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莫扎特G大調絃樂小夜曲(K525)又稱《第13號小夜曲》,該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範,莫扎特於1787年8月24日在維也納完成,並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為絃樂合奏,後被改編為絃樂五重奏和絃樂四重奏,尤以絃樂四重奏最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G大調絃樂小夜曲,原有五個樂章,後第二樂章因故失傳,所以現存只有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Allegro) 快板,G大調,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鳴曲。第一主題開門見山,以活潑流暢的節奏和短促華麗的八分音符顫音,組成了歡樂的旋律,其中充滿了明朗的情緒色彩和青春氣息;隨後是輕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樂章(Romance) 行板,C大調,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樂開頭樂隊奏出簡易、動聽如歌的主題,旋律溫柔恬靜,猶如輕舟盪漾,充滿了綿綿情思。 第三樂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調,3/4拍,小步舞曲。本樂章主題節奏鮮明,旋律流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樂章(Rondo) 迴旋曲,G大調,快板,4/4拍,主題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麗,跳蕩著無憂無慮的情感,象徵著幸福完美的愛情。它在該樂章中共出現五次,每次都作了調性變化。最後仍重複這一主題,結束全曲。 D大調月下小夜曲,創作於1776年1月,當年莫扎特正好20歲。作曲家創作時,除了絃樂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從而讓整首作品聽起來飽滿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斷定這部作品是當年莫扎特為室內演奏特別寫下的,並且成為戶外小夜曲室內樂化的先聲和代表。K.239有著較為強烈的復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運用了“巴洛克大協奏曲”的結構元素,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全新的拓展。 樂曲由三個樂章構成。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的莊嚴進行曲,雄壯而威武,而主奏小提琴的旋律卻顯得柔美而充滿著調皮色彩,穿插其中與輝煌壯闊的大背景相映 成趣. 第二樂章是小步舞曲,複合三段體結構,音樂在平和中透出一份雅緻和輕鬆. 第三樂章是最令人著迷的,莫扎特在這首帶有鮮明民歌曲調的迴旋曲中,引入了類似歌劇宣敘調的表現手法,讓終曲顯得極富活力並充滿著 典雅和優美的古典主義風範。因為這首“月下小夜曲”在短小精乾的篇幅中,充分顯現出作曲家無窮的創作活力,音樂本身又無比動聽,因此 成為莫扎特流傳較為廣泛的絃樂小夜曲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應該是什麼樣的?以地球為參照需要增加或減少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