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耕田人王七

    謝謝邀請,練習腕力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筆鋒入紙及執行的力度,以增強線條的質感,而書法級別的高低就該以此為標準,所以腕力的練習需具備以下幾點,一要有恆心懸腕,不怕寫得差,不怕腰痠疼。二要養成站書的習慣,避免身體任何部位與桌椅紙接觸,可能需要很久,也可能是大半年,才可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 2 # 松風閣書法日講

    中國的古人對於執筆姿勢的追求已經到了痴迷的境地。我們隨便翻看每一個書法家的書法理論,幾乎罕有書法家不談腕力、執筆等相關知識的。比如蘇軾曾經就這個問題做如下描述:

    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而歐陽詢則是另外一種態度:

    (執筆)急捉短搦。

    並且我們考察這兩位書法家的書法就可以看到,他們在書法執筆姿勢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的書法風格。

    目前通行的五字執筆法,實際上是指法和腕法並重發展的一個執筆法,也是目前我們最為合理的一個執筆方式。對於這個執筆方式來說,要想調整腕的揮運,其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枕腕、懸腕、枕肘、懸肘。

    這四個執筆姿勢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不管他們具體的定義是什麼,其根本的一個區別就是在於是否讓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自由。你看,枕腕是將腕部放在另一個手背上面,這個時候腕其實相對來說比較死,沒有靈活性,但是足以應付小楷和中楷小字。但是具體到了大楷榜書甚至字型更大、書寫聯絡更為緊湊的行草書的時候,就要把腕抬起來,這就是懸腕,如果懸腕不夠,那就懸肘,如果懸肘還不夠,那就要站起來懸肘懸臂書寫,其最根本的目的,也是為了腕部能最大限度的自由揮運。

    其實,中國書法的奧秘,就這麼多,也就這麼簡單,說來說去,就是腕部的一個鍛鍊靈活的問題。藝術的本質就是一定身體技巧的熟練掌握和一定人生思考和哲理性的突破的結合,難道不是嗎?

  • 3 # 正德周

    書法運筆是用指力還腕力就這個問題下面詳細說一下,“骨”因“力”而存在,所以,尚骨必然重視筆力。筆力的來源有直觀的,更有非直觀的。就直觀的運筆來說,是用指力、腕力還是全身之力,書家各有見解。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送之。”為運筆使力確定了準則,被後代書家捧為圭臬。然而,這“盡一身之力”在歷代的仰止膜拜之下,給學人有益引導同時,因為註解的偏頗和極端,也帶來了深刻的災難。

    有益的方面是,歷代書家把“盡一身之力”層層分解至肘力、腕力、指力,甚至有寫何種筆畫用何種力的詳解。比如,唐人在論述運指時說:“作點,向左以中指斜頓,向右以大指齊頓。”發展到清代,以包世臣“五指齊力”影響最大,他寫詩言:“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齊力難。”如此詳細的註解,卻適得其反,讓人迷失在細微末節之中不知所措。這種細而全的書論,看似在講方法,又無不與神秘相伴,令人將信將疑,欲罷不能。所帶來的災難是把運筆使用的力,與書法內容的筆力混淆,讓世人誤解了書法“力感”真正來源。啟功先生是清醒的,他說:有人誤解筆畫中的“力量”,以為必須自己使勁去寫才能出現的……如果下筆、行筆時指、腕、肘、臂等任何一處有意識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硬,而寫不出美感的“力感”。所以,他說:怎麼拿筆都行,但要全身放鬆。那麼,如果全身放鬆了,又如何盡全身之力?思至此,涉及了用筆的核心。就一句話:用筆之力,不在於力。此語源於唐林韞《撥鐙序》。宋米芾《海岳名言》中也有類似的表述,主張筆力絕不是靠“用力捉筆”獲得的,“無刻意故作乃佳”。要真正理解這句話,就必須上溯至書法的核心“意”。“骨力”和“力感”一樣,都是書法“意”的一部分,不在於力,不是不使用力量,而是用“意”牽引和支配力,讓力自然的隨運筆動作流瀉出來,“所謂百丈遊絲在掌中也”(朱和羹語)。所以,運筆使力,不能僅僅停留在指力、腕力、肘力、全身之力的糾結上,要更多的體會“四兩撥千斤”的技巧,理解“力”與“意”的融合,如此,才能邁入書法之門,達到“惟力大而運筆益輕靈”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棕色頭髮染膏怎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