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粒橙960

    拼音的本質是漢字的拉丁轉寫,而不是記錄發音。

    在古代漢語當然有自己記錄發音的方式,比如反切。但這種注音只是用於字書,而從來不是為了學認字用的。

    自古華人都是一上來就識字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就是做這個的。

    反倒現在小孩識字要先學漢語拼音,等於是先學自己母語用另一種文字的轉寫,才學自己的母語文字。這種把母語當外語學的方式,真是莫名奇妙。這其實是近百年來漢語文界「音重於文」思潮的「流毒」,背後則是西方表音文字的思維方式。而傳統「小學」,一直是以「字」為中心。

    一個人對自己的母語並不需要學發音。

    諸如小學裡「歌-屋-古」這種學法,大概只是為了推廣普通話吧。從這個意義上,倒也無可厚非,畢竟沒有一個華人的母語是普通話。

  • 2 # 騰飛說史

    漢字是語素文字,並不是純粹的表音文字,也不是純粹的象形文字,漢字的造字法有所謂的“六書”,這“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其中的“形聲字”就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表音文字,因此語素文字既有表形(象形)的成分,也有表意(會意)的成分,還有表音的成分(形聲)。此外,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固定的發音,這就決定了漢字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

    正因為漢字有一定的表音功能,所以在沒有創制漢語拼音之前,古人是可以學習漢字的讀音的。每一個漢字的發音都是固定的,可以看作是一個字一個音,那麼古人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就已經學到這個字的發音了,從這個角度講,學習常用漢字,是不需要學習注音符號的。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千字文》就是古代讀書人的啟蒙讀物。)

    那麼,遇到生僻或者不認識的漢字怎麼辦呢?可以查字典,字典裡有漢字的注音,注音就是使用常用的漢字給複雜、生僻的漢字注音,那麼如何注音呢?

    在東漢以前,使用的是直音法,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就經常用到直音法,直音法就是用常用的字注音,如,瑄,璧六寸也,從玉,宣聲;珙,玉也,從玉,共聲;宋,居也,從宀,從木,讀若送。

    東漢以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注音方法,那就是反切,所謂的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一個漢字注音,第一個字注聲母,第二個字注韻母和聲調,如:“玘”字用反切法注音就是“去裡切”,“去”的聲母再加上“裡”的韻母,就讀作“玘”。

    使用“直音法”和“反切法”注音,都必須要首先懂一部分漢字。

    漢字的語音系統與歐洲的表音文字的語音系統一樣,相當的複雜,“直音法”與“反切法”只是簡單的注音,如何才能瞭解漢字的全部語音系統呢?中國古代有韻書與韻圖,韻書如:《大宋重修廣韻》、《洪武正韻》等等;韻圖有《韻鏡》等等。

    (韻鏡)

    當然,無論是學習“直音法”、“反切法”,還是閱讀韻書與韻圖,都必須建立在首先懂得一部分漢字的基礎之上。

    秦始皇實行了“書同文”,但卻沒有實行“語同音”,漢字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但畢竟不是純粹的表音文字,所以漢字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其讀音都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古代的讀書人,在啟蒙教育階段,都是跟自己的老師學習常用漢字的讀音的,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同一個漢字存在一定的語音差別的現象,而不可能形成統一的標準讀音,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古代的字典裡沒有注音方法。

  • 3 # 薛暖暖

    古人學習漢語發音,主要有三種標註讀音的方法:讀若、直音和反切。

    “讀若”“讀如”,是漢代訓詁學家創造的一種注音方法,其基本作用,是為某個漢字注音時,尋找跟它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以“弭,讀如彌”等語句進行解釋。也有學者認為,以“讀若”方法解釋的漢字,不但是字音相同或相近,而且也表示了當時這兩個漢字存在假借現象,也就是在含義上也相同,或者有所關聯。

    “直音”是漢末產生的一種注音方法。相比於“讀若”,“直音”方法對注音的解釋更加純粹。因為“讀若”解釋的漢字,一方面是對字音要求並不嚴格,相似即可,另一方面是對字義有所要求。而“直音”則直接尋找同音同調的漢字進行解釋,一看即懂。

    但是“讀若”和“直音”都有一個缺點,就是某個字音只有這一個漢字,就沒法準確註解,同音字數量有限的時候,還會出現用更不常用的字來註解,沒有起到解釋明白的作用。在這一基礎上,加上佛教梵語的傳入,對語言的翻譯互通有了更細緻的要求,東漢末年產生了“反切”。

    “反切”就是兩個漢字相拼,給目標漢字注音,相拼的第一個漢字為上切字,取聲母,第二個漢字為下切字,取韻母和聲調。如“唐,徒郎切”。這樣就能較為平易、準確地表示讀音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古到今,很多漢字的讀音都發生了變化,古代文獻中這些方法標註的讀音,有時與現代漢語中並不相同,對於研究者來說,這是進行音韻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需要注意不要貿然進行錯誤判斷。

