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4386860247

    出自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菜根譚》,這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意思是:夜瀾人靜聽到遠遠傳來嘹亮的鐘聲,可以清醒人們虛妄中的夢幻;從清澈的潭水中觀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發現我們肉身以外的靈性。

    比喻人生就是一場大夢,一切吉凶禍福更是夢中之夢,由此可悟出一切事物皆虛幻。

    節選原文:

    釣水,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弈棋,清戲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徹,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絃琴,不知彈無絃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

    譯文:

    釣魚本是一件悠閒的事,可是釣魚的人卻手握生殺大權;下棋本是一種高雅的娛樂活動,但是在這種娛樂中卻存在戰爭心理。可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才多藝不如無才更有利於保全純真的天性。

    夜瀾人靜聽到遠遠傳來嘹亮的鐘聲,可以清醒人們虛妄中的夢幻;從清澈的潭水中觀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發現我們肉身以外的靈性。

    鳥的語言和蟲的鳴聲我們雖然聽不懂,但卻是表達它們的感情的方法;花的豔麗和草的青蔥我們固然都能看到,但是其中還蘊藏著大自然的奧妙文章。所以我們讀書研究學問的人必須使靈智清明透澈,必須使胸懷光明磊落,如此跟事物接觸,才能收到豁然領悟之效。

    人們只懂得解釋和閱讀有文字的書,卻不懂得闡明和研究大自然中的無字書;人們只知道彈奏普通有絃琴,卻不知道欣賞大自然無絃琴的美妙琴音。也就是隻知道運用有形跡的事物,而不懂領悟無形的神韻,這種庸俗的人又如何能理解音樂和學問的真趣呢?

    擴充套件資料

    人類的壽命不過數十寒暑,跟宇宙的悠久歲月實在不能相比,所以唐代詩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有“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感嘆。(意思是天地是萬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來時間的過客,死生的差異,就好像夢與醒的不同,紛紜變換,不可究詰,得到的歡樂,又能有多少呢!)

    在這悠久無限的宇宙空間,人的一生活動期限不過幾十年的壽命,如夢一般很快的過去。在這如夢的一生當中,一切吉凶禍福哭笑歌泣,為種種事物實在可算是夢裡的夢。

    在日間裡,為種種的事情所逼迫而奔走勞碌,不起什麼思考,等到夜靜人寂、萬籟俱靜的時候,聽見了遠寺的鐘聲鏗然作響,此時恍如大夢初醒,覺此身所作所為,真知夢中的夢。

    有的人,在人生苦短的感嘆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春宵苦短日高起。有的人則有志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做出一番事業。對於一個人來講,靜夜悟道,月夜觀影,萬籟俱寂中忽然傳來悠揚的鐘聲,可能豁然頓悟。心靜之中,許多苦思冥想的東西可能會一下子徹悟,靈感被觸發,而看清本我。

    《菜根譚》提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尤其注意從社會文化心態的調整角度出發,圓心闡述,可謂卓具識見,中國歷史上產生過眾多的思想流派,在這些流派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社會文化心態的規範,但是,社會幾乎全不理會這些道德,自行其是,弱肉強食,男盜女娼,層出不窮,愈演愈烈。

    洪應明所藉助的社會文化心態重構的有力武器,是人的生存意識。

    洪氏將生死問題作為價值參照,單刀直入,一針見血,希望使人們將一切所作所為都放在鬼門關上進行比量、考究,然後識別孰輕孰重,孰取孰予,從而使人們自覺改變思維定勢,價值取向,心理狀態,行為方式,從個體到集體,最後重構整個國家與民族的社會文化心態,使之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菜根譚》這本書不僅是個人修養的箴言,實在是社會病態的藥石。傅連璋在序言中也直截了當地提示這一看法。傅氏一醫家,治身病有術,治國無方,其得《菜根譚》,直認作治世良方,救國藥石,故捐養病之資,藉為播道之助,刊行分發,以利於世。由此,也可見洪氏之書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之城有什麼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