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
2 # 深藍ME
根本原因是拋棄國有資本壟斷經濟,私有化,解放生產力。
在此期間,美國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衰退!歷經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六任總統,到1982年才拜託危機。
六任總統都不是等閒之輩,都使出渾身解數,最終在里根總統任期中成功了。其根本原因就是隻有里根採取了順應客觀規律的措施。首先,在生產關係上,取消國有資本壟斷,大力推動私有化,解放生產力;其次,緊緊依靠美聯儲,堅持緊縮的貨幣政策,嚴控通貨膨脹!
值得指出的是,里根總統改革的影響直到今天都在,在克林頓總統期間達到高峰,聯邦政府不僅沒有赤字,而且還能有餘力償還國債!是布什政府發動戰爭才導致美國政府又返回到依靠赤字過日子的狀態!
解放生產力和控制通貨膨脹是避免危機,保持良性發展的兩件法寶!
說到經濟,就必須用一些資料來反應,說到1960-1980年的就業危機,就要知道危機的時間點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實質上美國失業的十年集中在1970年代,在這之前,美聯儲的政策偏向於緊縮,獨立性很強,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在美聯儲主席任上19年,從1951年開始,一直嚴格的遵照“逆風飛揚”的原則。經濟大體沒有問題。然而,一到了70年代,一切都改變了。
你可以看到,下圖是標普500在1960-1983的股票走勢。標普500指數1969年5月31日是104.6,而1979年5月31日為99.73。這可以算作是美國真正意義上失去的十年。
再來看美國的通脹率(圖在下方),很明顯,在1973年左右,通脹出現了一次爆發,而在1978年左右通脹又一次爆發。我們可以找到1973年通脹大爆發的原因,大約如下幾點:
1、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垮臺。佈雷頓森林體系允許各國固定比例透過美元兌換黃金。即使那位緊縮獨立的馬丁在位,也很難保證這個體系,因為,美元註定要貶值,歐洲經濟大發展,這樣歐洲各國的財富就越來越多,他們可以從美國提取的黃金數量也越來越多。於是,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為標誌,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拒絕向他國的中央銀行出售黃金。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衝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佈雷頓森林體系至此完全崩潰。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整個過程,就是美元由於過於寬鬆而貶值的過程。而通脹和貶值息息相關。
2、第一次石油危機。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援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接近12美元。
3、水門事件。1973年最知名的水門事件,同時也讓美國政治環境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亂。
以上三點疊加,事件略有前後,但是經濟的大敵永遠是“不穩定”,之後美國經濟開始發生通脹。尼克松的繼任者福特是他的副總統,因為沒有經歷過選舉,其在國會鬥爭中權力小,掣肘多。然後,1976年吉米卡特來了,卡特是華人民的老朋友,但是這位老朋友在美國經濟上有兩件事是失敗的。在外交上,1979年由於不當處理,發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而那個時候美國的原油需求量已經大大提升。在經濟上,其提倡自願限制工資和物價,這種軟約束的方式沒有阻止通脹。
擺脫失業危機的,當然是里根經濟學,里根經濟學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做法,當然後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從80年代看,透過里根經濟學,美國解決了失業率問題,解決了通脹問題,解決了日美貿易戰,也耗死了蘇聯。所以,你說他是方法正確也行,你說他運氣好也行。
里根在1980年,提升利率到21%。這種急劇緊縮的政策當然會讓經濟蕭條,1980-1982,美國經濟幾乎崩潰邊緣。但是里根用積極的財政減稅,做大經濟基數的方式,來提振經濟。里根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先緊縮)、降低利率(通脹穩定後寬鬆)、擴大軍費開支(刺激經濟)、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赤字財政),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擴大稅源)。同時,在國會方面1980年通過了《拜杜法案》,其後美國商務部發起了對IBM和AT&t的反壟斷,這樣,稅收降低,專利釋放,大企業反壟斷促進競爭,造就了微軟和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從而坐上了科技快車道。
當然,也有人說里根贏了日美貿易戰這事。恰恰相反,里根離任的時候,日本的順差依然沒有根本性改變。日本人還在降低利率,想要日元逆轉升值。結果,1990年日本因為過度寬鬆導致鉅額壞賬而崩潰,1990年日本壞賬佔GDP4成。
所以,如何讓美國度過失業危機?供給改革是一個方面,釋放科技力量完成產業升級是另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