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66432215929

    魏蜀吳三國鼎立,鼎立之勢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政治軍事經濟上的穩定局面,也是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才會有如此的關注度,這是從政治軍事上的大勢把握,是三國發展的戰略思想。

    1、赤壁之戰時,劉備是一個剛剛從附屬品變成了流浪漢,被曹操追著屁股打,逼不得已聯合孫吳轉守為攻,打擊了曹操剛剛興起的一統天下的雄心,對南方的戰略由攻轉守。

    2、赤壁之戰後,形成二守一的形勢。各自開始自身發展,劉備據荊州取益州,曹操定內政,取漢中,平雍涼,孫權注意力從長江中游轉到下游,在江淮之地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

    3、劉備襲取漢中,緊接著襄樊之戰,曹操聯合孫權算計了關羽,曹操也耗盡了最後的心血,對蜀由攻轉守,進入內部權利交接重新整合階段。

    4、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劉備白帝託孤,交權諸葛。曹操+劉備+孫權的局面轉變為曹丕+諸葛亮+孫權的局面。

    5、曹丕比較不幸,在位六年就累死了。然後孫權發動石亭之戰,曹休兵敗病死,曹魏對吳全面轉守。諸葛亮五次北伐,不斷進攻關中。也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規模較大,其餘三次都是比較小,諸葛亮也累死了。魏吳在江淮也是稍有摩擦,合肥之戰就有三次。孫權倒是保養的比較好,但是在接班人的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搖擺不定。曹丕+諸葛亮+孫權的局面因為兩者去世,各自開始內部鬥爭。曹魏內部司馬氏率先平定內政,蜀漢和東吳都存在嚴重的內政問題,三足鼎立局面兩足出現了問題,然後就有了西晉統一的局面。因為司馬氏在雍涼方面有絕對控制權,也出於司馬昭需要功績來更加穩定局面,然後就在這個歷史上很恰當的時候滅了蜀。

    三國60年平衡局勢下,秦嶺和長江天險對蜀吳起到了應該有的防守力,但是在局勢發生變化下,天平向其中一方傾斜時,這個防守力就明顯削弱了,因為只有人利用天險才能有強悍的防守力,人不行了,防守力下降是一定的。

    三國,是一個由混戰轉向平衡再轉向平衡打破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激戰場》3月18日更新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生火做燒烤,這是怎麼做到的?新模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