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域拒止
-
2 # 平凡氣息
本來能打下來的英國馬上沒飛機了,結果希特勒腦袋抽風開始打蘇聯,這還是美帝援助英國的情況下,如果當時的德國再堅持一年英國就點回到大陸軍時代了,沒船,沒飛機。
-
3 # 觀察哨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些異議。德國是相當重視空軍的,至少從戈林元帥的位高權重,就能證明德國是重視空軍。但是,德國並沒有發展戰略轟炸機,這是德華人的戰略短視,同樣也與德華人的戰略選擇有關。畢竟,希特勒的德國,最大的野心不是去佔領英國或美國,而是消滅蘇聯。所以,在飛機的選擇上,德華人更重視前線轟戰機,而非戰略轟炸機。當然,這也是德國對於資源的有效利用導致的。德國雖然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國,但是卻並非資源大國,尤其是曾經佔據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在一戰之後又被法華人奪回。
拋開這些問題,那麼我們看看如果德國打下法國之前大力發展空軍能否打下英國這個問題。
如果按部就班的制定一個軍種的發展計劃,那麼戰爭會何時才能展開呢?要知道,德國海軍也曾經制定了宏偉的發展目標,但是德華人的“Z計劃”需要到了1948年才能實現。如果德國空軍也制定了相同的發展計劃,那麼德華人發動戰爭的時間將會大大推遲。這估計是希特勒等人所不能容忍的。如果希特勒等人真有耐心發展空軍,其實在打下法國之後,在控制了法國的各種戰爭資源之後同樣可以進行。不過德華人根本沒有耐心等待。
當然,美國也好,英國也好,乃至法國這些西方國家是否會給德國足夠的時間去發展空軍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會。比如當年德華人在進行核武器研製時,即便是盟軍在各個戰場上損失慘重,狼狽不堪的階段,英華人也將其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破壞了德華人的重水工廠。所以,德國如果發展戰略轟炸機,很有可能會引發盟國孤注一擲的進行破壞。
另外,東方的蘇聯也不會給德華人發展的機會。雖然,雙方在1939年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蘇聯對於德國的備戰卻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於東歐和南歐斯拉夫人的聚集區一刻也沒有停止侵略。如果給德華人研製戰略轟戰機的時間,那麼羅馬尼亞的油田則可能被蘇聯奪取。到時候,德國發動戰爭的“血液”,將會控制在蘇聯人的手中。這將是德華人所不能忍受的。
當然,還有一個非技術性問題。那就是,德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並不得人心。隨著戰爭的展開,將會陷入各種泥潭之中。所以,即便是擁有最強大的武器,也不能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所以,是否給德華人時間,並不是德華人一方能決定的。
-
4 # 前沿陣地
其實題目中恰好說反了,二戰前德國可是大力發展空軍的,只是其戰術思想是以戰術轟炸攻擊為主,並沒有重視戰略轟炸這種理論。
二戰之前,德國一直很重視空軍的發展,比如納粹黨的重要人物戈林就是德國空軍總司令,同時,德國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發展空軍。比如建立了很多航空俱樂部,訓練飛行人才。透過和蘇聯的各種交流,發展德國自己的航空工業等等。、
而二戰之前,德國空軍的規模上已經有了巨大的起色,畢竟一戰戰敗後德國空軍基本被摧毀殆盡,所以納粹德國的空軍幾乎是從零開始的。德國研製了包括JU87、Me109.Do17等等飛機,這在30年代末算是很不錯的戰機了。
德國之所以重視戰術攻擊,主要是在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空軍嚐到了戰術攻擊的甜頭,自然就放棄了十分需要實力的戰略轟炸理論。而如果德國在開戰前就信奉戰略轟炸理論,其依然打不下英國。
首先就是德國航空工業雖然比較強,但是戰略轟炸機其很難研製出來,其後來研發的HE177就問題百出,更何況開戰之前的德國呢。同時,德國進攻不列顛失敗主要就是損失過大,而德國的航空工業和飛行員訓練體系很難支撐住德國在英國的消耗。所以,德國依然難以打下英國。
回覆列表
答案是,根本沒有任何可能,就算德軍全面發展空軍,也不可能打贏英國,這是因為德軍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差英國差的太遠,德軍戰鬥機和轟炸機技術差英國差的太遠,而且德軍的油料也嚴重不足,根本無法支撐戰略轟炸。因此德軍就算全力發展空軍,也無法打下英國。
之所以很多人會有德軍空軍能夠打贏英國皇家空軍,進而取得英吉利海峽制空權從而登陸英國的錯覺,主要還是英國皇家空軍和德軍的交手太過於激烈,德軍也多次將炸彈扔到了英國頭上。但是德國的空軍實力和英國皇家空軍相比,差的真的是太遠太遠,無論是戰略轟炸實力還是戰鬥機的實力。
之所以說他們差的太遠,首先就是戰術上的差距。為了防禦德軍登陸,英軍的道丁中將將皇家空軍最精銳的一半飛行員全部塞到蘇格蘭做預備隊。即使前方不列顛空戰打的再激烈,也不讓他們參戰。要知道,這些飛行員駕駛的可都是最先進的噴火式戰鬥機,而不是不列顛空戰前線那不中用的颶風。這意味著,德國空軍對抗的,其實只是不到三分之一個皇家空軍。打三分之一個皇家空軍尚且吃力,怎麼可能對上全部皇家空軍還有優勢?
其次,德軍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實在是差的英國太遠。早在1937年,英國就做出了功率達到1500馬力的活塞發動機,到1940年2000馬力的航空發動機都以及服役了。而德軍呢,BF109在1940年用的還是1300馬力的發動機,至於2000馬力的發動機,那得等到1944年之後。這意味著,英軍可以大量裝備像“蘭斯洛特”這樣的載彈達到6-9噸的大型戰略轟炸機,而德軍只能用HE112這種載彈量不超過3噸的轟炸機湊合。雙方的戰略轟炸能力都不在一個檔次,如何打下英國?
最後,德軍的油料其實遠遠不足。在法國戰役期間,德軍的油料就已經供應不上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敦刻爾克戰役裡,古德里安的A集團軍逡巡不前的核心原因。一個沒有油料的集團軍,拿什麼進攻?
所以,就算二戰德軍重視戰略轟炸,也不能打下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