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倚天劍寒
-
2 # 學妹左左
原話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確定了做學問的志向,三十歲能獨立做事,四十歲不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明白了有些事情是人力所無法控制支配的,六十歲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到七十歲的時候做事才隨心所欲,因為我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逾越規矩。”
所以六十耳順是說可以接納不同的意見,而不是說語言順不順耳。
-
3 # 老莊絕學
《論語·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說:“參呀,我的理論貫穿了一條主線。”曾子說:“嗯。”
孔子出去了,別的門生便問曾子:“老師講的啥意思呢?”曾子說:“老師所講的道理,只是忠恕而已。”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說文解欄位注》:“恕,仁也。……為仁不外於恕。析言之則有別,渾言之則不別也。仁者,親也。”一言以蔽之,忠恕者,盡心為仁而已。為仁者,又不外乎寬容別人。
忠恕,即忠於恕道,“恕”作動詞,跟“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裡的“忠”用法形同。“忠恕”一詞用來給小孩起名會很好,有一種低調的大氣與奢華。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所謂“六十而耳順”,不是說六十歲之前一直聽別人說話都不順耳,而是說,人到了六十歲,歷經成敗榮辱,嚐盡酸甜苦辣,修養的功夫到家了,就很容易寬容別人。不管別人說什麼,即使他說得不對,也不容易生氣,有容人的雅量。
輕易不生別人的氣,不怪罪別人,做到像孟子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看似簡單,實則極難,只有大人物或者修養深厚的人才能做到。所以佛家稱“貪、嗔、痴”為三毒,其中的“嗔”,就是嗔怪,生氣。
-
4 # 日新錄
“六十耳順”出自《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其理解,前人有太多的解讀,所以我只是做搬運工,把一些典型的解釋搬過來,供大家參考。
曹魏王弼《論語釋疑》中這樣理解:“耳順,言心識在聞前也。”
曹魏何晏編纂的《論語集解》引鄭玄所注:“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
東晉李充《論語注》中這樣理解:“耳順者,聽先王之發言,則知先王之德行。從帝王之則,莫逆於心,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
東晉孫綽雲:“耳順者,廢聰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復役而後得,所得‘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也。”
南宋朱熹先生在《論語集註》中這樣理解:“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清代焦循所作《論語補疏》中這樣理解:“耳順即舜之‘察而言’ ,所謂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也。順者,不違也。捨己從人,故言入於耳,隱其惡,揚其善,無所違也。學者自是其學,聞他人之言多違於耳。聖人之道一以貫之,故耳順也。”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這樣理解:“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這樣理解:“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
綜上,“耳順”的大意是:無論聽到什麼話都能不違於耳,不逆於心,豁達通順。
-
5 # 一聲佛號一聲心
先說一下這句話的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句話的意思確實有爭議。
孔子的這一段原話,是孔子自我介紹,這一生當中,幾十年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這些經驗綜合起來,就是人生閱歷和人情世故,把萬事萬物都看透了,看破了,懂得做人做事了。
那麼“六十而耳順”,這句話非常有爭議,就是大家都有一個疑問,難道孔子六十歲以前耳朵背,過了六十歲,耳朵反倒靈了嗎?
其實樓主的意思的是對的,孔子想表達的應該就是你說的這個意思:六十歲以前,別人說什麼話可能還聽不進去,耿耿於懷,或者跟人抬槓置氣。但經過十五歲到六十歲做學問的積累和磨練,已經看開了,看明白了,聽什麼都不那麼反感了。
這個“耳順”,就是好話壞話儘管別人說去,自己都聽的進去了,不生氣,心態平穩,你罵我幾句也沒事,心裡平靜如水。
但是這個平靜如水,不是說黑白不分,是非不辨了。是已經有了很明確的善惡標準,看到好的就會去鼓勵你,看到不好的,就會想辦法幫助你改正,對任何人都是用愛心對待,不再偏激,不再分清,不再慷慨激昂。
回覆列表
聖人修心也是一步一步來的,並非天生就是聖人。
從四十不惑開始才是真正的入道階段,其後知命,其後耳順,其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才是真正地成道成聖。
可是凡人自問:四十不惑的又有幾個呢?
沒有聖人的智慧和自制力,活到八十還有凡心亂動的呢!
看到這幅圖你不動心我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