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經
-
2 # 跟著老夏吃遍南京
中國四大菜系分別是魯菜、粵菜、蘇菜和川菜。
目前人們熱議的淮揚菜只是蘇菜系即江蘇菜系中的一個分支。大家可以參看江蘇省烹飪協會,江蘇省飲食服務公司編撰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國名菜譜——四大菜系》一書。
-
3 # 揚州夢
江蘇內部處了淮揚菜,還有金陵菜、蘇錫菜、徐海菜。現在網路上某撮文化掠奪者算計鳩佔鵲巢,以一個聞所未聞的“蘇菜”來取代“淮揚菜”,利用江蘇與蘇州的蘇字大作文章!
淮揚菜的成型經歷了從隋代開始的1500多年。宋代歐陽公揚州平山堂的太守宴,清代曹寅揚州的滿漢全席,現代周恩來北京飯店開國第一宴……淮揚菜在各個時期都大放異彩!
揚州三把刀包含廚刀,淮揚菜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物產豐富,帝王駐蹕,鹽商奢靡,名士總結……而揚州淮揚菜的溫床沃土,那些覬覦的地區怕是沒法再炮製胡編的了吧?
民間俗語:吃在揚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江淮之間的魚米之鄉、交通樞紐——揚州飽受戰亂,皇室多次南巡、南渡,給揚州帶來了飲食烹飪技藝的南北交流。
在揚州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各種遠古炊器、食器和食材化石。商周時期的鼎、鬲。戰國的漆盤、漆杯。漢代的陶壺、瓷罐……
唐代李隆基在長安望春樓檢閱天下漕運,感嘆揚州廣陵郡船進貢食品名目浩繁。明代朱元璋喜食揚州菜餚,設立揚州都督府,欽命揚廚專司內膳。清代康乾六下江南就不囉了……
淮揚菜的紅樓宴、三頭宴、揚州炒飯、文思豆腐……哪個不是大名鼎鼎?很多外華人都是透過吃才瞭解的揚州,揚州憑藉吃,走出國門,成為經濟普通卻聲名遠播的中國城市!
對於揚州的淮揚菜,百十位作家、美食家筆耕不綴:袁枚、曹聚仁、朱自清、梁實秋……汗牛充棟:《隨園食單》《調鼎集》《紅樓夢》《野菜譜》《揚州畫舫錄》……歷代詩歌等文學作品也有描繪。
明代萬曆年間《揚州府志》:“揚州飲食華奢,市肆百品,誇視江表。”清代康熙年間《揚州府志》:“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揚州為最。”清代《淮安府志》:“飲食器具,備求工巧……驕奢淫逸,相習成風,各處鹽商皆然,而淮揚尤甚。”……
本來不想回答這種沒有意義的問題了,但是出於保衛揚州的文化遺產,以及打擊網路對揚州的不當造謠言論的目的,所以多說兩句。祖宗留下的遺產外人休想染指!
揚州人,老鄉在介紹四大菜系時為了“形式對稱之美”或許會用揚字,但遇見外賊,兄弟齊心,地域黑挑撥揚州與淮安孰先孰後,揚州人不會上當。
必要時揚州可以犧牲,以淮為簡稱,至少淮、揚二地都對淮揚菜有過傑出貢獻,和蘇字沒有半毛錢關係。其他圖謀趁火打劫、分一杯羹的地區也不可能得逞!
-
4 # 退休教師辰鋼
中國四大菜系應是魯、川、徽、粵。由川菜衍生湘菜,由粵菜衍生潮州菜客家菜,由徽菜衍生淮揚菜杭幫菜海幫菜。早年沒有明確菜系名稱,明清起隨著商貿之旅而在京津開設大中型酒館飯店的多了,人們便按地域分了菜系。
-
5 # 者也論道
普遍認可的說法是“魯粵蘇川”。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
魯菜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魯兩國。
川菜則可以溯源到秦漢時期的四川盆地。
粵菜甚至可以從南越王墓裡的食物殘渣找到源頭。
實際上,大家爭論不休的餐飲派系之分,真正始於改革開放後的餐飲業大發展時期。
從那時起,人們的口腹之慾得到認可,而且餐飲不僅承擔著招待客人,同時也有向外界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任。一開始的四大菜系,由於歷史悠久,傳播廣泛,認可度較高。
但評選菜系關乎到地方文化自尊,甚至直接與經濟利益相關。
各種明目的菜系評判漸漸都出來了。
但怎麼分析都不重要,重要的好吃就好。
-
6 # lee68_hz
四大菜系是在清代形成,魯、粵、淮揚、川。 蘇菜是八大菜系時提出,是民國初年,浙、徽、湘、閩形成,八大菜系被稱之為魯、粵、川、蘇、浙、徽、湘、閩。 先有四大菜系→後發展成八大菜系,蘇菜、浙菜、徽菜全部從淮揚菜細分發展而來!
-
7 # 承諾的繁忙2
中國四大菜系是指川菜,魯菜,粵菜,淮揚菜。
簡介:
川菜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也叫四川菜。以其麻辣味聞名於海外,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美譽。常見味型有魚香味、五香味、怪味、麻辣味、酸辣味;著名的菜餚為: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回鍋肉、開水白菜、一品熊掌、怪味雞塊、 麻婆豆腐、 乾燒巖鯉等。
魯菜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也稱山東菜。魯菜居各大菜系之首,是各大菜系的基礎。魯菜在烹製海鮮上有獨到之處, 尤其對海珍和小海味的烹製,堪稱一絕。代表有:蔥燒海參、燴烏魚蛋、蟹黃魚翅、德州扒雞、奶湯核桃肉等。
淮揚菜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注重刀工,講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主要菜品有獅子頭、軟兜長魚、拆燴鰱魚頭、水晶餚肉、文思豆腐、三套鴨、燙乾絲、以及文樓湯包、揚州炒飯等。淮揚菜以烹製山野海味而聞名。
粵菜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包括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以廣州菜為代表。粵菜調料獨特,常見的有蠔油、 汁、魚露、珠油、糖醋、西汁等。粵菜的代表菜有:三蛇龍虎會、龍虎鳳蛇羹、 油包鮮蝦仁、八寶鮮蓮八寶盅、蠔油鮮菇、瓦掌山瑞、脆皮乳豬等。
回覆列表
食味者是行家,知味者是專家。
中華美食遍佈全國,在清朝初期根據地理,歷史,氣候,物產,飲食習慣,烹飪技巧分化為四大菜系!分別為魯菜,粵菜,川菜,蘇菜(淮揚菜)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總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調技法的框架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偷師百家,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粵菜,又稱“潮粵菜”,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發展而成,三大菜系型別各異,其中廣州菜和東江菜近似。 粵菜因其選料嚴格、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養生保健等特點而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