  • 4 # 三上詞話作者

    如果說古代沒有拼音,怎麼知道中古時期主要是以黃河上游及中游地區語音為主,兼融全國各地之音的?古代沒有普通話,就拿唐朝姓李的皇上坐在龍椅上,他是隴西郡人,能容忍大殿裡的臣子們南腔北調不成?這不是像麻雀聚在一棵樹上亂吵一頓,而是商討國是。中古以來,普通話就是《平水韻》,平上去入四聲分明,其讀音《廣韻》《唐韻》等標得很清楚,與現在拼音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漢字注音罷了。

    這個問題答過z次了,若要真知道這個問題,查一下,要不在《三上詞話》中系統學去,說不定還成專家呢!如果捨不得花錢買書,還有一個簡截的辦法,到《三上》名下翻閱有關回答,保證能看到從來沒聽說過的事。

    關注《三上詞話》,就是關注學詩詞!

    三上詞話_百度百科

  • 5 # 南巷清風shvsjddj

    最早的時候可能靠的是口耳相傳;

    東漢末年有了反切;

    後來(宋代?)有了韻圖,也就是聲韻調相拼的音節表,漢語中每個音節位置都填有一個最常用的漢字,會讀這些字,就能讀所有的字。如果找不到常用的漢字,還可以根據同聲母韻母但聲調不同的位置找常用字,如不知道“腫”的讀音,但知道“中”的讀音,就把後者的聲調換成前者,就能讀出其音。

    元代出現了八思巴字拼寫的漢語拼音(藏人八思巴創造),明代出現了拉丁字母拼寫的漢語拼音(利瑪竇、金尼閣等西方傳教士創造)。但似乎瞭解的人很少。

    清代出現了改良後的反切,就是把反切上字儘可能用以單母音為韻母的字,反切下字儘可能用零聲母的字,如把“姑”的讀音注成“歌烏切”,讀起來比以前容易得多。

    清末出現了“官話合聲字母”,用80多個字母表示漢語官話的聲韻調,以及其他一些類似方案。西方人威妥瑪創制了威妥瑪拼音。

    民國時創制了注音符號。

    1958年的時候,大陸在注音符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演變成為現在的漢語拼音方案。

  • 6 # 889531

    估計原始漢子字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透過千萬年的演變升級發現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就建國以來的簡化漢字和繁體字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不論從字型讀音都有了改變。

  • 7 # leon140291981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注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於漢代。這一點在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說文解字》中對漢字的讀音常常說“讀若某”或者“某聲”,就是這種情況。例如《說文》中的“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 後代的經學家把這種方法說成“音某”,也是同一個意思。比如唐代陸德明編寫的《經典釋文》有“拾,音十”。直音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字來注直音;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難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這是違反學習原則的。 另一種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聲”。“刀”是平聲字,“到”是去聲字,單用“到”來對“刀”字注音是不準確的,因此必須法“到”字的聲調改變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讀音。同樣的,這種注音法雖然比直音法有所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聲調,然後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還有一種注音法,就是我們熟知的反切法,又稱反音、切。反切法自東漢到清末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對漢字標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四種觀點:一、起源於三國魏人孫炎。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中的《音辭篇》:“孫叔然(就是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於東漢末服虔。日本釋安然《悉曇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韻詮》中《反音例》稱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張這種說法。三、來自西域。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三:“反切直學,自西域入於中國,至齊梁間盛行。”四、中國古來有之。這種說法可能來源於“二合音”,沈括在《夢溪筆談》裡的《藝文二》卷十五中寫道:“切韻之學,本出於西域,漢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源也。”也可能是起源於文字創制之時,清代劉熙載所著的《說文雙聲》裡的《敘》說道:“切音始於西域乎?非也。始於魏孫炎乎?亦非也。然則於何而起?曰:起於始制文字者也。許氏《說文》於字下系之以聲,其有所受之矣。夫六書之中較難知者,莫如諧聲。迭韻、雙聲,皆諧聲也。許氏論形聲及於‘江’‘河’二字。方許氏時,未有迭韻、雙聲之名,然‘河’‘可’為迭韻,‘江’‘工’為雙聲,是其實也。後世切音,下一字為韻,取迭韻;上一字為母,取雙聲,非此何以開之哉?”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說“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讀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稱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見,反切是一種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現代的漢語拼音不一樣。現代的漢語拼音是一種音素拼音,即每個音素用一個或兩個字母表示,因此,用漢語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個字母,如“哦”,也可以用兩個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個、四個字母來標註一個漢字的讀音。反切是根據聲韻原則來進行拼音的,它其實是一種雙拼法,總是用兩個字來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個字(上字)代表聲母,第二個字(下字)表示韻母以及聲調即使是“零聲母”,也必須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烏寒切”。同樣的,即使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一個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許良切”。

    由此可見,反切比起上述兩種注音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侷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聲母,就應該只表示子音,但是實際上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完整的音節,單純表示子音的漢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韻母的,就應該只表示母音,但是同樣的,以母音開頭的漢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須借用帶有子音的漢字來作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韻學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謂的“呼”是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現代漢語中有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時期則只有開口呼與合口呼兩種)。例如,“烏,哀都切”,其中“烏”是合口呼,“哀”是開口呼。

