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月竹風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水中月”、“鏡中花”出自《紅樓夢》裡的《枉凝眉》。
原本一致認為水中月和鏡中花是指寶玉和黛玉。
周汝昌考證:閬苑仙葩是指湘雲,美玉無暇指黛玉。那麼水中月和鏡中花就是指湘雲和黛玉。
劉心武認為:水中月、鏡中花是指湘雲和妙玉。
潤楊還是贊同寶玉和黛玉的觀點。我們看看《枉凝眉》原文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有人說“閬苑仙葩”是花,不是草。黛玉是草沒錯,但是黛玉出生在花朝日,是百花仙子的生日,預示黛玉是百花之主。花草也可以連在一起。黛玉惜花、愛花、葬花。黛玉以花自詡,以花寓自己的生命。“閬苑仙葩”是黛玉無疑。
“美玉無暇”是寶玉,沒有爭議。
這兩個人所有的哀傷嗟嘆、所有的牽腸掛肚,都是徒勞的。寶玉和黛玉,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一個人的眼淚終有流盡的時候。
寶玉前世澆灌仙草,今生葬花。前世他救了仙草,今生黛玉為他流盡一生的眼淚而死。黛玉因他活,因他死,正是一個輪迴。
因此水中月,鏡中花是寶玉和黛玉無疑。
-
3 # 君箋雅侃紅樓
《枉凝眉》到底寫了誰?現在大家公認是寶黛愛情,我卻並不同意。我認為《枉凝眉》寫了六個除了寶釵黛玉之外和賈寶玉有關係的女孩子。而水中月和鏡中花是麝月和襲人。
我在最開始寫關於《紅樓夢》的文字時,第一篇就是《枉凝眉》的。那時候我就認為《枉凝眉》絕不可能是寫寶黛愛情。《枉凝眉》是“感懷一事”的曲子。主要描寫與賈寶玉有過關係卻有緣無分的女子。
關於水中月和鏡中花。我們先看看原文: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這是《枉凝眉》六個一個的最後兩個。其中分別寫了一月一花。這兩句完全不可能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林黛玉不是月,也不是花。賈寶玉房中有鏡子,元宵節也做了鏡子的謎語。可鏡子是照人的。無論照人還是照己都代表了虛幻一場。
鏡花水月出自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樑,一旦而摧。水月映象,無心去來。”
就表示曾經的一切都是看得摸不得一場虛幻。賈寶玉身邊誰是月?麝月是月。誰是花,花襲人是花。他們最後如何?賈寶玉在她們身上用了那麼多的心,卻在大觀園破滅後,心事都虛化了。雖說後面有好歹留著麝月,可也隨著賈寶玉出走而落得一場空。至於襲人在賈寶玉身上用了那麼多心思,最後嫁給了蔣玉菡。“堪嘆優伶有福,可憐公子無緣”。這二人之與賈寶玉,都是鏡花水月,虛幻一場。
不但他們,我認為一個是閬苑仙葩是史湘雲。一個是美玉無瑕是妙玉,一個枉自嗟呀是晴雯(滿屋子只有她磨牙),一個空勞牽掛(香菱或者平兒,無論是誰都是賈寶玉的嫂子,賈寶玉對她們的身世可憐都心生感嘆)。
關於水中月是麝月多說一點,晴雯的判詞第一句是“霽月難逢”,其中霽是晴雯,月我認為就是麝月。之所以在晴雯的判詞中提到麝月,因為晴雯被攆和麝月有關。晴雯撕扇子單單撕了麝月和賈寶玉的扇子。扇子通散。襲人不願意散。但這二人偏偏是她散的最主要人。而麝月公然又是一個襲人。襲人有過進言的行為卻沒有單指任何一個人。那麝月呢?王夫人只說襲人和麝月看著好?她為何只說這二人?霽月難逢明顯表明二人難共存的意思。
-
4 # 清心一棧
記得宋代詞人黃庭堅的《沁園春》詞裡有句:“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鏡中花,水中月指☞的是虛幻不現實的。
個人認為水中月指的是林黛玉,鏡中花就是賈寶玉。
看看【紅樓夢】裡枉凝眉的判詞——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須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閬苑仙葩,黛玉是靈河岸的絳珠仙草沒錯,她同時也是芙蓉花。
美玉無瑕,神瑛侍者幻化人形。寶玉從孃胎含玉出來,不功利,嚮往自由。沒有被封建社會汙染。美玉無瑕當之無愧。
水中月,誰能寫出“冷月葬花魂”?一輩子淚水不停的只有黛玉。絳珠草還淚。
鏡中花,絳洞花王賈寶玉,他房間床頭的一面大鏡子,劉姥姥還照過呢
-
5 # 毛毛91287
枉凝眉整首的詞義,應該說的是寶玉和黛玉!寶玉是水中月!黛玉是鏡中花!暗指他們沒有姻緣!愛情只能是悲劇收場!
-
6 # 棲鴻看紅樓
想知道指的是誰,先要知道這兩句話是什麼含義。
這句話出自警幻仙子十二支曲的第三支《枉凝眉》。全曲有六個“一個”。起首是“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這兩句容易理解,黛玉是絳珠仙草,寶玉是神瑛侍者,又是女媧補天所剩的那塊石頭--人與玉,本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後面是四個“一個”:枉自嗟呀、空勞牽掛、水中月、鏡中花。這些都表現一種求而不得的感情。而在整部作品中,求而不得的感情,其實是很多的。
從寶釵對寶玉的一點綺思,到妙玉對寶玉的默默情愫,到晴雯對寶玉的寧死不離,到襲人在寶玉身上寄託的“爭榮誇耀”的理想,到小紅對寶玉的“妄想痴心”,至於寶玉對女孩子們的“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全都是求而不得的感情。
但是落實到這首曲中,“想眼中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不斷流淚、流到眼淚越來越少、最終淚盡的,只有黛玉一個人。而黛玉的眼淚,主要是為寶玉而流(不能說全部,她也有思念父母落淚的時候)。
所以這首曲,說的是寶黛的悲劇愛情。至於非要分清哪一個是月,誰人是花,就太穿鑿了。
回覆列表
水中月,鏡中花,原出於宋代黃庭堅的《沁園春》詞:“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後來人們就用鏡花水月指虛幻的,難以得到的,不現實的景象和事物。
《說岳全傳》:“眾僧道: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當然,僧人們談的是為人在世很空,很虛幻而已。
在《紅樓夢》第五回,《紅樓夢曲.枉凝眉》裡,“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實際上就是指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過於深求反而會陷在雲裡霧裡了。黛玉不能是花?閬苑是仙界,而黛玉正是來自於靈河岸上三生石畔。而寶釵和湘雲也沒說是來自於仙界。至於美玉無瑕,除了寶玉,還有誰?“想眼中還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黛玉淚盡而逝。黛玉用淚水報答了知己之愛,寶黛愛情結果到最後只是水中月鏡中花,《紅樓夢》譜寫了人間悲劇,幾百年來,又贏得了多少少男少女的眼淚呢!(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