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張醫生

    新生兒的大便一般觀察顏色和形狀來判斷是否正常,一般新生兒的大便1~3天左右是墨綠色的,而且成條狀的,這時候就判斷為寶寶的大便正常,而且寶寶每天都會排便,如果寶寶出現大便過於乾燥或者是不排便的情況,就應該要引起重視了,多注意給寶寶喝點水,注意保暖。

  • 2 # 日常說母嬰

    【寶寶便便知多少】

    1.蛋花湯樣便—提示腸道感染,

    2.水樣便—腸炎、受涼、過敏(進食1~2天內會出現腹瀉,並會反覆)

    3.綠便—受驚、著涼、食用含鐵食物、餵養過多或過少,

    4.奶瓣、原始食物——消化不良,

    6.大便乾燥—飲水不足、上火、膳食纖維不足、腸道益生菌較少,

    7.油性大便,淡黃色,較稀,帶酸味——脂肪消化不良,

    8.黃色泡沫便—糖類攝入過多,消化不良,

    9.棕色泡沫便—澱粉攝入過多,消化不良,

    10.酸臭、腥臭—蛋白質消化不良;如果伴有水樣,要留意是否細菌感染,

    11.粘液便、膿血便—多見於夏季,主要是細菌感染。

    關於寶寶便便簡單總結

    泡沫便=食澱粉糖多; 超臭便=食蛋白質多; 亮便=食脂肪多; 綠便=食鐵多(或飢餓性腹瀉); 蛋花湯便=病毒性腸炎; 豆腐渣便=黴菌性腸炎;

    水便=急性腸炎; 黑便=小腸出血; 血便=肛門周或外有異常出血!

    新生兒頭幾天綠便是排羊水導致,屬於正常,之後都是黃金便。

    【初生寶寶的便便】

    寶寶的大便次數不能以成人的習慣來判斷,否則分分鐘讓你瘋掉。因為寶寶的胃腸處在不斷髮育的過程中,要讓他的大便次數和成人一樣是強寶寶所難呢。

    寶寶的月齡、餵養方式都影響著TA的排便規律。今天主要結合月齡從母乳餵養、奶粉餵養兩方面做介紹。

    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內就會排出粘稠的、墨綠色的胎便,3天左右可排完,一週後逐漸變為普通的嬰兒大便,每天排便次數2-5次。母乳和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稍有區別。

    【母乳餵養的大便次數】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要麼很多,要麼很少,無法一概而論。

    在1個月以前,大多數寶寶一天要排好幾次大便,有的甚至每次吃完奶都要排一次;有的寶寶在放屁、用力動一下時也能掙出一些便便來,一天7、8次甚至10次也是常見的。吃母乳時,大便顏色一般為淺黃色或金黃色,呈稀糊狀、軟膏狀,或帶有小顆粒,大便通常不會很硬。

    2-3個月後很多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明顯減少,但是不一定會減少到每天一次,可能是一天3-4次,或者好幾天甚至十多天才排一次。寶寶大便次數少大多是因為母乳非常易消化,吸收全面,在腸道中產生的大便殘留比較少。

    4-6個月後,大便次數逐漸規律起來,次數也會再減少些,增加輔食由於膳食纖維攝入的增多,寶寶的大便變得躲起來,會逐漸變為一天一次大便,不過三天一次也是有的,包括成人在內只要一週3-4次大便都算正常。

    所以,當寶寶好幾天也不排一次大便時,爸媽們也別緊張。只要寶寶狀態良好,媽媽母乳充足,寶寶可以正常吃睡、精神好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吃母乳的寶寶大便不會比較軟,很少出現便秘的現象。

    【奶粉餵養的大便次數】

    吃配方奶粉的寶寶,大便一般為糊狀或條狀,顏色為淺黃色或棕黃色,有的寶寶的大便為綠色糊狀或凝乳狀也屬於正常範疇。不過,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更早成型。

    出生後就吃配方奶粉寶寶,最開始每天會排便1-4次,少數也可能達到5、6次。隨著寶寶長大大便次數逐漸減少到1-2次,有的寶寶也可能會2-3天排一次大便,排便次數不同與奶粉的配方差異也有一定的關係,只要大便的性狀正常,都不用擔心。

    總之,不管採用何種方式餵養,只要寶寶的體重身高發育正常,大便很好,都符合各餵養方式的大便特徵,寶寶也沒有不舒服的表現,爸媽們也不必太在意大便的次數。

    【需要引起注意的情況】

    1、大便稀薄為水樣狀,次數突然增多,要考慮是消化不良或腸道感染

    2、排便困難並大便乾結,屬於便秘現象,需要調理改善。

    3、體重身高增長速度慢並且不達標,需引起重視。分兩方面:一是大便次數多,要考慮是否為乳糖不耐受、奶粉過敏等導致的消化不良;二是排便次數減少,要考慮是否餵養量不足。

    【這兩個現象是虛驚】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2個月內,很多媽媽以為是寶寶拉不出便便才這樣。其實大便次數多的便便也這樣,是因為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無法控制四肢自由活動的原因導致。

    發現寶寶排便時很用力,表請也很痛苦的樣子,結果排出的大便是軟的,這不是便秘了。而是寶寶控制肛門括約肌的協調能力還比較弱,這種現象隨著寶寶長大會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祛風除溼吃什麼食物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