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聯媒體
-
2 # 大特保
手足口病由什麼引發?
已經清楚,腸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至少20多種A組腸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柯薩奇病毒A6型(CV-A6)、柯薩奇病毒A10型(CV-A10)最為常見,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數由EV-A71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體後,通常有2~5天的潛伏期,隨後出現症狀。根據症狀的輕重程度,臨床上分為兩型:
輕症手足口病
輕症手足口病的孩子會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厭食、腸胃不適等症狀。
發熱1~2天后會出現皮疹,典型的會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面板出現紅疹及小泡樣損害,病程一般5~7天。
重症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多發生在小於3歲嬰幼兒,除了發熱、皮疹以外,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手足口病的傳播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患者發病後第一週傳染性最強。
手足口病患兒治療手足口病沒有特效藥,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藥和所謂的抗病毒藥,孩子更多需要的是家長的用心照顧和陪伴。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1)注意手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
(2)寶寶的餐具和玩具在使用前後都要充分清洗、消毒。
(3)不要讓寶寶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5)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6)不要讓寶寶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腸炎的病人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7)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傢俱等,清潔後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8)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聚會聚餐活動。少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外出儘量戴口罩。
(9)接種疫苗。
-
3 # 育學園
目前上市的EV71滅活疫苗只對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起到預防作用,不能預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接種EV71滅活疫苗後,仍有可能感染別的病毒引發的手足口病。EV71滅活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預防手足口病,但能有效減少重症的發生。
所以,接種疫苗是預防重症手足口(EV71型)最有效的措施,6月齡-5歲孩子可以接種,一共2針,建議儘量在孩子1歲前完成接種,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除了打疫苗,預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下幾點:
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是最好的預防方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通風比較差的室內場所,流動的空氣可以減少孩子接觸呼吸道傳染病的機率。
洗手:培養孩子在飯前、外出玩耍後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是喜歡吃手的孩子!當健康的孩子接觸到感染手足口孩子“飛沫”的時候,如果沒有注意正確洗手,很容易讓病毒有機可乘。
定期清洗玩具:
在手足口高發期,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即使只在家裡使用也應該經常清洗。對於毛絨玩具,洗乾淨後在太陽下暴曬晾透。
勤檢查:
在手足口多發期的時候,注意觀察孩子的體溫,每天晨起檢查孩子手心、腳心面板和口腔有沒有異常的小疹子出現。
回覆列表
手足口病疫苗要不要打?如何讓孩子遠離疾病呢?春夏之際是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很多家長也因此有所顧慮。對於疫苗,有些家長認為有副作用,不敢隨便給孩子接種;有些家長又覺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亞型如此之多,接種疫苗能否起到作用;還有家長認為手足口病也沒什麼大不了,多數能自愈,沒什麼大問題就行。可見,大家對這種疫苗認識片面,以致於陷入糾結中。下面給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常見的致病病毒有二十多種。EV71是其中一種病毒,而且目前只有這種亞型的疫苗。因此有很多家長擔心接種疫苗根本起不到作用,畢竟致病病毒多達二十餘種,單單接種其中一種亞型的疫苗,能抵擋住嗎?
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在統計的手足口病病例中,80%以上的重症、90%以上的死亡病例都是由EV71引起的。接種EV71疫苗後,保護率達97.3%。所以,有必要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建議小孩在半週歲後到一週歲前完成EV71疫苗的接種,而且越早接種越好,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疫苗是預防的作用,當然也不是說注射了疫苗孩子就一定能遠離疾病。首先是致病病毒還有其他亞型,但是這些亞型一般是能夠自愈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註意,平衡飲食,儘量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源。
指導專家:石計朋,主治醫師,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