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書一點通
-
2 # 創新炎黃
書法練習有技巧,基本動作要合理,另切忌貪多求快,欲速則不達,開始手顫屬正常現象。
讀了朋友說明,覺得書友有點著急。其實一開始任何人寫字都容易發抖。
同時,能發抖,說明你已經很認真練習書寫。因為只有力求動作標準時,才會肌肉緊張發抖。這是好的一面。
換個角度看,也可能有三方面潛在問題存在。
其一是握筆練習時間太少;
其次是肌肉鍛鍊不夠,還容易疲勞;
其三是練習方法不當,字太小,戓者速度太快了點。
不過改進建議也有三點。
建議1:經常鍛鍊手臂肌肉,提高手臂血液迴圈狀態,不至於書寫肌肉動輒缺氧、痠痛顫抖。過去有書法家為了練好書法,轉而舞劍練臂力練動作精度,就是這樣的道理。
此外,還可以經常按摩推拿手臂部肌肉,以及其它鍛鍊手臂的手段來訓練也可以。同時也可以提高肌肉抗緊張承受力。
建議2:調整書寫姿式,可以先枕晼練習10釐米見方中大字型毛筆楷書,培養筆畫書寫"一畫三段寫“的書寫意識。
字型大一些,容易處理筆畫起筆、收筆、折筆書寫的細部動作配合經驗。字型太小,初步書寫練習,練習者進行筆法筆鋒書寫時,設有足夠空間練習筆鋒書寫技巧。
建議3:初步練習筆畫時,開始要用一種"精雕細刻"的思想,慢速書寫筆畫"一畫三段寫"的各片段,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平穩行筆了。
小字小楷要寫好,硬筆的起筆、收筆、折筆點體現筆意即可,不必強求停頓造就"稜角鋒芒"的形態畢露,更不可誇張表現。
如果還想體現個人書法的藝術化個性特色,儘可以從"撇"“捺"這兩個曲筆筆畫形態變化來拓展文字的個性形態。
-
3 # 快意詩畫
手抖,那一定是練毛筆才會茲生這種現象。初學毛筆書法,特別是練習正楷字,一筆一畫的臨寫過程中,一定會出觀對毛筆的難以控制。
毛筆筆鋒一般都是利用動物毛製作而成,呈倒圓錐體,柔軟而富有彈性,利用這種剛柔並濟,且筆端尖銳的特點,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線條的粗,細,起筆收筆的藏,露。筆鋒的翻轉,挑撥。表現力非常豐富,完全可以任由書寫者的心境,自由發揮。正為如此,毛筆書法藝術流傳至今,仍是魅力無窮。
毛筆筆尖柔軟,所以初學者最難把握,輕重不一,手法不熟,致使線條粗細不等,心神慌亂,一緊張,手便抖動起來,手抖基本原因在此。
要想達到意定神閒,出手穩定的地步,首先得勤於練習,熟悉掌握毛筆的特性。其次還得調節呼吸,安定心神,方可達到心手雙暢,任意揮灑的地步。當然須要一段時間的磨練,不可操之過急。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祝你成功!
本人也是書法迷,敬請指正。
-
4 # 跑步讀書
個人覺得,練字都會有手抖的階段。你說的手抖、難掌控、頓筆變成豎橫這些我也都經歷過。要克服此情況,有以下建議(1)要自信。雖然一開始寫得不太好,但要相信自己總會寫好的,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那就是希望;(2)要勤練。類似頓筆變豎橫這樣的情況,我以前個人的原因是因為起筆、落筆還不熟悉,該落沒落得下去,然後字就變形了。熟能生巧嘛,就從簡單筆畫反覆練習,很快就能見效果的。(3)要臨摹。個人覺得,練字不知道別人怎麼寫,好的字是什麼樣,就獨自一人練的話,成效不是很明顯。情況許可的話,看看一些老師的影片,找幾本字帖,照著反覆臨摹,不求寫的字有多少,一定要對一筆一劃認真琢磨,慢慢效果就出來了。
-
5 # 不二齋
第一,看到你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執筆問題,因為你說寫一會手就累,如果用正確的執筆方法可能寫不好,但不至於寫幾個字就累了。
五指執筆法是最標準的執筆方法,也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法,大部分人都用五指執筆法,但如果沒有老師,直接看圖片學習,很多細節就會被忽略掉。
1、掌豎腕平,這個非常重要,如果腕部弓著,一是影響手的靈活性,第二是手臂容易累。2、大拇指一定要向外鼓一點,不要往裡面凹,如果凹進去,那麼筆就會卡死在裡面,很多細緻的動作就不能運用手指,增加手腕和手臂負擔,容易累。
第二,關於手抖的問題,有可能有以下原因。
1、練習的數量太少,對於毛筆的效能把握不是很好,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多練習就好了。
2、可能和執筆有關,參照第一條。
3、如果肩部或者手腕受涼了,或者腎虛也可能手抖,注意保暖,不要空調直吹身體,多吃進補食物啦。
第三,就是用筆問題啦,可能用筆不得法,學書法還要找個老師啦,等上了路再自學,一開始就自學很可能誤入歧途。跟著老師學一年,勝過自己學十年啊。
-
6 # 千年蘭亭
記得小時候,隨著《少林寺》的上映,我們一些小夥伴也學著電影蹲馬步。剛開始,沒幾秒鐘腿就開始發抖,堅持一段時間後,蹲的時間逐漸變長。
初學書法,其實與蹲馬步有某種相似,即都要讓肌肉適應動作。
寫書法要懸腕、懸肘,肌肉對這種動作的變化,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反映出來的就是肌肉的抖動。
與蹲馬步類似的是,隨著懸腕、懸肘時間的增加,抖動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所以說,初習書法,手抖是正常現象,一般2-3個月後,這種抖動就會消失了。
回覆列表
楷書的長橫,沒有必要這麼用力的,下筆很輕盈,頓得很輕,右上方傾斜,收筆略重。
若是你把握不好,完全可以忽略開始的頓筆,收筆時稍重點即可,多注意楷書結構,寫出手感後,長橫會會寫的比較自然的;
我很少寫楷書,可作參考:
下圖字貼上的,沒有哪個橫很用力吧?
至於握筆姿勢,其實大多硬筆書法家握筆姿勢,很多都不一樣,沒個標準的,不是這個原因!手感問題每個人都有的。有時寫字有感覺,有靈感,怎麼寫怎麼順,有時沒感覺,越寫越爛,正常的!傳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是狀態極佳的時候,寫出來的,後來再寫就達不到那個感覺了。
我們都普通人,練字要勤于思考,但重點是要記住天道酬勤,做到熟能生巧!我一年練的A4紙,正反都寫,摞在一起已經10幾釐米了,這還不算很多扔的!下圖是以前拍的:一起加油吧,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