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月十五出美女

    清法戰爭的時候馮子材70加啊,等到甲午~~~~~~這也不是武俠世界唉,滿頭白髮就看著好厲害的樣子,真要去,還不知道是扶著去,抬著去,甚至飄著去啊

  • 2 # 觀察哨

    甲午戰爭,啟用老將馮子材,那幾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究其原因,中法戰爭時期是188年到1885年(宣戰是1884年),當時馮子材已經已經是年近七旬的老將了。而甲午戰爭是1894年爆發的,當時馮子材已經年近8旬,讓一個8旬的老將出兵打仗,除了增加一份悲壯似乎根本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當然,拋開年齡問題,就算是馮子材正值壯年他也不會得到重用。要知道,連淮軍名將劉銘傳都拒絕出山,其中緣由並非是這些將領不愛國或者沒有能力,更涉及到各種派系鬥爭。其實,早在中法戰爭時期,主持抗法的是李鴻章的親信廣西巡撫兼關外軍務督辦潘鼎新。不過這位潘達人根本不信任馮子材,雖然此時的馮子材已經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推薦,正在主持高、廉、雷、瓊4府25州縣的團練,並且招募了18個營9000餘人。直到,潘鼎新戰敗,新的署理廣西巡撫李秉衡才推薦馮子材作為前敵主帥,終於創造了鎮南關大捷。

    這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馮子材其實湘軍旁系,在淮軍體系呢內根本不會受到重視。不然,以馮子材在廣西擔任提到近20年,與越南有過多次交手和交往的資歷,潘鼎新怎麼會對他不聞不問。所以,如果馮子材如果去指揮甲午戰爭,首先面臨的就是無法有效行使指揮權的問題。要知道,當年鎮壓捻軍之時,曾國藩尚且無法指揮淮軍,何況一個湘軍的旁系,威名和資歷都不如曾國藩的馮子材。

    其次,就是近代戰爭馮子材是否適應。中法戰爭之時,法國殖民者其實面臨這嚴重的國內國際經濟壓力,所以對於遠東的戰爭其實並不能傾盡全力。此時的法軍面臨著兵力不足,補給不足的綜合問題。所以馮子材能夠集中優勢兵力,以逸待勞,一鼓而破之的,但是斬殺的有生力量卻有限。到了甲午戰爭時期,由於清廷缺乏近代武裝的軍隊,所仰仗者不過4萬多淮軍,以及一些剛剛使用了洋槍洋炮的練軍,而且這些軍隊大多還是很多省的駐防軍主力。所以,形成的問題是,清軍人數重量雖多,但是擁有近代作戰能力的軍隊有限,投入作戰的兵力則更加有限。形成的局面就是,在各個戰場,清軍都處於兵力的劣勢。這種戰爭,估計馮子材是駕馭不了的。

    所以,別說馮子材年齡大了無法參戰,即便參戰也有派系鬥爭和是否適應新的戰爭形式等一系列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itHub中文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