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09164048688

    而後者作為小說,則加雜了許多個人的見解。《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遭受到作者不少的批判,並且給他加上了“奸雄”的稱號,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世許多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看法。但小說並不是簡單的加以醜化,而是從眾多的細節中反映出來,作品中寫到曹操謀刺董卓未成,亡命東行,途中誤殺呂伯奢家屬,後又故意將計就計殺了呂伯奢。這點將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的奸詐性格描繪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與曹操“奸詐”的一面相對照的是關羽的“忠義”。作者在作品中極力推崇劉備,關羽這一方。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首先要考慮到作者所處的時代是明代,當時還是封建社會時期,思想仍停留在一味的推崇“忠孝仁義”的行為。而劉備,關羽作為與漢室正統有關的一些人,理所當然被人看作為正統,這樣就得到了推崇。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無疑是篡位的另一種形式,自然而然地被作者所鄙棄。但作一個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曹操的奸詐背後有著雄才偉略,關羽的忠義背後也有著剛愎自用。由此可見,並沒有什麼完美的人物,只是多一些可贊之處,少一些可憎之處罷了。曹操雖奸,而最終沒有篡漢。一些人認為曹操這樣的舉動總算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線。而另一些人卻認為這恰是奸詐的體現,原因是“其子曹丕篡漢後,追封曹操為武帝,曹操早有所料,故不親自篡漢,以免後世罵名!”但事實上曹操生前說過:“吾若有幸當為周武王。”說明曹操在謀劃篡漢之時仍不忘要得的名正言順。這是曹操身上特別的一點。曹操以“求賢若渴,驕傲自大,足智多謀”三點最為突出。這三點也奠定了他作為一個奸雄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瓶座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