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北老崔

    我們大部分都是看到影視劇中的一個場景而生出的疑問,古代封建王朝在面對大災之年,各地出現很多災民,一般朝廷都會進行賑災。賑災基本上都是以粥為主,讓我們現在生活在新世紀的人感到好奇,為什麼古代賑災一般都是熬粥而不做乾飯?

    古代糧食並沒有現在富足

    看到問題讓我想到了晉惠帝的一句名言,為何不食肉糜。

    晉惠帝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樹皮,導致大批百姓活活餓死。訊息傳到宮內,晉惠帝一心想為百姓做事,經過自己反覆苦思,想到了一個自我感覺完美的對策,於是乎對大臣言道,:“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只能說沒有經歷過人不要對別人的行為和事妄自議論和建議,同樣古人糧食沒有現在充足,不要以現在新時代糧食富足的條件去抨擊古代統治者為何不給災民吃上厚實的乾飯。

    作為帝王大多都是一心為民,只有極少數的帝王貪圖享受,古代面對大災之時災民無數,糧食實在沒有過多剩餘,只能以粥來勉強維持災民的生存。

    古代帝王也想讓賑災之時,給災民做乾飯,讓災民吃飽喝足不再受飢餓之苦,糧食實在沒有那麼多,畢竟古人都是靠天吃飯,糧食產量勉強能維持生計,遇到大災之年,顆粒無收,只能用粥來維持人基本的生存。

    古代賑災不但以熬粥來賑災,碰到糧食太過稀少之時,為了災民能活下去,甚至會往粥之內加入沙子,這也是不得已而為止。

    畢竟可以用救一人的糧食去救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加沙子也是為了多讓一些災民能活下去,把冒充災民的人剔除在外。

    粥易消化讓身體更健康

    喝粥易消化更健康這個理由有點牽強,說白了就是強行解釋。

    古代大災之年,吃草根啃樹皮是平常之事,甚至出現無草根樹皮可食的地步,易子而食也會發生。

    人在多天沒有吃飯的情況下,一下子吃太飽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嚴重者可能危機生命。

    另外人在極具飢餓之時,往往吃粥比吃乾飯堅持的時間要久,粥不但省糧食可以救更多的災民還可以讓災民更健康。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年代,在遇到災難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災,國家第一時間安置災民。

  • 2 # 觀景說史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段歷史記載,就講述了晉惠帝司馬衷的一些笑話。他不但非常怕老婆(賈南風),智商也很有問題。他聽到蛤蟆叫聲,就問侍從們到底這叫喚的蛤蟆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再一次發生大饑荒,缺乏糧食的老百姓們為了活命,只能吃樹皮,挖草根充飢,但依然有很多老百姓餓死。

    古代災荒之年,只是熬粥賑災的原因

    在古代一遇到災荒之年,就會有大量的人因為糧食缺乏,最後活活餓死。由於古代封建制度所限制,最底層的老百姓並沒有太多的田地,很多都是靠租種地主田地為生的佃農。他們在一年辛苦勞作之後,還要把大部分上糧食作為佃租上繳給地主,留下來的勉強夠餬口。到了災荒之年,顆粒無收,糧食無以為繼,悲劇就會發生了。

    每逢大災之年,官府也會組織賑災,清朝時期就會設立粥廠賑災。但也有有愛心的富裕之家加入熬粥賑災的行列。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都是熬粥賑災呢?

    結語:因此不管是從經濟或者是健康角度來說,古代賑災所採取的熬粥賑災方式是極為正確的,不但其效率高,可以在不同場所佈施熬粥點,而且還大大增加了災民熬過災荒之年的機率。非常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而不至於捱餓。

  • 3 # 衣人

    1. 快速有效 熬粥方式簡便易行,沒啥技術含量。災民能及時解渴又解餓,如果捱餓時間長的話 喝粥更適合身體需要,不會造成傷害,咱們先人真不簡單,考慮周全。

    2.開源節流,延長賑濟時間。如果災情嚴重,受眾廣的話,就得長期施行了。熬粥能節省不少糧食,比施米和乾飯更利於賑濟廣大災民。

    以上回答,不知當否。

  • 4 # 看海聽風

    古代每當發生災荒,朝廷都會開倉放糧,但一來災民眾多,糧食有限。二來貪官層層剝削,真正能用來賑災的糧食真的不多。所以,能有稀粥喝就不錯了,哪來的乾飯。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裡,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片段,和珅與紀曉嵐通過賑災一事來辯論為官之道:

    紀曉嵐:燕城這幫貪官,把人吃的糧食換成牲口吃的麩糠,這事和大人知道嗎?

    和珅:我知道。

    紀曉嵐:那和大人不覺得慚愧嗎?

    和珅:我倍感欣慰。

    紀曉嵐:為什麼?

    和珅:紀先生有所不知,這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麩糠,這就等於原本能救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三個人啊。

    紀曉嵐:可麩糠是給牲口吃的,不是給人吃的

    和珅:哎…災民還算人嗎?

    紀曉嵐:你說什麼?

