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赤壁之戰,劉備軍歸劉備,孫權軍歸孫權,哪有什麼聯軍統帥,難道非要欽定一個?

    最搞笑的邏輯,以《三國志》和《後漢書》等史料,以及詩歌,來比拼周瑜、劉備、程普3人的名字出現次數,決定誰是赤壁之戰的主帥。

    周瑜:正 正 正 正

    劉備:正

    程普:忽略不計

    結果,周瑜是最高票,當選赤壁之戰的主帥。

    言歸正傳,周瑜僅僅是左督,談不上東吳的統帥,因為還有右督程普,先搞定清楚誰是東吳的統帥,好吧!

    整個抗曹戰役,東吳方面硬要說一個統帥,那也是孫權。東吳3萬人,領袖孫權1萬(注1),左督周瑜1萬,右督程普1萬(注2),而在赤壁附近,東吳就是兩個統帥:左督周瑜,右督程普。

    南郡江陵之戰,從呂蒙的言語來看,左督周瑜,很難指揮右督程普(注3)。

    當時是“事決於瑜”,但程普以“俱是督”為藉口,就能抵制,以至於“幾敗國事”,也就是說:

    事決於瑜≠周瑜指揮程普

    周瑜以左督身份來決定事情,而程普卻能夠以右督身份來拒絕執行。

    這種幽默的情況,以至於呂蒙要向孫權抱怨左督的指揮許可權不夠,左督很難指揮右督,導致呂蒙要申請大督才能指揮,這說明了在東吳都督制的草創階段,左督與右督,基本上是平級。

    所以貼很多史料,但不涉及東吳都督制,也改變不了左督周瑜和右督程普,基本上是平級的事實。

    到222年左右的夷陵之戰,陸遜就是大都督(注4),再到228年的石亭之戰,全琮與朱桓是左右督(注5),在這兩人之上,就是陸遜了,顯然是孫權是吸取了過去的教訓。

    (注1)建康實錄:備乃使諸葛亮詣權,權乃使周瑜、程普將兵二萬隨亮與備南拒操,權自將中軍一萬繼之。

    (注2)三國志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注3)三國志孫皎傳:權欲令皎與蒙為左右部大督,蒙說權曰:若至尊以徵虜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此目前之戒也。權寤,謝蒙曰:以卿為大督,命皎為後繼。

    (注4)三國志陸遜傳: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注5)三國志朱桓傳:時陸遜為元帥,全琮與桓為左右督,各督三萬人擊休。

    再說一下孫權在赤壁之戰的大致動向:

    赤壁之戰時,孫權實際是“中軍一萬”,號稱10萬(注6),前往合肥,曹操派遣將軍張喜,率領騎兵1000人,途經汝南時,又帶上汝南士卒,大概數千人。

    蔣濟建議刺史,假裝張喜等人已經趕到距離合肥100多公里的雩婁,號稱4萬人,並讓信件落入孫權之手(注7),孫權兵少,才1萬人,不敢賭,只能撤退。

    (注6)三國志劉馥傳:建安十三年卒。孫權率十萬眾攻圍合肥城百餘日,時天連雨,城欲崩,於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視賊所作而為備,賊以破走。

    (注7)三國志蔣濟傳: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徵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頗覆疾疫。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雲步騎四萬已到雩婁,遣主簿迎喜。三部使齎書語城中守將,一部得入城,二部為賊所得。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

    說白了,周瑜或程普不可能指揮劉備,劉備也無法指揮東吳,赤壁之戰沒有聯軍統帥。

    而在東吳內部,東吳都督制的草創階段,左督周瑜與右督程普,也是平級。

    在南郡之戰,左督即使能夠決定事情,右督也可以右督身份來抵制,就因為抵制在“俱是督”的許可權範圍內。

    要是以為左督決定事情,就能夠指揮右督,那呂蒙也不會向孫權抱怨,吐槽周瑜左督的指揮許可權不夠,並要求大督職位了。

    所以《吳主傳》的“瑜、普為左右督”,以及《周瑜傳》的“權遂遣瑜及程普等”,強調周瑜和程普兩人,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忘了回家的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