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24129450890

    最早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傳言源於它的成分:穀氨酸鈉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在 1908 年由日本人發現的,雖然現在味精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細菌發酵,但是半個世紀前,也有過透過工廠直接合成生產的經歷。

    於是乎,味精就成了:

    然而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

    無論是美國的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1959 年),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1987 年),或者是歐盟食品科學委員(1991 年)等各類組織,經過多次實驗研究,都吧味精在食品分類中歸為安全類。

    也就是說:並沒有證據顯示,味精對人體健康有危害。

    所以,「味精是否有害健康」這個話題再次說明一點:驗證食品是否安全,要看科學的檢驗結果,而不是單單依靠是否「天然」「綠色」來判斷。

    畢竟:

    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第二個傳言據說是:加熱後的味精會致癌

    理由是穀氨酸鈉在加熱到 120 攝氏度時,會產生焦穀氨酸鈉,換句話說就是炒菜時放味精,溫度如果高了,味精就變成焦穀氨酸鈉。

    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加熱會化學反應誒!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焦穀氨酸鈉它並不致癌啊,你不能看它是化學反應生成的,就給它扣上致癌的帽子。要知道很多化妝品營養品裡都有這個成分。

    所以這個「味精加熱後有害」的傳言也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穀氨酸鈉加熱變成焦穀氨酸鈉後,「鮮味」會消失,等於味精最大的功能 --- 提鮮的作用就沒了,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做菜時放味精還是建議:

    至於其他什麼「吃了味精會掉頭髮」這樣的傳言,好好吃味精吧,如果你真的吃了味精會掉頭髮,那不吃,頭髮也會掉的。

    說道味精,就不能不提及一下雞精。

    無論雞精廣告裡出現了多少隻雞,但雞精真的不是雞做的。

    它是一種複合調味料,主要成分跟味精一樣,還是穀氨酸鈉。之所以有「雞味」,是因為它還會加入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味道比味精更豐富。當然,一些高品質的雞精會加入雞肉粉或其他肉類提取物,但量的多少,就看廠家(和價格)了。

    但無論怎麼新增,雞精的主要成分和味精一樣都是穀氨酸鈉。

    所以雞精和味精本質一樣,不存在孰好孰壞的區別。

    任何食品的攝入都要注意一個量的問題。

    雖然質量合格的味精和雞精並不會危害人的健康,但是穀氨酸鈉還是含有鈉的。

    對的,就是和食鹽中的鈉一樣。

    華人的飲食結構一直是鹽攝入過多,這導致鈉也攝入過多,帶來很多健康問題。

    也就是說味精雞精無害,但是做菜時放的量還是需要控制好。

    所以看了這個回答以後,你們千萬不要見人就說:

    丁香醫生說了味精無害,隨便吃吧!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關注它,「育兒知識大禮包」免費拿~原價169元,只需2步,0元領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甘油三酯高可以喝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