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持續的小溫暖86384944
-
2 # 薛暖暖
餘華說過一句話:
“文學就是這樣,它講述了作家意識到的事物,同時也講述了作家所沒有意識到的,讀者就是這時候站出來發言的。”《大話西遊》作為一部經典電影,一方面,是因為它本身包含著創作者的一些思考,但另一方面,對於《大話西遊》來說,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它呈現出了充分的解讀空間,供那個時代的觀眾得以安放自己的情感。
導演劉鎮偉在接受採訪時說:
每次看完小說或是電影時,都覺得孫悟空都很無奈。無奈的是,其實他無權決定去不去取西經。即是當一個人被壓在五指山下面,之後有一個人來和你講條件,要你和他去取西經,如果你肯去的話就可以出來,否則就繼續留在那裡。我覺得他沒有其他選擇。我假設如果我是孫悟空的時候,我的選擇是什麼? 一個這麼反叛的人,我會覺得當他被放出來的時候,第一樣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幹掉唐僧,殺了他。但是,我又不可以寫一個這樣反面的人物。我又試圖去想像孫悟空這個角色,如果放一些感情世界在他身上,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故事?結果,我從這個方面開始,去塑造一個孫悟空。《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對白晶晶一見鍾情,卻終是錯過,為了挽回白晶晶的死亡,他一次次使用月光寶盒回到過去,卻忽略了身邊早已對他情根深種的紫霞。當他意識到時,卻是再次錯過了紫霞。人生所有“月光寶盒”般可以再來一次的機會,其實都是虛妄,失去,只有不斷的失去、錯過、惋惜,才是人生不可改變的現實。最終,叛逆的至尊寶還是和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一切愛情都彷彿沒有發生過,這場西行如同命中註定。
在九十年代末,即將到來的世紀之交中,整個社會都瀰漫著一種回望20世紀的末世之感,青年一代更是如此,青春彷彿還未開始就要結束,在這種時代氣氛中,《大話西遊》的誕生,既是人們對叛逆與反抗的最後一次努力,又是對錯過和失敗的喟嘆感慨。《大話西遊》的成功,既是創作者本身對文化的反思,又是那個時代的一種產物。
-
3 # 堅如磐石T
兩者都有吧。
最記得最後那句臺詞“那個人樣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條狗。”
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成年人都是像狗一樣活著,至尊寶蛻變為孫悟空,其實就是從男孩成長為了男人,變成了一條狗。大話中的至尊寶敢愛敢恨,放蕩不羈,可以用生命去追求愛情,而孫悟空卻身負取經重任(現實生活中就是成年人的責任),做什麼事都要事先考量,一切為大局著想,包括愛情。但成長的孫悟空始終忘不了當年純真的至尊寶用生命去呵護的愛情(紫霞,白晶晶也是),可是已經決定擔起取經大任的孫悟空卻無能無力,所以他最後的殘魂化為了夕陽武士,又入夕陽武士之身,吻別紫霞仙子,以他的口吻痛斥現在這個不敢也無力追求愛情的自己,他好像一條狗耶。這就是成年人的悲哀,無力與社會抗爭,再通天的孫悟空也逃不過如來(即社會)的手掌心。
-
4 # 伴風入眠
如果是小時候的我,我會毫不猶豫的把他當做過度解讀,因為那時候在我眼裡他就是一個喜劇片只是讓我開心的《大話西遊》。
可隨著我慢慢長大,不斷的經歷讓我瞭解,讓我感受我明白了《大話西遊》讓我開心的同時也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不僅僅對生活,對我們本身的情感也讓我豐富許多。
有人說電影中的愛情悽美,感天動地,可是最終的失去讓我們痛哭流涕。‘曾經偶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是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電影中的經典臺詞由星爺的演繹許久,我們明白了,人生皆回憶,且行且珍惜。
電影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富含哲理,可能一個人會有一種想法,看電影,有時候看的不是故事,而是自己。
-
5 # 東邊資訊
星爺說過,其實我拍的不是喜劇。回頭想想,真的是,星爺的電影,主角幾乎都沒有開懷大笑的。當你看懂了一部電影,你就會知道,這不是過度解讀,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大話西遊》剛上映,無人問津,待二次上映,才人氣火爆。
-
6 # 皮皮電影
很多人說,年少時看《大話西遊》,看著看著就笑了,長大時再看,看著看著卻哭了。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來娶我。”
初看《大話西遊》,紫霞仙子衣訣飄飄,擁有著最敢愛的心和最單純的期盼。紫霞和至尊寶的愛情,讓多少人淚目和感慨。
曾經至尊寶以為白晶晶才是他的精神寄託,白晶晶也認為至尊寶是愛著她的,可直到她走進他的內心,才發現原來紫霞早已住在了那裡。
為什麼笑?
《大話西遊》大量的採用了後現代手法,把傳統喜劇的神聖使命推到極致,這也是它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哭?
至尊寶——無奈的命運和無望的愛;紫霞仙子——猜中了的開頭卻猜不到的結局;
白晶晶——誰不曾愛過人渣?正是這三個愛情故事,撥開了你心中的迷霧。
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因為時間線太複雜,導致在電影上映之初很多人覺得片子的邏輯過於混亂,這也是為什麼《大話西遊》在1994年上映的時候票房不佳,而後卻在高校學生圈裡火了起來,最終風靡大江南北,成為經典!
而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無非是經得住歲月的蹉跎和洗禮,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只要一提起喜劇,《大話西遊》依舊首當其衝。
或許在現在看來,那時的笑點真是俗到不行,特效也是low到爆,但電影裡講的經典橋段人人都知道,這些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更可況在那個年代,劇情的顛覆以及演員的表演都是足以被人記住的。
現如今也不乏有很多大量產出且票房不低的喜劇,但大多都是在堆砌早已被講爛了的段子,沒有什麼記憶點,觀眾笑著笑著便也就忘了。
而反觀二十年前的喜劇,它們做到的是在創作段子,並且這些段子在今天依然流行!《大話西遊》使人在笑過之後還能忍不住流淚,說它是喜劇中的精品也不為過。
因為,它不可複製!哪怕是在這個特效厲害,拍電影也不缺錢的年代,依然無法超越!
回覆列表
小的時候總覺得它是喜劇,看不懂背後的意思,而如今重溫這個故事,我卻感覺它是精心製作富含哲理的,大話西遊中的愛情是殘忍的,看懂了它就看懂了愛情。放不開的還是放不開,但是你還是得轉身離開。結局 ,說人好像狗,人像狗一樣放棄人間的男女情愛,無慾無念去取經。好像生活一直在給你很多選擇但你卻沒得選擇。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一樣,總有一天你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