    和珅:你不要把眼睛瞪那麼大,行將餓死之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牲口,只要能活著,還什麼麩糠啊,那是好東西,啊! 草根,樹皮,泥土都可以吃。

  • 5 # 晚亭與落霞同暉

    看了題目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真是哭笑不得。

    不禁想起西晉那個傻子皇帝司馬衷。(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悍婦皇后賈南鳳的丈夫)。當臣子向他湊報,某地餓死了多少人時,他十分納悶,更不解的問,何不吃肉糜呢?

    過去幾千年都是靠天吃飯。十年就有幾澇幾旱,百姓能吃飽飯的年景不多。一旦遇到大災年,顆粒無收,就會餓死人,餓殍遍地,甚至移子而食。

    但米糧有限,加上各級官吏盤剝,到了災民這裡已是清湯寡水一碗,甚至找不到一個米粒。

    題中提出讓災民吃上乾飯,或出於良善,或是好意,就是缺少了對當時粥棚的了解和規矩。一百碗粥中的米也抵不上一碗乾飯的米多。設粥棚的人也負擔不起。

  • 6 # 搬磚有感

    1、粥養脾胃。病人恢復期間也是吩咐不要吃過補的食物,清淡飲食不會破壞脾胃反而可以促進它本身的機能。災民長時間沒有進餐脾胃虛弱不易消化,反觀其乾飯易漲肚。

    2、粥水把米中的精華融入粥水中。這樣做,災民更容易恢復精力。

    3、粥水的比熱容更高,可蘊藏更多熱量。眾所周知水的比熱容是最高的,熱容高可以蘊含更多熱量,人民喝了精力更多。

    4、乾飯需要配菜。災民人員多,眾口難調。

    5、粥水經濟實惠。

  • 7 # 我不是易中天

    我們都知道古人對自然災害得防禦能力非常低下,什麼山洪、霜凍、地震、蝗蟲等災難降臨時,他們大部分會流連失所、逃荒保命。而古代統治者也會做出相應的應急機制去賑災,熬粥就是一種沒有辦法也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呂氏春秋·上農》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損。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說法。

    一個普通農民種地,種上等田地,每個農民要供養九個人,種下等田地,每個農民要供養五個人,供養的人數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一人”指一家農戶的家長,“治之”指家長率領全部家庭勞動力種植100畝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

    100畝田地生產的糧食才接近300石,也只夠十個人吃而已!前提是沒有天災、人禍,可見古代的糧食產量有多低。往後小農經濟的蓬勃發展這種狀況才有所改善,可歷朝歷代計量單位、人口、賦稅等情況不同,即使繁華如唐朝,偉大的詩聖杜甫也發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嘆。那麼熬粥賑災就可以用有限的糧食,受益更多的災民,救活更多人。

    所以統治者很難第一時間知道傷亡情況、受災範圍、災民人數等真實資料,為了留著後手,應付突發的變化,即使糧食夠也會選擇先用粥來賑災,因為萬一災害範圍擴大,災民人數暴增,如何應對?粥是保證災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也是保證充分賑災的必要方式。

    古代等級森嚴、封建專治,災民作為最底層的勞動群體,往往備受剝削,各種壓榨。他們沒有任何選擇,喝上一口熱粥保命就算萬幸。災民們沒有選擇,可我們有選擇,現在科技發達,農業興盛,更應該珍惜食物,愛惜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8 # 南朝四百八十寺

    比如,有十萬災民,糧食只有一千石,你做乾飯,可以讓一萬人吃三天,你做稀飯,可以讓十萬人吃三天,你怎麼選?

    都受災了,災民能想的就是兩個字“活著”,吃飽飯?不存在的,平時不受災都吃不飽,現在受災了,想靠救濟吃飽飯?

    吃飽了是不是還要菜?還要葷腥?還要房主住?還要棉被?

    朝廷為什麼賑災?如果不賑災,饑民就會生變,就會造反,如果你糧食不夠,什麼後果?而如果你給口吃的,只要讓他們活著,有希望,他們就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了。

    如果你給乾飯,一個主要朝廷沒那個實力,因為受災通常不是一個縣的小問題,而是數省的大問題,比如蝗災、黃河決堤等,朝廷根本沒可能讓他們吃飽,只能讓他們活著。

    二,災害的持續時間長,並不是幾天幾個月的問題,而是要拖到來年糧食成熟,這得多少的糧食儲備才能解決問題啊,

    三,如果讓他們吃飽了,他們就會提更多的要求了,就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了。

    所以,糧食不夠的情況下,稀飯能讓受眾面更廣,能救濟更多的人,能救濟更長的時間,拖到來年糧食收成,

    現在的年輕人,才脫貧三四十年,廣大農村才脫貧二十年,就忘了苦日子,

    我們小時候,吃飯碗裡有剩飯,那是要捱打的,窮點的家庭,是要稀飯和紅薯混著吃,不然糧食不夠吃。

    這是現代啊,三四百年前的古代呢?杜甫白居易的詩沒讀過?半數的糧食交了地租,剩下的糧食還得留足來年的種子,再剩下的是全家人活命的東西,平時基本都是吃不飽飯的。

    而受災的情況下,活著就行了,還想靠受災填飽肚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卻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