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犁網警巡查執法

      《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第十九條: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接觸輻射,但不用談“核”色變。

      曬太陽時,有紫外線輻射;用微波爐,有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

      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工程師鹿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物理學上,輻射被認為是帶能量的粒子或波動在空間傳播的一種過程。一般來說,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只出現在放射性元素、核反應堆、核武器等“大殺器”身邊,與人們的生活關係並不緊密;非電離輻射也稱為低能電磁波,通常又稱為電磁輻射,可分為可見光(各種有顏色的光或是太Sunny)、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等,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到的大多是電磁輻射。

      “科學上講,有些輻射是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的,但實際生活中更多見的其實是溫暖、和藹的輻射。它提供了很大幫助,方便人們生活起居、獲得資料結果、治療疾病,大家應有分寸、有度量地看待它。”鹿晉表示,不過有人依然對輻射有一定的恐懼心理,認為多數輻射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關於輻射的各種說法,為此,鹿晉專門進行了釋疑解惑。

      手機上網會產生比平時多5萬~6萬倍的電磁波?

      據世衛組織調查,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下,約3%~5%的人會患上電磁波敏感症。也有專家提醒,電磁波與塑化劑都屬於2B級(致癌物等級)可能致癌物,應儘量遠離。

      手機、印表機、WiFi路由器等電磁輻射量多數是在國家安全限值標準以內的。手機上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WiFi連線,這是透過路由器來聯網,由於離得距離近,電磁波影響很小。二是移動連線後,手機發射出的電磁波和打電話時差不多,遠低於人體安全輻射警戒值,其穿透能力遠低於可見光。例如,穿戴整齊走在明媚Sunny下所受到的電磁波輻射能量強度,至少是全身赤裸緊緊依偎著一部手機入睡時的60倍,所以手機產生的輻射微不足道。

      一次X光檢查相當於坐飛機飛行2萬公里?

      很多人去醫院做B超、X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擔心有輻射,對身體產生傷害,有人稱“做一次X光檢查帶來的輻射劑量,相當於坐飛機飛行2萬公里。”

      這種認識是片面的。B超是兩個維度的超聲資訊,不含任何輻射。X光是穿透性很強的射線,只有人體接受的劑量和時間超出一定的值,才會對機體產生損害。醫學裝置的風險係數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說明,屬於人體安全範圍,不必過分擔心輻射過量。CT檢查同樣是X光,一次CT檢查給病人帶來的受照劑量約在幾個毫希沃特(輻射劑量單位),這一劑量與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輻射量相當,病人可根據病情在科學控制劑量(每年不超過兩次)前提下酌量檢查。磁共振檢查不使用X射線,因此沒有輻射。

      安檢機器內部輻射強大?

      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站,很多乘客為了趕時間,還沒等包過安檢機器,就急著把手伸進去拿,有人認為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其內部輻射很強大。尤其對於孕婦、兒童而言,情況更危險。

      行李X光安檢儀和醫用X射線診斷儀一樣,都是透過用X光照射被檢測物件以獲得物件內部影象,但其輻射劑量要遠小於醫用X光診斷。舉個誇張的例子,即便把人放進地鐵、火車站使用的X光安檢儀裡,要掃描大約100次才能達到一次胸透所接受的輻射劑量。

      家電輻射誘發基因突變?

      現在的家庭生活逐漸電器化,有人擔心家電輻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甚至有說法稱家電輻射不僅誘發基因突變、促使變異細胞產生,還會擾亂激素分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衰弱等。

      一般來說,每種家電都有國標規定的固定工作頻率(產品說明書中會標明)。在相同的工作強度下,頻率越高,對人體的輻射作用也越明顯。通常,微波爐啟動時門縫處電磁輻射最大,但微波爐上的金屬可以吸收電磁波,隔斷電磁波,即便如此烹飪時也請勿過於靠近。使用電動剃鬚刀、電吹風,時間越短越好,儘量遠離兒童,開啟和關閉電源時也要遠離身體;看電腦、電視時要保持距離,看電視時最好保持2米距離,室內要有適當照明,觀看時間不要連續超過兩小時。

      家門口有基站輻射大?

      近年,一些小區內建基站引來爭議,加重了居民對電磁輻射的恐慌。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電信設施建設應當執行國家電磁環境控制標準,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建設單位應當對行動通訊基站的電磁輻射狀況進行檢測,向社會公佈檢測結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檢測結果有異議,可以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投訴。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電磁輻射汙染進行監督管理,對投訴舉報案件及時調查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色旅遊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