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就唐代而言,藩鎮實力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勁了,而且就其與整個唐王朝命運的關係來講,在很多時候也直接影響了整個唐代王朝局勢的發展,在其後期的歷史程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藩鎮也稱為方鎮,節度使割據形成的軍事力量集團。最開始,藩鎮起源於邊疆地區保衛邊疆領土的守衛軍。唐初,守衛邊疆領土的守衛軍實力各有一些不同的稱稱謂,規模比較大的稱為軍,小一點的叫守捉,再小的叫城,再小的叫鎮,而而在其上作為總統領的單位叫做道。這個是唐代武德到天寶年間邊疆防禦的基本狀態。其中軍、城、鎮、守捉各級皆有使,而道一級有大將一人,稱為大總管,之後也更名為大都督。

    到了唐太宗的時候,在行軍作戰時稱為大總管,在其本道任職時稱為大都督。到了高宗永徽時期,因為都督帶使持節,所以也被稱為節度使,但此時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名稱稱謂。

    景雲二年,任命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自此而後,在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都開始設定節度使,其逐漸掌握兵權。到了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叛時,其進攻京師,中央的軍隊實力太弱幾乎不能與其對抗,兩京都被貢獻,唐王朝差一點也終結。

    唐肅宗起兵靈武,諸鎮之軍隊共起誅賊。之後祿山子慶緒及史思明父子繼起反叛,肅宗命李光弼等對其討伐,號稱‘九節度之師’。之後終於將其實力消滅,各路功臣都封為侯王,都除節度使稱號。在此之後,方鎮格局逐漸被調整,藩鎮實力被消耗。

  • 2 # 蹦迪的肥胖螞蟻

    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倕各異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

    藩鎮的出現是為了什麼?為了防止異族的侵犯,這就表明當時的狀態,國家戰鬥機器尤進攻轉為了防守。

    戰爭消失,自然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對於邊區來說,一切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當邊去與中心區的差距擴大到士兵受不了的時候,亂子就出來了。當然這是百年的時間才能發生的事情。

    在這樣的不公平之下,一代代的傳下去,從節度使到士兵都感覺到自己在邊區是受苦是委屈的,那麼作為節度使,該怎麼做,無非就是多加錢,多安慰,多聊心,最後士兵把你當老爸,你把士兵當兒子,老爸得為兒子,著想啊,那我們就入主中原,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

    這就是潘鎮,其實國家對於邊區是這樣,邊區對於國家也是這樣,每次國家不穩的時候,邊區總是會背後下刀子,漢朝末年的董卓,明朝的吳三桂。

    唐朝的潘鎮在安史之亂之前還是比較的安份,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多年直至唐朝滅亡。

    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壯大不是一個人的事,不是一個片區的事情。當香港人唾棄深圳人,深圳人唾棄上海人,上海人唾棄北京人·······最後邊區的老少爺們幹嘛呢?我這麼苦這麼累的在邊區幹嘛?

  • 3 # 蓮葉清新何田田

    唐代藩鎮割據的基本發展狀況可以用兩個詞形容:聲勢浩大、愈演愈烈。

    唐朝中葉之後,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割據一方,完全不聽從朝廷調遣,不服從中央命令的,勢力一天天強大,最後發展到公然對抗中央,企圖竊取國家社稷。

    “藩”本意為“藩籬”,引申為守護。“鎮”指鎮守。封建朝廷設定軍鎮,本意是想要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

    “安史之亂”爆發,藩鎮割據局面就此形成,從此成為大唐帝國身上一顆不能割去的毒瘤。 一方面,各大權在握的節度使成了帝國不穩定的根源,直接威脅到皇權,但客觀上對於邊疆的穩定,防止敵夷的侵犯,也起到關鍵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藩鎮割據的局面才在唐朝持續了150餘年,直至宋太宗趙光義滅了北漢,藩鎮割據才徹底結束。

    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名之為“藩鎮割據”。

  • 4 # 燕北林叢

    唐代藩鎮最早出現在睿宗景雲二年(711年),為防吐藩的入侵,設河西藩鎮,任命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這是唐朝的第一個藩鎮。直到北宋統一,藩鎮才消失。

    在唐初,中央政府在各地設有守捉、城、鎮、軍等總稱為道,如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把全國劃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開始並沒有在各道設固定的官員和辦事機構,只是臨時差遣或地方官員兼任大使進行巡察。

    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十道又劃為十五道。置十五道的觀察處置使三年一替。他們既有自己固定的轄區和治所,又有察區所屬刺史等職務的人事任免權。邊境諸道的觀察處置使多由節度使兼任,併兼任支度、營田,軍民財政等大權於節度使一身。

    天寶年間全國設定了十個節度使(九節度使,一個經略使),即:河西、范陽、隴右、劍南、安西、朔方、河東、北庭、平盧、嶺南節度使。這些節度使平時既有固定的轄區、治所,權力又大於其觀察本道內的諸州刺史之上,便已經形成了州的上一級的行政機構。節度也就成了自擅一方的封疆大吏。由於軍民財權獨立,已經隱隱遊離於中集權之外,只是不能徹底否認中央。

    玄宗時期,由於均田制的瓦解,府兵制也被募兵制所取代,募兵制的形成和發展為藩鎮割據創造了條件。

    府兵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平時是耕種土地的農民,閒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武器、馬匹都是府兵自備。國家設有負責府兵選拔和訓練的折衝府。

    募兵制就是國家以僱傭的形式招募兵員,應募者應以當兵為職業,長期在軍隊服役。在中國歷史上,從戰國時期到三國這段歷史基本上都是實行的募兵制。在唐初實行了一段類似於春秋井田制時的兵農合一的府兵制。玄宗後期,由於均田制遭到破壞,農民大量破產,到了天寶年間,折衝府基本無兵可交,重又改行募兵制。

    募兵制的實行,就使各鎮節度使擁兵自重,尤其邊庭重鎮,兵員集中,節度使們漸漸擁有了和中央抗衡的資本。特別是北方道,經常是以一人兼任兩三鎮的節度使,比如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終至發動了叛亂。

    安史之亂期間,為了平叛,中原各地又新設定了許多藩鎮,戰後並未撤消。

    憲宗李純繼位後,由於經過多年的恢復,中央在財力和軍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便開始了削藩政策。李純在位期間是平叛削藩的歷史時期,各路藩鎮大都被征服,歸順中央。李純死後穆宗繼位則主張裁減兵員。長慶元年(821年)河北盧龍發生兵變,“河朔三鎮”復叛,由於討伐無功,朝廷只好預設現狀。

    從821年到875年(乾符二年),五十多年的時間裡,雖然時而出現一些割據,但都在朝廷可以控制的範圍,沒有形成大動亂的局面。

    875年爆發了王仙芝、黃巢的農民起義,唐朝徵集各鎮兵馬鎮壓。各鎮就又趁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實力,剿滅義軍後,各鎮間開始了相互兼併。朝廷形同虛設。天祐四年(907年),朱溫奪取了中央政權,藩鎮割據演變成了五代十國,延續著相互吞併的戰爭。直到宋太祖趙匡胤,憑著手中的一條盤龍棍,打下了天下四百州,才結束了割據戰亂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肉晚霞用什麼肥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