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哥講娛樂

    野生蜈蚣捕捉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捕捉時間

    若當地有野生正品藥用蜈蚣,就不必跑到外地引種進行養 殖,自己到野外捕捉馴化野生蜈蚣即可。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 初,尤以驚蟄至清明捕捉,此時期蜈蚣異常活躍,容易捉到,再 加上這時蜈蚣腹內無卵,捉回後不久,便可交配和產卵,當年就 能增加蜈蚣數量,為次年發展蜈蚣生產打下基礎。

    若立夏過後, 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

    (二)捕捉方法

    (1)挖窩誘捕捕捉蜈蚣時,可根據其晝伏夜出的活動特點 進行,白天用單齒耙、鐵鏟等在蜈蚣棲息的地方翻挖土層,掀起 石頭、磚塊,或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在其隱 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現蜈蚣之後迅速用長鑷子 或竹夾將蜈蚣夾住,把捕捉到的蜈蚣放人準備好的竹萎、塑膠 袋、小竹簍或廣口玻璃瓶內。

    這種人工捕捉方法雖然簡單,但每 次所捕捉到的蜈蚣數量不多。

    (2)引誘捕捉為了一次捉到更多蜈蚣,可用誘捕法。在蜈 蚣經常出入的陰暗潮溼的地方挖一小溝,溝內放雞骨頭、雞毛、 雞血或雞腸、豬骨、豬皮等動物殘渣,上面覆以少許的鬆土或碎 石。如果松土太乾則灑點水,保持溼度30%左右。

    當蜈蚣聞到 這些動物殘渣散發出來的腥味之後,就會聚集棲息,約每隔10 天將溝內殘渣翻開捕捉一次,每次捕捉後需要再新增新的食物, 覆蓋上新的鬆土、碎石後,灑水保溼。這樣,每次可以捕捉到數 量較多的蜈蚣。

    (三)捕捉注意事項

    蜈蚣的頭部兩側有一對毒顎,捕捉時要儘量避免被咬傷。

    捕捉時,可以用釘耙或竹片輕輕壓住蜈蚣身體,然後用食指準 確地按住頭部,迫使毒顎張開而不能合攏,再以拇指與中指配 合,捏住頭部捕獲放人簍裡。或用竹片夾子夾進簍內或瓶罐裡 面,注意動作要迅速。有人將捕捉到的蜈蚣毒顎掰掉,雖然這 樣可以避免咬傷,但是去掉毒顎的蜈蚣,其生長髮育及繁殖受 到影響,失去了做種的意義,同樣其藥性受到影響,品質也大 大降低。

    (四)捕捉後種蜈蚣的暫養

    剛從野外捕捉回來的蜈蚣,身體帶菌也很多,若不進行消毒 處理,發病率和死亡率將大大提高,在馴化過程中,最終半年成 活率一般在1/5左右。在放養時,則應按大小不同分級放人一個 缸或是池內暫養。若是大小不同的幾十條放在一個缸內,由於過 於密集而容易發生相互殘殺,因此,應該在池內先做好窩,放人 蜈蚣後噴少許酒,並放一些多汁的蔬菜、瓜果及肉類等伺料,最 好放黃粉蟲,儘量避免發生互相殘殺的現象。

    由於野生蜈蚣的攻 擊性較強,若是個體較大的蜈蚣,兩條放一容器就會有一條被吃 掉的危險。因此,野性及個體較大的蜈蚣,捕捉回來時最好分開 單個飼養,馴養一段時間後再合併一起詞喂,避免造成經濟損失。另外需注意的是,由於野生蜈蚣活體攻擊性極強,如果不是 自己捕捉,而是採取購買野生蜈蚣方式的話,一定要注意核算成 本。

    一般捕捉者都是在捕到當時就把蜈蚣處死,因為活體野生蜈 蚣攻擊性強。所以捕捉者一般不願意捕捉活蜈蚣銷售,除非價格 提高一倍。還有很多捕捉者因為怕蜈蚣跑掉等各種原因,使用各 種不適合的工具。用不恰當的力道對蜈蚣進行捉拿,導致蜈蚣內 傷。若購買這樣的活體蜈蚣,成活率一般在百分之幾。

    所以自己 不具備捕捉能力的農戶最好直接購買優良馴化的種蜈蚣,可有效 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及成功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酒對面板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