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月小文

    我也是從一個小白開始學習瞭解對聯,並且十分喜愛,拿它作為一種遊戲和消遣,目前初步瞭解對聯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仄平相對

    上聯仄(三,四聲),下聯平(一,二聲);特別是詞句中重要的詞比如風對月,山對水,柳對花等一定得講究平仄對丈;做到每一個字都講究平仄不容易,因此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

    另外,上聯最後一個字應是仄聲;而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

    每一句對聯中平仄參差分佈較好,不能有太多的仄也不能平字太多。

    二,詞句工整,優美

    三,意境優美

  • 2 # 李連明

    對對聯,只研究格律,意義不大,況且,嚴對和寬對有所區別,但都是可以的。

    平仄上注意兩點就行,上聯結尾的字一般用仄聲字或入聲字(比如福就是入聲字),下聯尾字用平聲字;上聯結尾三個字不用連續三仄聲字,下聯當然也避免三平尾。

    上下聯位置相對應的詞詞性相同,上下聯相對應的語句結構一樣。上下聯中儘量避免用相同的字,比如上聯說“一草一木”,下聯就不能說“一花一葉”,更不能用“一花一草”。

    不光是詞性、結構、字數相對應,具有誰對誰也有講究,請查閱《笠翁對韻》,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雲橫。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等等。

  • 3 # 奮怒的老楊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從對聯的分類說起。我膚淺的分類,不對之處請指點。一、對聯分實用類和娛樂類。實用類是能貼上在門上的對聯,如:春聯、喜聯、壽聯、輓聯。這類對聯相對嚴肅,且大多是延用不太會創新,因此這類聯是對仗工整,平仄為正格的聯。

    三、娛樂類的分類,娛樂類你出我對基本分三類。1、意境對,寫景抒情,這一類也是很嚴肅認真的。因此,要遵循格律,不能犯忌。2、機巧對,這類因為有雙關、嵌名、拆字、合字、迴文等機關,首要的是對上機巧,平仄可大副度放寬,甚至不問平仄。3、無情對,無情對要求每字皆工,上下聯意思越遠越好。每字皆工是包涵平庂的。初學者少以玩玩無情對,對煉字很有幫助。

    四、最重要的說意。只針對意境聯。

    一病隔,對聯比絕句字還少,用那麼少的文字要完整的表達景物和感情非常困難,如果對句不能和出句全力描寫一種意境,那麼肯定失敗。

    二病合,對聯惜字如金,如果都說一個物一個情就是浪費。

    三病春秋,季節對聯要看寫的大小,出句寫整個春天的可以用夏秋冬對。如果寫的是眼前能看到的,就不能用其它季節對。

    四病情,出句如果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句必須延續或者反駁以及規勸。

    五病抄,古文句式,大多翻唱且不如前。想突破必須創新,新事物比如:紅綠燈,公交車,發工資,看電影。如果不用現實景,不會達到古人的。

  • 4 # 漂泊童子

    對聯的格律,就是格式和韻律。也就是老師們常講的什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類的,第一要務是上下聯字數相同,這是規律,也就是律,或者叫紀律。第二就講韻,嚴格地講,上聯的平仄與下聯必須嚴格相對,也就是平對仄,仄對平,否則,對出來的永遠稱不上佳聯。

    本人覺得對聯(古又稱“對對子”)比詩詞容易得多,古時學童都是從“對對子”開始,逐步精通了韻律。精通對聯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的詩詞,而精通詩詞的人則一定能對出好對。對聯只講求對仗工整,應情,應景;而詩詞的講求卻複雜得多,甚至有的時候能拋開一切只取意境獨立成詩。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甚至可以這樣理解:對聯是詩詞的入門功課。。

  • 5 # 山人觀風

    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種非常講究字音意韻的文學藝術形式。對聯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要求構思巧妙,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充分展現了中華漢字語言的豐富內涵與表現形式和藝術特色。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要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瞭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對聯格律指的是對聯中有關平仄、詞性、語法修辭,以及書寫張貼等方面的格式與規律,其核心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點,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這其中平仄是最基礎的,平仄是中國詩詞對聯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對聯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之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現代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對聯中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上下聯平仄相反,

    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馬蹄韻”是對聯常用的一種平仄格律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意節點定韻也是需要注意的,另外對聯中的專有名詞或人名是不能分割的,需要注意的是意節點定韻。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對聯的格律要求也隨之有所變化,但有三點關鍵要求必須遵守。一是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二是片語的最後一個字。 片語是中國文字,也是對聯文字的基本單位。片語大多是由兩個字組成,也有由三個字組成的。三是長聯中每句的最後一個字。長聯由很多的句子組成,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平仄相對,這實際上是擴充套件了的片語的要求。綜上所述,歸納到一點,就是在節奏點上,平仄一定要嚴。

    對聯格律還有其他一些要求和忌諱,這裡就不一一綴述了。

    時代在變,現代文學的形式也在不斷髮展變化,散文體成為主流趨勢,對聯也要積極吸收現代文化新的片語、語音、習慣和節奏等。因此,對聯的基本格律,在儘量遵守基本要求的同時,可以有所寬鬆、靈活和變通,但不管怎樣,語音語調的節奏韻律運用還是對聯的基本特徵。

    千古名聯欣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杜絕商標被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