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98172305071
-
2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茄子,古時又稱落蘇、草鱉甲等。落蘇,亦作酪酥,因茄子的味道似酥酪而得名。古人曾用幹茄治瘧疾,稱茄為草鱉甲,因鱉甲亦能治寒熱之故,可見茄子自古便與醫藥結緣。
中醫認為茄子性味古寒,有散血瘀、消腫止疼、治療寒熱、祛風通絡和止血等功效。歷代流傳有不少經驗便方,如①內痔或大便出血:用鮮茄子1-2個,洗淨置碗中,加油鹽少許,隔水蒸熟服食;或經霜茄連蒂,煅成發研末,每次3克,溫水沖服,日2次。②雀斑、汗斑:面部雀斑和身上汗斑,清潔患部後,用白茄子搗爛取汁塗抹,每日2-3次;將茄子切開,以切口蘸硫磺粉搽汗斑,也有顯效。③口腔炎:用霜後茄蒂燒灰研末,加蜜調敷之。④乳頭皸裂:用秋後經霜老茄子,燒炭存性,研末,用香油調敷。
另據科學家研究,茄子還是癌症的剋星。印度藥理學家已從茄科植物中成功地提取出一種龍葵素,用來治療胃癌、唇癌、子宮頸癌等症。一些接受化療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出現發熱時,也可用茄子作輔助治療食物。
它是沒有害處
至少我現在沒聽過也沒有看過茄子對人體有害處
果蔬顏色的不同總暗示獨特的營養。茄子是少有的紫色蔬菜,營養價值也是獨一無二。它含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
特別是茄子皮中含較多的維生素P,其主要成分是芸香甙及兒茶素、橙皮甙等。經常連皮一起吃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老年斑等有一定功效。
保護心血管、降血壓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還可增強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對防止小血管破裂出血有一定作用。
降低膽固醇茄子含有葫蘆巴鹼及膽鹼,在小腸內能與過多膽固醇結合,排出體外,以保身體血液迴圈正常。巴西科學家用肥胖兔子做試驗,結果食用茄子汁一組的兔子比沒有食用茄子汁的兔子的體內膽固醇含量下降10%。美國一家雜誌在介紹《降低膽固醇12法》一文中,把食用茄子排在了首位。因此,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咯血、紫癜、壞血病等患者,常食茄子大有裨益。
抗腫瘤動物實驗證明,茄子能抑制消化道腫瘤的增殖。是因為茄子中含有豐富的龍葵鹼,它對小鼠H22腹水型癌細胞抑制率為87.4%,具有較高抗癌作用。有資料顯示,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希臘與克利特島,當地居民常年大量食用茄科蔬菜(包括茄子,西紅柿和辣椒),那裡心臟病與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其他國家。
茄子有這麼多好處,吃茄子的方法也有很多。但多數吃法烹調溫度較高、時間較長,不僅油膩,營養損失也很大。煎炸茄子維生素損失量可達50%以上。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拌茄泥是最健康的。
首先茄子削去蒂部,並去皮。
切成大片,放在蒸鍋裡,上氣蒸20-30分鐘。
用筷子輕輕插進茄子裡,如果能夠很輕鬆插透的話,茄子就蒸好了。蒸好的茄子會出很多水,要儘量倒乾淨,撕成條碼放在盤裡。
做一碗麻醬汁,裡面放適量的生抽,鹽,味精,用清水把麻醬解開,將做好的麻醬汁均勻的撒在蒸好的茄條上並擠上蒜泥。
點上香油,撒上香菜段,吃的時候拌勻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