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愛上內蒙古

    孔子並沒有周遊"列國”而是“周遊列城",也就走了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的幾座“城池"。魯豫冀只不過中國幾個省,何來“列國”?

    一些“近視眼古代專家”稱“孔子周遊列國",從今天的唯物史觀來看,完全是“錯的”?

    孔子時期,“國”即“城”,一個區域的“中心”,當時,中華大地上數以千以上的"城池”(國),孔子走了幾座城,東不及大海、南進河南、西不過太行山、不沒過海河(黃河)。

    時至今日,應該把古代的“國”“城”與今日的含義區分開。

  • 2 # 孔子遇到后稷

    孔子在55歲離開魯國,到69歲的十四年裡,周遊了七個諸侯國。孔夫子為什麼離開魯國?作為當時魯國的孔丘大法官,為了鞏固魯國公室權利,打擊了幾家僭越圈權的卿大夫,但是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在齊國的外來勢力干預下,孔丘預知後事兇險,在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的局面下,掛印而去!為什麼去那些個諸侯國呢?估計孔夫子與他的學生們也沒有想到,春秋時代變遷如此的急劇:解放思想帶來了禮壞樂崩,開墾荒地產生了大量卿大夫地主之家,而且自由農民越來越多,士族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做邑宰幫大地主搶地也搶種地的農民,要麼淪為無地無官做的庶人—也是窮人。孔夫子有“斯文在茲”的使命,要恢復周公的執政綱領:封建、宗法、禮樂和井田制。無奈經濟基礎的井田制率先崩壞,上層建築的宗法和禮樂很快思想也解放了,思想散了隊伍不好帶啊,孔夫子去其他諸侯國,本來想謀個類似魯國權利的職位,由上往下的撥亂反正,但是無奈諸侯卿大夫不可能放棄做富得流油大地主家,這條路走不通了!孔夫子轉換思維,走由下而上的路線,培養士族中的君子,因為這些人都是做官的,管理卿大夫的龐大地產,不能克己復禮的就是“小人儒”,孔夫子教的全部都是克己復禮的“君子儒”,這樣學生就從修身開始學習,學六藝讀經書,做官後就去克己復禮齊了卿大夫的家,然後幫助諸侯國公室撥亂反正治理諸侯國,最後周天子的天下就和平了!所以啊,孔夫子幾個諸侯國轉下來,官木有做一個,學生收了一大把,豈不悠哉遊哉乎!無心插柳柳成蔭,十四年三千弟子七十七賢人,如果上天再給孔夫子陽壽加以數年,如果子貢不忙著學習和經商,如果顏回不因為窮困弄丟了聰慧的性命和思想,如果仲由不魯莽,曾子再早幾十年出生……,孔夫子的周公夢,說不定就實現了……

  • 3 # 王鐵堯

    孔子有仁心,欲以學問救世。

    奈何乏富貴術,各國不用。

    克己曰仁,仁政愛民。

    仁政不是不好,亂世行之成本太高。

    以今天之生產力,地球各國能行仁政的也不多。亞洲為例,也就日本近仁政。

    國家養老幼。

    這一點,義務教育都作不到的古代是無辦法的。

    故孔子偉大,卻不可能用於古代。

  • 4 # 無閒筆

    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周遊列國,我私下認為很好!孔子作為老師帶著弟子到各地去周遊,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實地考查。印證古人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孔子的周遊也是在教學,不僅在課堂上而且還走在路上在現實生活中,讓弟子走進社會,知曉大千世界的人情冷暖。他的為人處事,接人待物都潛移默化給身邊的弟子。讓弟子受益一生,有著其重要作用!

  • 5 # 九娓妖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人稱孔老二,魯華人,儒家思想奠基人。

    孔子廣傳儒學。,門下第子三千。顏子、曾子、子思、孟子稱為四配。十哲分別為:閔子騫、子張、宰我、冉有、子游、冉伯牛、仲弓、子貢、季路、子夏。七十二賢以顏回、閔損、冉雍…等賢士。

    孔子55歲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然後原路返回。”從55歲到68歲。

    歷時十四。本打算到西晉,但由於時局不好,只好在黃河邊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命也夫!”最終連黃河也沒過。

    每達一處廣傳儒道,影響至深,時至今日,人們仍奉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能致富"。其根深蒂固可見一斑。

    提倡"仁、義、禮。是其儒學的根本。也就是如今所說的三觀要正。也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

    孔子也能博採眾家之長。途中遇橐一小兒論道,最終″孔子日:後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於是登車而去”。

    縱觀孔子一生,儒思想太重,迂腐過餘,把後人教得傻乎乎,與他本人"如喪家之犬"倒也神似。

    總之, 不管如何,起碼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剩茶葉和茶葉水澆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