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敝則新——草木冬日凋敝,春來生髮;王者挫而警醒,革故鼎新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敝則新”,是說,必經破敝之後,乃有革新之象。於自然之道,草木秋日蕭瑟,至冬凋零,及至來春,再度生髮,愈加繁盛;於王者之道,王者歷經挫敗,得以警醒,潛藏砥礪,時移世易,終成大業。此處,“敝”是原因和基礎,“新”是結果和目標。正如越國大夫文種所云,“湯系夏臺,文王囚羑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其王卒霸,由此觀之,何遽不為福乎”,對於強者,愈挫愈勇,革故鼎新,以謀大業,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故而“敝則新”,挫敗之時,正是革故鼎新之象。

    人間聖潔莫若荷,一睹凡塵皆忘卻。

    【版本】

    此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敝則新”,河上公本作“弊則新”。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從帛書本,即“敝則新”。

    【釋義】

    “敝”:(自然)凋謝;(社會)挫敗。“敝”是破舊的衣服,引申為衰敝。:“敝,帗也。一曰敗衣。”甲骨文字形,左邊是手持棍棒敲打,右邊是巾加小點表示破碎;會意破敝的衣巾。《說文》:“敝,一曰敗衣。”《玉篇》:“壞也。”《禮記˙緇衣》:“苟有衣必見其敝。鄭訓敗衣。”《孫子˙謀攻》:“鄰有敝輿而欲竊之。”《左傳˙襄公九年》:“還師以敝楚。”《左傳˙僖公二年》:“敝於韓。注:敗也。”《禮記˙郊特牲禮》:“冠而敝之。釋文:棄之。”《左傳˙僖公三十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秋風蕭瑟東風寒,荷塘凋敝待春天

    “新”:(草木)新生;(王者)革新。“新”是“薪”的本字,據甲骨文,左邊是木,右邊“斤”是斧子,本義是用斧子砍伐木材。《說文》:“新,取木也。”《詩經˙周頌˙臣工》:“如何新畲。”《尚書˙胤徵》:“舊染汙俗,鹹與維新。”《詩經˙小雅˙采芑》:“於彼新田。”《詩經˙邶風˙穀風》:“宴爾新昏。”《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灑。”《韓非子˙五蠹》:“必為新聖笑矣。”《戰國策˙趙策》:“太后新用事。”《禮記》:“天子嘗新。”《論語》:“溫故而知新。”

    春日萬物更生髮,小荷才露尖尖芽

    【簡評】

    《道德經》由自然之道,及於王者之道,是自然之概論,王道之概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王者之道,必然法乎自然之道。

    所謂“敝而新”,乃是破敝之後,乃有革新之象。於自然之草木,秋日蕭瑟,至冬凋零,及至春來,再度生髮,較之去載,愈加繁盛;於社會之王者,歷經挫敗,得以警醒,潛藏砥礪,深根固本,時機來到,大業克成。此句,“敝”是原因和條件,“新”是結果和目標。

    自古成就大業之君王,都是飽經滄桑,備嘗艱辛,方得成就大業。商湯系夏臺,周文王拘羑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越勾踐困吳,都是劫後餘生,方得成功。因此,自古創業之君,莫不知恥後勇,窮則思變,劫後餘生,革故鼎新,是以“敝而新成”。

    囚禁羑里失亦得,六十四卦始演成。

    《封神演義》第十一回,“羑里城囚西伯侯”,說西伯侯姬昌與南伯侯鄂崇禹、東伯侯姜桓楚一起向商紂王上奏,得罪紂王,被囚禁羑里,整整七年,“閒居無事,把伏羲八卦,反覆推明,變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守分安居,全無怨主之心”。劫後餘生,對於文王來說,卻有大塊時間推演八卦,因此說,“若非天數羈羑里,焉得姬侯贊伏羲”。所以,對於強者,“危”便是“機”,“禍”便是“福”,由此“敝而新成”,演出六十四卦,便是流傳千載的《周易》。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為吳所敗,“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瞻,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乏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先後“謀之二十二年”,最終平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隨後,“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自此,越國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臥薪嚐膽”的典故。越國的戰敗,適足以使越王勾踐砥礪自我,不忘恥辱,終至滅掉吳國,成為霸主。

    臥薪嚐膽廿二載,一朝平吳稱霸王。

    所以說,所謂“敝則新”,正是危中有機,革故鼎新之象。正如自然之道,草木秋日蕭瑟、冬日凋零,進而春日生髮、夏日繁盛。於王者之道,挫敗之後,窮則思變,革故鼎新,深自砥礪,時勢至時,大業克成。自強不息,愈挫愈勇,實乃強者之道,王者之道,敢不深思、明辨、篤行也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杜蘭特真的跳出合同離開勇士,克萊又1.9億頂薪續約。那麼勇士還有補強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