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甲番人

    一、文言文的精練:

    上古時期,文字的書寫和傳播工具難得且成本很高,故用字簡練精闢,比如《尚書》、《左傳》等經典就有大量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左傳》關於晉景公非正常死亡的記載:

    “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這段文字只有八個字,卻讓人如臨其境,似乎親眼目睹晉景公的死亡過程,文字之外的節約部分,由於讀者大多有生活的經歷,所以無需描述也能知道怎麼一回事。

    《尚書》也有用字精練的案例,比如《舜典》僅用了17個字就描述舜帝的一生:

    “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

    二、古代詩歌的精練:

    中國古代的詩歌也是講究精練的,很少有長篇累牘之作,有時為了一個字,還要反覆思索比較,因而出現“推敲”的典故。尤其是格律詩,用字更是精練,絕句不會超過二十七字,而律詩一般最多也就五十六字,最短的五言絕句才二十個字,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用了四句話二十個字,描述了項羽人生的最後階段,用筆凝重,其力透紙,直指人心。

    而孟浩然也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現在正是春天,想必很多人都想賴床,睡眼惺忪時,聽到到處啼鳥,再到外邊走走,卻看到一地落紅,方知原來昨晚也曾風雨,想用現代的白話文將這種感覺說出來,幾乎可以寫一篇文章了。

    三、精練不是短小,也不是簡單:

    四、當代文字的困境: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文化的傳播手段越來越多樣化,文字也更容易傳播,成本更低,自媒體方興未艾,這是好事,但因而也帶來良莠不齊、濫竽充數的問題,為了吸引大家的關注,很多文章成了標題黨,但內容卻不敢恭維,深刻性先不談,連文字表達的準確性都很難保證。

    漢字是人類偉大的創舉,精練本來就是漢字的特點之一,文言文也好,白話文也好,寫出來的文章都不應言之無物,一再考驗讀者的耐性。

  • 2 # 初心如舊

    文言文是否比白話文更精煉?

    字,詞,片語,句子,單句,複句,段落,文章,這些是文章表達意思的基礎。文言文與白話文,還有所謂半文半白的文章,著作都是相對來說,逐步發展不斷適應人們需要的。最初時候,沒有文字,人們記事全憑腦子,事情多了,難免忘記誤事。慢慢發明了文字,又受到

    組成句子,書寫工具,等等侷限。隨著人們生產,生活實踐的豐富,事情也日益複雜,簡單的字,詞,句子就難免產生誤會,引起糾紛,不利於安定團結,社會穩定。所以,由簡到繁,逐步完善是一個漸進過程。

    而寫文章,以至書籍,著作,流傳後世,僅僅簡單說明事情,在最初滿足基本需要時,是可以的。但人們文化生活發展了,就覺得簡單的記述事情,就事論事太枯燥乏味,需要文章有起伏,有動感,有趣味,隨後就有了語法,修辭手法,區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還有概念,判斷,推理,邏輯,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等等。看,是不是有點複雜了?

  • 3 # 信敏498

    語言文字都是在進化的。甲骨文一共有才多少字?自商周以來,我們發現的總數約四千五百多個,已經考證可讀的一千四百多而已。而現在,《辭海》可查的字已是一萬六仟五百餘字,而由這些宇所組成的詞,已經是十二萬餘條了。只要從這個量的變化上,即可以判斷:古文必然簡,現代行文必定繁。因為這是古人的不得以而為之的結果,和進化到現代社會更加繁榮,複雜而需的文化進步。所以,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好壞,最好別去比。我們不能以“精和簡”的特點,來責備白話文囉嗦,因而要求大家寫古文。但也不必因為白話文易懂,而否定文言。因為數千年來,古人的智慧都濃縮在文言文中,這都是中國文化的真正精髓,不學習古文,那是儍事。我們看到中央領導同志在講話,著文時。經常引用短至兩到四字的典故,申引出一篇出彩的內政和外交文章。這真的可以作大家的榜樣。

    為了白話和文言文的差異,文人們從五四運動以來就打架,打得不可開交,浪費了許多時間,白結了許多怨恨。其實,他們不打,現在的媒體上也,不會全是之,者,也,乎。

    不過話說回來,我的一位老師要求我們寫答卷,不要繁雜,要精練。他舉了一個例子:“大街上人很多,熙熙攘攘。突然,一匹受驚的馬,陡然地掙開韁繩,撒開四蹄,衝闖人群,雖然大家爭相避讓,但是還是有人躲避不及,被馬蹄踐踏死亡。”接著他說:要把這個不幸事件,用長話短說的辦法表達,只要“逸馬殺人於道”六個字就行了。當然老師不是要求我們考試回答用八股,而是寫文章要扼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清照和她丈夫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甜蜜還是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