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pohi13840

    1.問題:可能原料冷凍時間過久解釋:魚肉質量雖新鮮度下降而下降,冷凍時間很長的原料後期做成的魚丸無法形成良好的凝膠,所以粘合力也會降低,造成開裂。建議:使用新鮮冷凍原料,實驗看效果。

    2.問題:可能原輔料配比有偏差解釋:主成分以魚肉為主,應該更容易形成凝膠。建議:少加入些食用油,實驗看效果。

    3.問題:可能是工藝問題(擂潰時間、環境控溫、成型)解釋:理論上說,擂潰工藝對魚糜形成凝膠的幫助很大,優於斬拌。從魚肉變成魚糜在變成魚丸,整個環境需保持低溫,過高的溫度會影響終產品質量。產品成型步驟也很關鍵,沒有捏合緊實也會造成開裂建議:延長擂潰時間到3~5分鐘,建議控溫在15℃以內(越低越好),魚丸成型緊實點,實驗看效果。4如果以上都無法改變,可以嘗試新增少量新增劑,如磷酸鹽(提升凝膠強度,減少冷凍/蒸煮失水)、膠體。也可考慮使用變性澱粉(如交聯酯化澱粉)

  • 2 # 使用者928021938244

    魚丸製作簡介

    材料:新鮮魚肉500克水鹽味精蔥

    方法:

    1,將魚肉洗乾淨,平攤在砧板上,最好是有魚皮的魚肉,當然我買的是德國超市裡冷凍的河魚,直接已經把魚骨頭剔掉了,做魚丸更容易。

    2,左手按住魚尾,右手持鋒利的刀,刀和砧板成45度角,從魚尾向魚肚方向刮魚蓉,刮的時候用力要適當,刀千萬不能和砧板垂直,否則魚蓉就不細了。

    3,這樣將刮下的魚蓉粗略估計下分量,然後加入一樣分量的水,魚蓉和水的比例就是1:1。

    4,用粉碎機或攪拌器充分攪拌,魚蓉和水就渾然一體了。

    5,然後把手洗乾淨,先加入適量味精,蔥,然後左手加鹽,右手不斷朝一個方向攪拌,直到感覺到魚蓉上勁了,就說明鹽的分量夠了,此時的魚蓉很粘,感覺很有勁到。

    6,準備一鍋清水,加熱,水溫不要太高,然後將魚蓉一個個從手中擠出一個小丸子,逐個下到水中。在一個個做魚丸子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水溫,不要太高了。

    7,到水中魚丸越來越多的時候,可以開火,等水中魚丸都浮起來了,即可用漏勺撈出,冷卻後即可。

    處理魚刺的方法

    用一塊篩眼合適的銅篩網,就能輕而易舉的分出魚刺。

    專業廚師就是這樣乾的。

    澱粉約佔百分之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奔跑吧兄弟當秘密合夥人完成最後一個動作放的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