    在以後歷代中,反切被不斷改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韻》和《集韻》。雖然都是宋代的韻書,相差只有幾十年,但是《集韻》的反切已經有了很多的改進。明代的呂坤所寫的《交泰韻》,清代的潘耒所寫的《類音》,設計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無論怎麼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這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的是利瑪竇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然後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由於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稱“利、金方案”。它的出現引發了中國幾百年以後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現了切音法,經過改進之後就是我們現在在字典的最後幾頁上經常看到的注音字母

  • 8 # 番茄6074044420

    私塾教人認字,拼什麼拼。誰都知道常用漢字三千多個後,就可以交流寫作了,其他生僻的,用相同音的字代替。還有就是每個字的發音,應該有來頭的,只是年久失傳,不知何起源而已。

  • 9 # 祈願康寧

    古人沒有拼音,用反切法標識讀音。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法。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果你,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例如:刊(苦寒切),壇(徒幹切);

  • 10 # 寧靜3660599016

    一天,一領導帶不少專家去鑑識剛出土竹簡,竹簡上有一道痕跡,相似圓圈,它是何字?專家紛紛出招:甲,孕婦;乙,籬笆;丙,小洞;丁,蛇盤著;丁,餅;戊,小坑;己,拳頭……,爭執連連,吵鬧哄哄。領導實在有些看不下眼,大聲說:“淡定”!,所有專家馬上指著竹簡說:就是個,“蛋”!於是,皆大歡喜。自己大抵隨著性子,所謂感情不多,理性更少。對這個題目,性子告訴我,多睡會吧,懶,就不要去理。實在也沒什麼可說,古人事我怎麼知道,決定“淡定”,是淡定到不言語,也可見這問題實在不關乎到我痛癢了。而似乎無形中又有些瓜葛,一點題外話似乎更值說出來。想來古時言初成,因為稚嫩,各人各“群”交流也不便,同樣情形同種物體稱呼各異,表達不同(就如現在點頭同意,而在印度搖頭表示同意了)隨著交流加強,異意越來越困撓人類,‘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孔老先生定要明確了字與言這精準對位,秦始皇誓要統一文字,多麼重要(焚書坑儒這時算功績,只怪書生迂腐)。當初倉頡造字鬼哭,鬼已預見到一旦人掌握了“文字”要鬧成什樣,那是驚豔到鬼也被嚇哭。人要向前走,總要使選擇創造符合自己心意,新認識不斷,地域始終存差異,也就不斷努力,《說文解字》,字典,詞典。認識終歸不斷進化,通假字,多音字,多意字,山藥即土豆……,方言土語在,更大區別漢,英,法,日……也存在,文字一直要規範,要完善下去,只要有人存在著。說點所想說吧,“蛋”並不想笑到誰,只是想著漢字走到今天,甲骨文該有許多錯判該去重新考究,簡體字普及了知識,也使繁體文化依附一同丟失了。當下多些這方面教育想會有些益處。

  • 11 # 塵曉東方

    漢字是人和神之間的契約,也就是神利用人的思想將其意識儲存起來,人類文明因而發展壯大。至於第一個人是怎麼學會讀的,全靠個人修為了。道行淺的人是理解不了神的意識的。我就說這麼多好了。嘻嘻!

  • 12 # 啟之XJJ

    最初,無疑是死記,漢字在初期並不普及,而且帶有神聖的面紗,在商朝基本只有國王與貞人掌握,我們至今還能看到商朝貞人練字的甲骨。到周朝,漢字逐漸在貴族中普及。關於漢字的表音一直是一個難題,在佛教傳入之前,華夏族人只有音節的概念,沒有聲母韻母的概念,所以都是死記,標音的話只能找讀音相近的字去表示,寫作“讀若X”,或者加註釋,“讀若X而上揚”或別的什麼表示區別。佛教傳入的同時,字母文字的梵文也傳入了中國,是的中原人瞭解了“拼音”的概念,人們分割了聲母和韻母,拼寫在一起來標音,叫“反切”,即如果用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發音解釋,要標註“天”,我需要找一個帶聲母“t”的字表示聲母,再找一個帶韻母“iān”的字表示韻母,比如“提”和“邊”,然後寫在一起後面加上“切”,即“提邊切”就能拼讀了。

    在民國時伴隨著老國音的確定,設計推出了“注音符號”。數年後在國羅派的推動下,老國音被簡化為新國音,漢語減少了三個聲母一個韻母,注音符號也隨之簡化。

    建國後,又推出了拼音,現在拼音已是國際標準推薦的漢語專用名詞轉寫系統,但是還是有一些國家堅持傳統轉寫,如西班牙。

    在現在的大陸地區,其實是注音和拼音並行,許多字典上都會用兩種系統進行標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菜豬肉燉粉條的詳細做法?