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爭史

      

      公元652年3月7日晚,唐高宗李治有些心神不寧的來到了王皇后的寢宮,王皇后正準備獨自休息,看到皇上,立即給皇上請安。李治說:“朕今晚就留在這兒不走啦,好不好?”王皇后立即馬起臉,說:“皇上,不行啊!按規定,你今天不能到我這兒,你雖是九五之尊,也不能不守規矩呀!再說了,要是我今兒把皇上留下,那明天啊,我就會被別人的唾沫星子給淹死的。”說完,王皇后就擺出一副送客的面孔。唐高宗火了,聲音提高了八度:“這是誰制定的破規矩,非要朕把每個人都臨幸過夠,122人啊,朕忙得過來嗎?不幹了,不幹了,我今天身體不舒服,就由你來服侍。”王皇后聽了,笑了笑,問高宗:“不是有個武媚娘嗎?你那麼喜歡,把她從寺裡接回宮,她人又漂亮,又善解人意,怎麼不選擇她呢?”一聽武則天,高宗頭都大了,他是喜歡她,可是自己的身體受不了啊!

      最後的結果,這一天高宗皇帝還是留在了王皇后那兒。次日,後宮太監們專門做了記錄,說是皇上身體有疾,才到了皇后那兒。武則天知道後,由此有了害王皇后之心。

      古代的皇帝,在對待後宮待寢問題上,我們所熟知的,都是採用“翻牌子”的制度;翻到誰是誰,當然,即使翻到了,也可以不要,皇帝有絕對的決定權。難道唐朝皇帝不同嗎?是的,的確不同,偉大的唐朝,分外講究平等,連後宮侍寢上都體現了這一點。宮裡為皇上選定了侍寢的122名妃子,然後結合月亮的陰晴圓缺,制定了一套人人有份,雨露均霑的政策。

      

      具本情況是這樣的:初一到初九,天空中出現的是一輪魚鉤一樣的新月時,侍寢的是妃位最小的女子,共有八十一名,每天九個人一齊競爭,選出其中一名。初十到十二,是27個名號為世婦的妃子,也是每天9人來參與競爭;十三這一天,是9個嬪妃競爭;十四屬於四夫人;十五和十六專屬於皇后;十七是四夫人;十八又專屬九嬪………以此規律,逆著再來一回。總之,月亮越圓,妃位越高,反之,妃位越低。

      

      這樣的做法,是想透過制度化的方式,讓皇帝多臨幸一些妃子,讓皇家多子多孫,興旺發達。可是,皇上身體卻受不了,所以,唐朝的皇帝沒有幾個活得很長的,大部分都不超過50歲。當然,皇帝們也可以逃避,就推說身體不適就行了,本文開頭所述,高宗李治就是這樣的。正因為皇帝們受不了,唐朝以後,這種做法就廢除了。參考資料:《新唐書》(請支援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 2 # 桂圈兒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唐朝後宮伺候皇帝只能採用輪崗制度。

    具體來說,還是有些詩意的呢。蘇軾說“月有陰晴圓缺”。唐朝後庭正是依照“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來安排后妃們與皇帝的相聚。

    在這裡,皇帝就不是九五至尊,而是一群青春年少的正當年妻妾的婦女用品。皇帝是唯一的資源。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共八十一御妻按照月亮的圓缺週期分享皇帝的夜晚時間。十五、十六月亮最圓,由皇后獨享。其他夜晚則根據妃嬪地位的高低、以及對應夜晚月亮的圓度來瓜分。然而一個月只有三十天,所以作為八十一分之一的某一妃子至少每三個月才能得到一次與皇帝共赴巫山的機會。

    對她們來說,真的是春宵一刻值千金。

    制度是人定的,也是被人執行的。碰到皇帝不執行這個制度,他的妃嬪們也就徒嘆奈何了。

    比如“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楊玉環,就讓“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千寵愛於一身”。唐玄宗只是專寵楊玉環,還時不時地跑到宮外與虢國夫人偷吃。他的其他妃子恐怕就只能望眼欲穿、獨守空房、孤枕難眠了。

    至於沒有品級的一般宮女就更可憐了。除了有時候皇帝臨時起意、偶爾臨幸,她們基本上全都是被迫守身如玉,直到終老。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也許她們說玄宗的時候,心裡是哀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本女主名叫夜若離的玄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