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歷史有知社
漢末三國時期,最具決定性的戰役當然非赤壁之戰莫屬。而按《三國演義》之說法,周瑜贏得赤壁之戰,有一重大的關鍵乃是巧使反間計,而使曹操錯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那麼,歷史上的蔡瑁、張允真得死於周瑜的反間計嗎?
按習鑿齒的《襄陽記》記載:蔡瑁,字德珪,襄陽人,性豪自喜。少為魏武(曹操)所親。劉琮之敗,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呼見其妻、子,謂瑁曰:“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得面目見卿耶!”...漢末,諸蔡最盛。蔡諷,姊適太尉張溫;長女為黃承彥妻,小女為劉景升(劉表)後婦,瑁之姊也。(蔡)瓚,字茂珪,為鄢相,(蔡)琰,字文珪,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
蔡氏是襄陽的大世族,也是劉表在荊州統治極為重要的支撐力量(史載:..(劉)表初到,單馬入宜城,而延中廬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與謀)。蔡瑁的大姐嫁給了黃承彥,另一位姐姐嫁給了劉表作繼室。而黃承彥也是當地的大名士,為諸葛亮的岳父,按此,蔡瑁乃是諸葛亮的妻舅。蔡瑁與曹操也系舊交,並沒有新附之將與主公之間那種巨大的隙嫌。
蔡瑁,在劉表之時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鎮南大將軍軍師。歸降曹操之後,曹操以故舊之禮待之,為從事中郞、司馬、長水校尉、漢陽亭侯。雖沒有記載蔡瑁究竟死於何時,但顯然不是死於周瑜的反間計。
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這一“反間計”也系杜撰而來,據裴松之引《江表傳》而註解《三國志》的記載:..初曹公聞(周)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幹曰:"子翼(蔣幹字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幹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云說客,無乃逆詐乎?"
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後三日,瑜請幹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幹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蘇秦張儀)更生,酈叟(酈食其)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終無所言。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曹操的確派蔣幹遊說過周瑜,但蔣幹見周瑜並非言辭能說降,便沒有作無意義的嘗試。蔣幹也並沒有“盜書”,並不存在什麼“反間計”,蔡瑁就更不可能死於這“子虛烏有”的計策之下。
參考史籍:《三國志》、《襄陽記》等等
-
3 # 使用者6182468811
曹操生性多疑,且剛愎自用好大喜功,自視天下已得,收拾孫劉乃是探囊取物,水軍已經練成,練水軍的人自然就沒用了,且蔡瑁張允在水軍之中威望遠高於曹操,蔡瑁張允得死是早晚的事(只不過的確是早了),因為曹操收拾打天下那些人已是必然
回覆列表
漢末三國時期,最具決定性的戰役當然非赤壁之戰莫屬。而按《三國演義》之說法,周瑜贏得赤壁之戰,有一重大的關鍵乃是巧使反間計,而使曹操錯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那麼,歷史上的蔡瑁、張允真得死於周瑜的反間計嗎?
按習鑿齒的《襄陽記》記載:蔡瑁,字德珪,襄陽人,性豪自喜。少為魏武(曹操)所親。劉琮之敗,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呼見其妻、子,謂瑁曰:“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得面目見卿耶!”...漢末,諸蔡最盛。蔡諷,姊適太尉張溫;長女為黃承彥妻,小女為劉景升(劉表)後婦,瑁之姊也。(蔡)瓚,字茂珪,為鄢相,(蔡)琰,字文珪,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
蔡氏是襄陽的大世族,也是劉表在荊州統治極為重要的支撐力量(史載:..(劉)表初到,單馬入宜城,而延中廬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與謀)。蔡瑁的大姐嫁給了黃承彥,另一位姐姐嫁給了劉表作繼室。而黃承彥也是當地的大名士,為諸葛亮的岳父,按此,蔡瑁乃是諸葛亮的妻舅。蔡瑁與曹操也系舊交,並沒有新附之將與主公之間那種巨大的隙嫌。
蔡瑁,在劉表之時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鎮南大將軍軍師。歸降曹操之後,曹操以故舊之禮待之,為從事中郞、司馬、長水校尉、漢陽亭侯。雖沒有記載蔡瑁究竟死於何時,但顯然不是死於周瑜的反間計。
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這一“反間計”也系杜撰而來,據裴松之引《江表傳》而註解《三國志》的記載:..初曹公聞(周)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幹曰:"子翼(蔣幹字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幹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云說客,無乃逆詐乎?"
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後三日,瑜請幹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幹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蘇秦張儀)更生,酈叟(酈食其)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終無所言。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曹操的確派蔣幹遊說過周瑜,但蔣幹見周瑜並非言辭能說降,便沒有作無意義的嘗試。蔣幹也並沒有“盜書”,並不存在什麼“反間計”,蔡瑁就更不可能死於這“子虛烏有”的計策之下。
參考史籍:《三國志》、《襄陽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