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以及他一手締造的北洋軍閥,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所以垮臺是必然的。
在清末民初,袁世凱絕對算是一號人物。他本人就是軍閥出身,北洋系軍閥大多是他一手提拔的。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士,屢試科考不中,然後投奔身在淮軍的叔叔,從此走上了歷史舞臺。毋庸諱言,滿清的垮臺,有當時身為總理大臣的袁世凱的一份功勞。不過,那都是形勢逼人的結果。沒有南方革命軍的犀利攻勢,身在北京的袁世凱是不會下決心的。
大清靠不住了,咱們就自己玩。袁世凱以及他的北洋系軍閥們,無一例外,都是這樣的心態。驅逐韃虜,振興中華,在孫中山看來是中國復興的唯一希望。雖然,北洋軍閥對此並不反對,但是,他們的革命信念是極其不堅定的。
北洋軍閥,不過是滿清封疆大吏的翻版,是新瓶裝舊酒。孫中山為了新興的民國的穩固,不得不把臨時大總統的寶座讓與袁世凱,但是保守與革命的兩個陣營的鬥爭,並沒有得到緩解。這正正應了一句老話,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北洋軍閥當中,張勳留著辮子。其實,他們人人心中都留有封建殘餘這條辮子。從小站練兵,到保定軍校的開設,名義上是為了建立一支保家衛國的新軍,實際上,還是為了培養一支效忠北洋的親軍。
可以這樣說,無論北洋系如何強大,他們內部的人才如何鼎盛,他們都無法帶領積貧積弱的中國走向光明的新生。北洋軍閥在那段波譎雲詭的日子裡,在客觀上,確實延緩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蠶食,但是,由於他們外強中乾的本性,實際上,他們不具備全面阻止中國被逐步瓜分的能力。
那時的中國,僅僅消極維持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翻天覆地的大的變局。而袁世凱以及他一手締造的北洋軍閥,不具備推動社會劇烈變革的能力。即使是袁世凱不稱帝,北洋軍閥的統治也不會長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落後的勢力,最終必將被先進的力量所取代。不管北洋軍閥如何強盛一時,也不管當時革命的力量如何弱小,都無法改變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現實。
中國復興的道路,曲折而艱難。能夠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道路,很不容易。現今的人們,應該珍惜。
袁世凱以及他一手締造的北洋軍閥,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所以垮臺是必然的。
在清末民初,袁世凱絕對算是一號人物。他本人就是軍閥出身,北洋系軍閥大多是他一手提拔的。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士,屢試科考不中,然後投奔身在淮軍的叔叔,從此走上了歷史舞臺。毋庸諱言,滿清的垮臺,有當時身為總理大臣的袁世凱的一份功勞。不過,那都是形勢逼人的結果。沒有南方革命軍的犀利攻勢,身在北京的袁世凱是不會下決心的。
大清靠不住了,咱們就自己玩。袁世凱以及他的北洋系軍閥們,無一例外,都是這樣的心態。驅逐韃虜,振興中華,在孫中山看來是中國復興的唯一希望。雖然,北洋軍閥對此並不反對,但是,他們的革命信念是極其不堅定的。
北洋軍閥,不過是滿清封疆大吏的翻版,是新瓶裝舊酒。孫中山為了新興的民國的穩固,不得不把臨時大總統的寶座讓與袁世凱,但是保守與革命的兩個陣營的鬥爭,並沒有得到緩解。這正正應了一句老話,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北洋軍閥當中,張勳留著辮子。其實,他們人人心中都留有封建殘餘這條辮子。從小站練兵,到保定軍校的開設,名義上是為了建立一支保家衛國的新軍,實際上,還是為了培養一支效忠北洋的親軍。
可以這樣說,無論北洋系如何強大,他們內部的人才如何鼎盛,他們都無法帶領積貧積弱的中國走向光明的新生。北洋軍閥在那段波譎雲詭的日子裡,在客觀上,確實延緩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蠶食,但是,由於他們外強中乾的本性,實際上,他們不具備全面阻止中國被逐步瓜分的能力。
那時的中國,僅僅消極維持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翻天覆地的大的變局。而袁世凱以及他一手締造的北洋軍閥,不具備推動社會劇烈變革的能力。即使是袁世凱不稱帝,北洋軍閥的統治也不會長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落後的勢力,最終必將被先進的力量所取代。不管北洋軍閥如何強盛一時,也不管當時革命的力量如何弱小,都無法改變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現實。
中國復興的道路,曲折而艱難。能夠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道路,很不容易。現今的人們,應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