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靠譜青年o
-
2 #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確實是很奢侈。《亮劍》裡對山崎大隊的戰鬥時間設定是1940年。我們先看一下這一年第18集團軍(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八路軍)軍工部統計的生產情況。
如表中所示,1940年八路軍共生產步槍3360支,手榴彈74161顆,子彈122032發,看上去能供得起李雲龍3600顆手榴彈打山崎大隊。
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八路軍一年生產的全部彈藥,是要分攤到幾十萬人頭上的。李雲龍一個千餘人的團一場戰鬥就打了3600顆,確實是相當相當奢侈了。
-
3 # 優己
本身就是非常奢侈的事。當時的八路軍平均每個人的子彈數是2.7發。也就是說,按著平常的部隊大約是1200人左右,整個團的子彈總數也就3240發而已,連子彈數都沒有3600發,更不要說手榴彈數量了,這也是抗日戰場仗難打的主因,因為沒物資。所以呢,李雲龍想要在戰場上籌集3600顆手榴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於說李家坡之戰,在歷史上是有對應的真實案例,那就是關家堖戰役。在這場戰役裡整個八路軍投入的不止一個戰鬥團,而是三個戰鬥師,這時候就不止是3600顆手榴彈了,當時還投入了所有的野戰炮,幾乎所有的能動用的武裝力量全部放上去了,但是呢,仍然不能打下來。一個是因為地形太坑,另外一個是因為日軍有航空兵,日軍的零式戰機滯空時間非常長,這玩意兒經常盤旋在上空,用航炮跟機槍掃射我軍進攻部隊,給我軍戰鬥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而且對我方重武器的使用造成很大威脅,我軍進攻一直被壓制著,而日軍的援軍又不斷增援過來,最後不得不放棄進攻。
-
4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有炮誰用手榴彈做主攻爆炸武器!??況且還是劣質品做的手榴彈,和標準手榴彈威力完全不同,火力恐懼症啊困擾我軍幾十年,當年挖土刨坑不就是沒炮嘛,如果有105榴彈炮,哪怕是迫擊炮隨便嘍,小鬼子也不會那麼肆無忌憚入侵中國哦,我們就是太窮太落後了
-
5 # 馮才祥
有手榴彈已經不錯了。因為使用黑火藥以及鋼鐵用量不合理,手榴彈的威力不強大隻能炸傷或者阻擊敵人一下。亮劍的作者沒有軍事理論和實踐經驗只能用文字來戰勝敵人,用公式化或者歷史記載來說明勝利的結果。誤導人民群眾的思想和思念。看看聽聽可以不是真正的抗戰實情回憶。真正的關家惱戰鬥山崎支隊的戰鬥我軍傷亡慘重死二千人傷四千人之多最後敵人還是全身還退。
-
6 # 兵說
抗戰初期,八路軍的裝備可謂是雜七雜八,就拿輕武器來說,很多士兵用的都是長矛、土槍等,要是繳獲了敵人的三八大蓋,估計得樂上好些天,至於其他的支援武器更是少的可憐,投擲武器都是土製的炸彈,能用上土製手榴彈已經算很不錯了。
就拿120師來說,雖然總兵力有1.4萬人,但是步槍僅四千餘支。到了1940年,八路軍已經發展到了近四十萬人,而步槍卻不足十萬支,輕重機槍加起來還不到千挺,更要命的是彈藥無比奇缺,子彈平均每槍分不到20發,手榴彈更是少得可憐。百團大戰時一個團花了七千多顆子彈,為此還捱了彭老總的一頓訓。就這些武器裝備,比起日軍那可就差遠了,這也可見中國軍民在敵後抗戰是多麼的不易!
