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霍大勝

    題主之意,應該是指:“無心”去做,並不是真的“無心,”而是指不“刻意為之。”當一個人達到與善良合為一體,他的所有自然而然的行為都是好的,這就是“無心”即善的境界。

    這就好比是一位高明的古董鑑賞家,一眼就可以看出真偽,根本不需要拿著各種儀器不停地研究分析一樣的道理。

    這種境界,儒家有,道家也有,佛家也有。

    儒家孔子的“隨心所欲不逾矩”就是這個道理。我可以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合法的,道德的,都是“善。”我做任何事之前,已經不需要用主觀意識的這個“心”先去做出辨別!

    道家莊子的“坐忘”也是這個道理。這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思考,無用之用,無慾於無慾,已經忘了“忘。”

    六祖慧能聽到《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後開悟。做一件事,即便是善事,倘若有“心”而做,就是“住心,”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一旦有了主觀意識,受到“心”的影響,修行就很難更進一步了。

    那麼應該怎樣呢?一花一世界,心即宇宙,宇宙即心。心在哪裡?無處安在,而又無處不在;在又不在,來又未來,似去未來,似來未去,這種境界,就叫做“如來。”

  • 2 # 宇蟬

    有,佛佗,儒學,道教三學無心大乘,有心小乘。凡善普者眾樂,折桂者氣息,度往擇進,絕紅塵淨身卓念,盡績業殊勝不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2018年4月4日KPL春季賽qghappy與ytg的比賽,qghappy用song替換alan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