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奇緣

    一、症狀識別

    病菌發育適溫25℃左右,種子帶菌是引起苗期發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種子往往不能發芽,或萌發後的幼苗不久就死亡。輕病種子長出的病株徒長,瘦弱,黃化,通常比健株高3-10釐米,極易識別。病株基部節上常有倒生的氣生根,剝開病菌,內有白色菌絲,待病莖爛後,表面產生白色或粉紅黴層,後期病部散生或群生黑色小點。病珠分櫱少或不分櫱,葉片、葉鞘、節間變細長,一般病珠後期多數枯死,少數不能抽穗,有的雖能抽穗結實,但穗小粒小或籽粒不飽滿。

    二、發生規律

    水稻惡苗病的病菌隨穀粒和稻草越冬。帶菌種子和病稻草是該病的初侵染源。浸種時帶菌種子可汙染無病種子而傳染。病菌從秧苗的芽鞘或傷口侵入,引起秧苗發病徒長,嚴重的引起苗枯,病苗上產生的病菌傳播到健苗,引起再侵染。水稻抽穗開花時,病菌經風雨傳到花器上,使穀粒和稻草帶病菌,迴圈侵染為害水稻。

    土溫30-50℃時易發病,傷口有利於病菌侵入。旱育秧較水育秧發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發展,使用未腐熟有機肥發病重。一般晚稻發病重於早稻,秈稻較粳稻發病重,糯稻發病輕。

    三、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

    1、建立無病留種田,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催芽不宜過長,拔芽要儘可能避免傷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齡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 清除病殘體,及時拔除病株並消毀,病稻草收穫後作燃料或漚制堆肥。

    (二) 藥劑防治

    1、嚴格把好種子消毒處理關。可用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3天,每天翻種子2-3次,或用35%惡黴靈膠懸劑200-250倍液浸種3-5天,早晚各攪拌一次,浸種後帶藥直播或催芽,或用25%咪鮮胺乳油3000倍液浸種72小時。

    2、 噴霧防治。發病初期用50%滅菌威水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 2 # 亂七八糟的拍攝者

    水稻惡苗病,從秧苗期到抽穗期均可發病。苗期發病,感病重的稻種多不發芽或發芽後不久即死亡;感病輕的種子發芽後,植株細高,葉狹窄,根少,全株淡黃綠色,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部分病苗移栽前後死亡。枯死苗上有淡紅色或白色黴狀物。本田內病株表現為拔節早,節間長,莖稈細高,少分櫱,節部彎曲變褐,有不定根。剖開病莖,內有白色菌絲。

    水稻惡苗病,重點是防,可以用咪鮮胺浸種處理來防止該病發生,已經發生了水稻惡苗病,可以用咪鮮胺噴霧防治,但是效果不好。

    檢視全部2個回答

    相關問題

  • 3 # 嘉禾阿明

    病體現在秧上,病根在根上,原因多種,有可能種子帶毒,可能苗帶毒,可能土壤裡有侵染性病原。還可能施肥不當,或藥害。以上各環節都要防病。如種子消毒,苗移栽蘸根,合理施基肥,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清高鐵站到底設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