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46379735297

    這不叫後期配音,而是叫ADR(automated dialogue replacement)電影錄音是要求特別高的,比如你要錄人聲,動作聲音和環境音,你不是拿一個麥克風一起錄就完事了。而是人聲單獨單聲道麥克風乾乾淨淨一條音軌,不同環境音單獨不同音軌,不同動效單獨不同的音軌,後期再在專業混錄棚裡混音起來。一般來說,在Pro Tools軟體裡面同時幾十條音軌是很正常的,上百條也不稀奇。

    所以對於視聽效果要求特別高的院線電影來說,你必須要純淨的人聲(一般放在中置聲道),而現場錄製的同期聲總有些那麼不太理想的因素,不能全部用在成片裡面。於是,演員本人或者配音演員就要在棚裡,戴著耳機看著畫面,在最理想的錄音環境下進行對白替換,也就是ADR。

    這對於高成本的院線電影是基本操作了,基本上90%的院線電影裡面的90%用的都是ADR。 例外是,有些個人風格的導演,比如諾蘭,就喜歡用同期聲;有些獨立電影受限於成本也用的是同期聲。

    提問中說的“後期配音”這個從字面上也對,但是容易給人誤導,以為是演員臺詞水平不行才找的配音。但其實這是兩回事,望周知。

    至於單部電影,可能有各種情況,比如為了後期審查而改臺詞,或者某些演員講外語/方言不行等等情況.... 但既然是一部能透過技術審查(對,中國電影除了內容審查還有技術審查)肯定不會是網友說的那麼不堪。中國電影再差,院線電影的基礎技術門檻還是有的,大家就不要操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扣肉的簡單做法,扣肉用什麼材料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