前線彈藥耗損速度如此之快,光靠繳獲敵人的武器根本就無法滿足部隊的需求,這就不得不提及八路軍的兵工廠了。早在1938年八路軍就依靠後方的幾個小兵工廠起家,在1940年中居然造出了七萬多顆手榴彈,但是面對四十萬人的部隊,還是滿足不了需求。從1937年至1945年,我軍後方的兵工廠總共生產出了手榴彈四百多萬顆,所以一名作戰的八路軍能領到兩顆手榴彈已經非常不錯了。
《亮劍》的李家坡之戰的原型,其實就是1940年秋的“關家堖”戰鬥,但獨立團拿3600顆手榴彈投入戰鬥這是虛構的,而獨立團一千多人的部隊,一仗下來就用了那麼多手榴彈就有些奢侈了,但是殲滅了這支插入我部腹地的山崎大隊,還是非常值得的。
-
7 # 陳生富4
兩軍作戰 ,重要的是根據情報兩軍態勢和佈置才能制定作戰方案敵軍佈置的作戰意圖,在軍事地形圖上 才能看的出,地形圖一定要準確, 五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不等,堅守陣地 都要把周邊地形情況搞清楚指揮官都要親自到前線瞭解戰況,戰況變佈置就要變,敵情,我情,地情,軍情,天情,這就是我們老一輩革命軍事家劉伯承元帥在長期 的作戰中常講的,用兵作戰的,五形術吧?
-
8 # 不正經的軍棍
細看看小說的話,在小說裡面這還真就是個奢侈仗,山崎大隊也就幾百人,3600顆手榴彈的覆蓋式轟炸,的確很奢侈,且不說八路有沒有那麼多手榴彈,就那麼兩分鐘扔出去3600顆,國軍也是割肉一般疼了。我們看下這個李家坡戰鬥,這個陣仗有多大,這其實是亮劍原著第一章。戰鬥一打響,盯著李家坡的日軍有:參謀長板垣徵四郎、中國派遣軍司令西尾壽造、駐山西第一軍司令筱冢義男、華北派遣軍司令多田俊。負責增援的日軍有第36師團、第9旅團、第4旅團,規模是非常大。八路這邊呢,總部下達死命令,要滅了山崎大隊。而小說裡還講的是,華北的八路軍也都擺開陣勢,要和日軍決戰,雙方指揮官都盯著這個小山頭呢,這場仗,涉及到的規模大,八路各部和鬼子增援部隊一直在打,而李家坡只是這場仗的中心。
再看李雲龍,這小子把師屬炮兵營都給借來了,八路軍總部對他的重視程度,可以從這點直接看到了。那麼,3600顆手榴彈,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這3600顆手榴彈,李雲龍是從後勤部長張萬和那裡黑來的。
其實這仗是在1940年,當年八路軍軍工廠手榴彈總產量才七萬多顆,1940年已經有幾十萬人了,分攤下來,這七萬多個怕是壓根不夠用。李雲龍一個團,一千多人就有3600顆,已經是極度奢侈了。這一仗呢,八路軍總部對此支援非常大,戰略意義大,日軍目的是圍剿八路軍主力,李雲龍這一仗,奢侈就奢侈一點吧。
-
9 # Anop
那時候我們的兵工廠就是能夠生產手榴彈,看了吳運鐸小說,就知道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的難度,沒有電要用驢拉磨帶動車床轉動,對前方送回來殘破武器只能用銼刀修理,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生產手榴彈相對容易得多。但是開始“邊區造”手榴彈質量不好,有時候爆炸兩半,後來逐步改進質量才得以保證。所以李雲龍集中全團3600顆手榴彈不足為奇,也不浪費,消滅敵人是第一位的。
-
10 # 邊緣慢漫遊
全團一千多號人總共三千六百顆手榴彈並不奢侈。也就一人三顆嘛!要說奢侈,其中的二十箱,還是李雲龍利用老鄉老戰友關係從後勤部張部長那裡多要的。
八路軍初期武器彈藥是緊張,但是手榴彈還是比較多的。因為製造起來原料技術要求都不是很高。很多兵工廠都可以製造,所以八路軍唯一能敞開點供應的,只有手榴彈。
回覆列表
劇中的岡崎大隊是有歷史原型的,以一個大隊(營級)兵力進入我根據地腹地,佔領黃岩洞八路軍兵工廠。彭總下令務必全殲來敵,要讓日軍以後不敢以一個大隊就敢進根據地。
首長有死命令,所以劇中一個一個團拉上去打,打殘了也不撤。命都不要了還要什麼家底。再加之劇中李團剛取得一批補給,李還軟磨硬泡拉關係靠老鄉的多要了好多手榴彈。所以才有了3600顆手榴彈。這是全團的一次補給,平均到人,一人也就一顆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