去病的所有戰功集合起來,你就會看到他是多麼的了不起:

    霍去病一生一共參與四次對匈奴大戰,殲敵112400多人,俘虜匈奴的王侯將相合計200多人,不僅打進匈奴王庭,而且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霍去病17歲參與漠南之戰,到22歲參與漠北之戰,霍去病獲得這些戰績,只用了5年時間。

    霍去病是漢民族的驕傲,是西漢帝國打擊匈奴的最大功臣,是第一個帶兵打到貝爾加湖的漢族將軍,是一個將匈奴趕出漠北的驃騎將軍,是歷史上最年輕的驃騎將軍。

    然而天妒英才,霍去病一生只活了24歲就去世了,正是如花年齡,關於霍去病的死,司馬遷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意思就是:驃騎將軍自元狩四年(前119年)出擊匈奴的三年後,即元狩六年(前117年)就去世了。

    司馬遷只說霍去病死了,沒說霍去病怎麼死的,而且對西漢帝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的死,僅僅只有一個“卒”字就一筆代過,而讓很多人覺得不服氣,為何這麼重要的民族英雄去世,只有一個字呢?

    正因為司馬大叔沒說,所以關於霍去病死因的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陰謀死因一:漢武帝害死的。

    有人說霍去病是被漢武帝害死的,原因有四:1是因為霍去病功勞太大了,比大將軍衛青還要大,功高震主;2是霍去病敢擅自射殺李敢,不把漢武帝放在眼裡;3是霍去病是太子劉據的外戚,又上書請漢武帝封自已的三個兒子為王,便請回封地,這等於是為太子謀利。

    其實反駁這個很簡單,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漢武帝是什麼人?雄才大略的皇帝,一代明君,匈奴未滅,就把功臣給殺了,就算要過河拆開也得先把橋建好了再說吧,況且漢武帝是什麼人?就算是殺功臣還用得著暗殺?武帝一朝,多少名臣賢相死於武帝之手?

    就拿李敢那事來說,霍去病殺了李廣兒子李敢,漢武帝反而為霍去病掩蓋真相,如果要殺霍去病,直接定罪不就了事了,先打入大牢,然後再讓酷吏拷打,不就結了,何必這麼麻煩?

    然後殺完再來個隆重安葬禮節?讓鐵甲軍從長安排到茂陵,還給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狀像祁連山的墳墓?

    漢武帝既沒有殺霍去病的動機,也沒有殺霍去病的行為,所以說漢武帝害死霍去病就是胡說。

    陰謀死因二:權力鬥爭害死的。

    有人說是衛青集團的人與霍去病集團的人爭權所導致的,理由就是霍去病漸漸要取代衛青的位置了,霍去病已經是驃騎將軍了,與大將軍衛青相差無幾,在兩個人的背後分別形成了一股勢力,背後的勢力為了將軍的發展和爭權,於是害死了霍去病。

    衛青手下的人為了害霍去病,故意把李敢曾經毆打衛青的事給洩露出去讓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年輕氣盛,為了給自已舅舅衛青報仇,親手射殺了李敢,結果就讓霍去病闖下大禍,原本以為漢武帝會殺了霍去病的,不殺至少也會讓他坐牢吧,沒想到的是,漢武帝反而包庇霍去病。

    之後就是衛青手下的人使用下毒的辦法害死了霍去病。

    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啊,況且衛青為人低調,不喜歡張揚,不養門客,不培養勢力,就連李敢打傷他,他為了息事寧人,對這事都不聲張,衛青雖然身居高位,但從來不是一個陰謀的人,近朱者赤,衛青不搞陰謀,哪來的背後勢力搞陰謀呢?這不就是無稽之談。

    陰謀死因三:被匈奴人毒死的。

    被匈奴人毒死的,就更加不可能了。匈奴人可是敵人,怎麼知道霍去病的行蹤,如果知道了霍去病的行蹤,不早就幹掉他了,還用下毒這麼麻煩?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霍去病是怎麼死的?

    很簡單,正常死亡或者病死的。

    前面曾經提到過霍去病的名字之所以叫霍去病,很有可能就是小時候經常生病,因此取名霍去病,希望可以去除疾病,身體健康,但是實際上,很有可能霍去病的身體一直不好,有些病。

    然後在長年累月的長途奔襲戰爭中,身體非常勞累,不僅常常跨越數百分裡的草原、戈壁和沙漠,而且還要與匈奴人作戰,別說一個生病的將軍,就算是再強壯的身體,也可能吃不消這種高強度的戰爭。

    身體本來有病,再加上高強度的戰爭,消耗了身體,所以霍去病在24歲時就去世了。

    24歲在今天看起來很年輕,但是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平均壽命在30歲左右,13歲就能結婚,沒有抗生素的冷兵器時代,得了感冒或者是傷口被感染,都能要了你的命的時代,24歲去世真不算什麼。

    那為什麼司馬遷大叔不寫霍去病是怎麼死的呢?

    原因同樣很簡單,因為霍去病死的很平常,沒啥寫的。在我們看來,霍去病是民族英雄,少年天才,但在司馬遷看來,不過就是漢朝一個武將,又死的這麼平常,真沒啥可寫的。再說了,司馬遷又不太喜歡霍去病和衛青,所以就以一個“卒”字代替。

    司馬遷有啥不敢寫的?劉邦的黑歷史,司馬遷都敢寫,劉邦的敵人項羽,司馬遷敢把項羽的傳記放在皇帝的紀中,還有啥不敢的?等於承認項羽是皇帝,這對漢朝來說意昧著什麼?

    實在不是司馬遷不敢寫,是因為霍去病的死,司馬遷無事可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火車一邊3個座,一邊2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