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 1.全身治療原則為除去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灶,全身症狀嚴重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援療法。 2.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可靜脈或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後仍要堅持治療2周左右。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應用。 3.區域性治療原則為消炎。區域性可選用各種抗生素軟膏、丹毒軟膏、20%魚石脂軟膏或純魚石脂貼敷。患部周圍可塗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溼敷。 對慢性複發性足癬及以下肢靜脈曲張為其病因者,氦氖鐳射、紫外線及淺層X線照射治療有效,鏈球菌抗毒素區域性注射可預防復發。 4.中醫療法 (1)辨證用藥及方劑: ①風熱毒蘊證:治法:宜清熱解毒,涼血疏風。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犀角地黃湯:雙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②溼熱感毒證:治法: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方劑:解毒清熱東加除溼胃苓東加減: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葉15g、丹皮10g、赤芍10g、豬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黃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2)單方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連翹敗毒丸、小敗毒膏、活血消炎丸。 (3)外用藥物:初期紅腫熱痛時可用馬齒莧水劑煎液冷敷,敷後可用涼茶水調如意金黃散30g、化毒散1.5g、混勻粉劑外敷,或鮮白菜取汁混勻外敷;或鮮馬齒莧洗淨,搗如糊狀調敷。若出現水皰、血皰時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皰液,如水皰破潰可用甘草油調祛溼散30g,紅腫未破潰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調勻外敷。 (二)預後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症等併發症,預後危重。嬰兒如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一)治療 1.全身治療原則為除去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灶,全身症狀嚴重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援療法。 2.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可靜脈或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後仍要堅持治療2周左右。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應用。 3.區域性治療原則為消炎。區域性可選用各種抗生素軟膏、丹毒軟膏、20%魚石脂軟膏或純魚石脂貼敷。患部周圍可塗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溼敷。 對慢性複發性足癬及以下肢靜脈曲張為其病因者,氦氖鐳射、紫外線及淺層X線照射治療有效,鏈球菌抗毒素區域性注射可預防復發。 4.中醫療法 (1)辨證用藥及方劑: ①風熱毒蘊證:治法:宜清熱解毒,涼血疏風。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犀角地黃湯:雙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②溼熱感毒證:治法: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方劑:解毒清熱東加除溼胃苓東加減: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葉15g、丹皮10g、赤芍10g、豬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黃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2)單方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連翹敗毒丸、小敗毒膏、活血消炎丸。 (3)外用藥物:初期紅腫熱痛時可用馬齒莧水劑煎液冷敷,敷後可用涼茶水調如意金黃散30g、化毒散1.5g、混勻粉劑外敷,或鮮白菜取汁混勻外敷;或鮮馬齒莧洗淨,搗如糊狀調敷。若出現水皰、血皰時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皰液,如水皰破潰可用甘草油調祛溼散30g,紅腫未破潰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調勻外敷。 (二)預後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症等併發症,預後危重。嬰兒如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